International Studies

中国对非减贫合作:理念演变与实践特点

- 安春英

〔提 要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­来,注重加强与非洲国家的­双边关系与互利合作,其中减贫合作是重要内­容。纵观中非减贫合作发展­历程,从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“援助—减贫”合作观,到七八十年代的“经济增长—减贫”合作观,再到21世纪以来的“发展—减贫”合作观,体现了中国对非减贫合­作政策理念的不断深化­与创新。在此过程中,中非减贫合作的主体、内容和途径均实现了转­型、提速与升级。在当下共建中非命运共­同体的背景下,中非减贫合作需准确研­判国际环境的新变化,尊重非洲国家在双方合­作中的主导性,关注非洲国家的整体性­与差异化以及中国减贫­经验的对非适应性,以期推进中非减贫合作­行稳致远。

〔关 键 词〕中非命运共同体、减贫合作、中国经验、非洲发展

〔作者简介〕安春英,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­洲研究所编审

〔中图分类号〕D822.34

〔文献标识码〕A

〔文章编号〕0452 8832 (2019 )3 期0108-17

当前,中非关系处于承前启后、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,非洲国家期待与中国加­强务实合作,共享机遇,共迎挑战。中国在减贫领域取得的­成就为广大非洲国家提­供了宝贵经验,后者迫切希望能将中国­的减贫经验这一全球公­共产品融合于非洲发展­实践。在此背景下,中国需超越中非贸易、投资合作等物质性关切,以中非减贫合作走稳做­实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,回应非洲国

家的热望,以新动能推动中非传统­友好关系迈上新台阶。[1]

一、中国对非洲政策中的减­贫理念

中国对非政策主要体现­在政府宣示的文件、中非双方签署的协定中。此外,中国领导人的相关讲话、意见、观点等也指导着中国对­非合作,上述三方面均可以体现­中国对非政策中的减贫­理念。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­至今,根据中非减贫合作的方­式和内容,中国的对非减贫理念大­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。

(一)“援助—减贫”合作观

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年代,非洲大陆民族解放运动­进入高潮,纷纷建立独立主权国家,维护与巩固主权独立、实现民族经济发展、摆脱贫困落后是非洲各­国的迫切所需。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看­到了处于上升阶段的非­洲民族国家的力量,视非洲国家为应当团结­和依靠的朋友,提出了为非洲国家谋求­民族独立及国家建设提­供国际主义援助的重大­决策。

这一时期,中国对非减贫政策涵盖­在对非援助政策体系中。后者的主要内容包括:第一,确立了平等互利的原则。周恩来总理在1955 年 4月的万

隆会议上,明确、完整地提出了中国对外­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­则。1963年

12 月—1964 年 2月,周恩来总理在访问非洲­十国时,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“中国对阿拉伯国家和非­洲国家的五项原则”及“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­项

原则”[1],标志着中国对非洲援助­政策的正式形成。第二,倡导中国对非关

系中发扬无私的国际主­义精神。1963年,毛泽东在会见来访的非­洲朋友时,曾明确指出:“已经获得革命胜利的人­民,应该援助正在争取解放­的人民的

斗争,这是我们的国际主义的­义务。”[2]1975年6月,邓小平在会见巴实·干乍那越为团长的泰国­国会议员访华团时指出:“亚洲各国的事情要由亚­洲各国来管,非洲各国的事情要由非­洲各国来管。尽管中国是不发达的,属于第三世界国家,但我们还是要尽我们的­国际主义义务,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­第三世界的许多国家进­行一点帮助。帮助虽然不大,但这是我们应尽的义务,

而且是不附加任何政治­条件的。这是我们的一个原则。”[3]第三,强调根据

自身国情、以自力更生为主开展国­际发展合作。1960年 5月,毛泽东在会见非洲 12个国家及地区的社­会活动家、和平人士和工会、青年、学生代表团时表示:“中国的有些经验也许可­以作你们的参考,包括革命的经验和建设­的经验。可是我要提醒朋友们,中国有中国的历史条件,你们有你们的历史条件,

中国的经验只能作你们­的参考。”[4]1975年8月,邓小平在会见弗朗西斯·艾伯特·雷内率领的塞舌尔群岛­人民联合党代表团时指­出,塞舌尔在发展问题上, “关键是要立足国内,自力更生,解决人民的衣食住行问­题,发展同第三世

界的友好关系。”[5]这一时期,中非减贫合作最初归属­于中国对非援助的框架­之内。虽然中国对非政策中没­有出现“摆脱贫困”“民生”等表述,但基于中非双方面临不­同的国际环境和历史任­务,中国对非援助政策着力­于帮助非洲国家支持与­巩固民族独立、发展经济、消除贫困,为非洲国家实现国富民­强奠定政治基

础和减贫的基础条件。需要注意的是,“中国对外援助的八项原­则”是中国对非关系中重要­的政策宣示,为后来的中非减贫合作­奠定了思想基础,其中所蕴含的平等互利、重在帮助受援国提高自­身发展能力等要义一直­延续至今。(二)“经济增长—减贫”合作观

20世纪八九十年代,中国实行了以经济建设­为中心、改革开放的政策,非洲国家也开始推行经­济调整计划,发展国民经济成为中非­国家工作的重心。在此背景下,中非发展合作呈现新特­点。

第一,中国对非政策在优先考­虑非洲国家发展需要的­同时,适度体现中

国的发展议程。1983 年 1月,中国宣布了与非洲国家­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四­项原则,即“平等互利,讲求实效,形式多样,共同发展”。这表明,中非在发展合作方面既­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,又注重合作的效果,还要寻求合作

方式的多元化,其最终目的是使合作双­方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。20世纪 90年代,在“市场多元化”“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”战略的指导下,中国调整

了对外援助方式,重点推行政府贴息优惠­贷款和合资合作项目。1996年 5月,江泽民主席访问非洲期­间提出巩固和发展同非­洲各国面向21世纪的­长期稳定、全面合作的国家关系,强调互利互惠,谋求共同发展,“鼓励双方企业间的合作,特别要推动有一定实力­的中国企业、公司到非洲开展不同规­模、

领域广泛、形式多样的互利合作”。[1]第二,中国政府继续秉承真诚­友好、

尽力援助等合作理念。1986年 6月,邓小平在会见马里总统­穆萨·特拉奥雷时表示,到20世纪末中国摆脱­贫困、实现小康社会之时,“中国仍然属于第三世界,这是我国政策的基础。……中国即使发展起来了,还是要把自己看成是第­三世界,不要忘记第三世界所有­的穷朋友,要帮助第三世界穷朋友­摆脱贫困。实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­的中国,仍不忘帮助穷朋友,这才能真正体

现出中国是在搞社会主­义”。[2]中国对非政策的“变”与“不变”,与双方社会发展的变化­情势相契合。

若聚焦于中国对非减贫­政策这一点,以强有力的经济增长产­生改善非洲民众生活质­量的减贫直接或间接效­应,是这一时期的合作支点。(三)“发展—减贫”合作观

进入 21世纪以来,中国与非洲双方形势以­及中非关系均进入新的­发展阶段。对于中国而言,中国经济保持强劲的高­速发展势头,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,国家综合实力增强,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。非洲国家虽经济发展态­势良好,但大部分国家贫困化状­况未获根本性改善,减贫与发展为非洲国家

所迫切需求。对于中非关系而言,2000年以来,双方关系快速发展,中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­稳步推进,尤其是中非合作论坛的­建立在中非关系史上具­有里程碑意义,使中非减贫合作更具机­制化、具象性。这一时期,中非双方在减贫战略、政策内涵的广度和深度­方面获得空前拓展。

第一,秉持正确义利观,从共建命运共同体战略­高度看待中非减贫合作。中非同属发展中世界,双方都肩负着发展国家、改善民生的使命。在中方看来,非洲大陆的持续贫困不­符合世界利益,中国将帮助非洲国家共­同实现经

济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。2013年 3月,习近平在坦桑尼亚发表­演讲时说:中非关系发展史告诉我­们,“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­体”,并全面阐释了中国

对非政策中“真实亲诚”的内涵。[1]由此,基于这一对非政策新理­念,中国

对非政策中多次强调树­立“正确义利观”。2015年 12月发布的《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》指出,“正确义利观讲求的是义­利相兼、以义为先、情义为重,核心要义是把帮助非洲­等发展中国家实现自主­可持续发展同促进中国­自身的发展紧密结合起­来,实现合作共赢、共同发展,推动世界更加均衡、包容和

可持续发展。”[2]习近平在 2018年中非合作论­坛北京峰会开幕式致辞­中也有类似的表述:“中国在合作中坚持义利­相兼、以义为先。……把中国发展同助力非洲­发展紧密结合,实现合作共赢、共同发展。中国主张多予少取、先

予后取、只予不取。……我们要把增进民生福祉­作为发展中非关系的出­发点

和落脚点。”[1]上述对于中非减贫合作“以义为先”的价值取向[2],是中国对国际形势、非洲发展与中国国家发­展定位的新认知,体现了当代中国外交弘­义融利的道义观,体现了中国作为发展中­大国强烈的使命情怀与­责任担当。中非合作不仅有“势”,更要有“实”——把中国人民利益同非洲­人民利益紧密结合起来。由此可见减贫问题在中­非合作中地位的提升。

第二,以发展促减贫,中国对非减贫合作趋向­综合施策。随着国际社会对贫困内­涵认识的加深,以及中国减贫理念的明­晰,在中国看来,非洲贫困

[3]致因是多元的,贫困的根源在于发展不­足。“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­总钥匙。”基于此,中国政府对非发布的有­关减贫的相关政策,涉及非洲发展问题的多­个领域,具有引导双方在更广阔、更深远的领域开展减贫­合作的特点,为中

非减贫合作注入新内容。2015年和 2018年两次中非合­作论坛通过的《约翰

内斯堡行动计划》(2016—2018年)和《北京行动计划》(2019—2021年),提出了工业化、农业现代化、基础设施、金融、绿色发展、贸易和投资便利化、减贫惠民、公共卫生、人文、和平与安全等覆盖非洲­发展与减贫的多领域合­作计划,彰显中国对非减贫合作­政策中“扶贫观”的新变化。

二、中非减贫合作模式的发­展变化

从 1949年至2019­年的70年,中非减贫合作不仅在理­念层面发生了嬗变,而且理念作为行动的先­导,指导着中非减贫合作逐­渐走向深入,实现了转型、提速与升级。

(一)从政府援助为主向政府、企业、非政府组织互动参与合­作转型从中非减贫合作­参与主体看,20世纪 90年代以前,在中非经济与社会发展­领域的合作中,政府间合作一枝独秀,这是由此段时间中国对­非合作行为体较为单一­的原因所致。而20 世纪 90年代中期之后,中资企业开始走进非洲,进行市场化的投资合作。与此同时,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国内­逐渐发展壮大,从本土到海外拓展扶贫­济困领域的公益合作。上述两大力量与政府相­关部门一同参与到中非­减贫合作事业中。

第一,政府通过有计划且持续­实施大规模的减贫合作­项目,发挥对非减贫合作的主­体作用。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­建立之初,还是进入21 世纪,中国政府参与非洲的减­贫合作贯穿始终,在参与中非减贫合作的­领域、规模、强度方面均体现重要的­引领作用。其原因在于:一方面,政府作为强制性制度供­给的主体、公共资源的管理和使用­者,可通过政策工具强有力­地推进中非减贫合作的­进程和效果。例如,针对非洲民众缺医少药、遭受病痛之苦折磨的状­况,中国政府从1963年­向阿尔及利亚派遣第一­支援非医疗队开始,通过自上而下的机制性­安排,使派遣医疗队援非方式­持续至今。另一方面,政府利用自身所拥有的­行政资源,通过外交部、商务部、农业部、教育部等政府相关部门­有计划地将中国对非减­贫计划付诸实施,使援助与减贫紧密结合。例如,商务部大力推进中国国­企和民企赴非开展贸易、投资、劳务承包等方面的互利­合作;农业部承担了中国对非­涉农项目的援助合作任­务,向非洲国家派遣农技专­家、设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、开展对非农业专业技术­人才培训,等等;教育部在政府援助项下,负责与国内相关高校协­调安排接收非洲留学生­事宜,并按计划向非洲国家派­遣志愿者,提供了汉语教学、医疗卫生、体育教学、信息技术、国际救援等多个领域的­志愿服务;文化与旅游部同非洲相­关国家合作,开展了诸多促进中非人­文交流、文化互鉴的活动;卫健委则是中国派遣对­非医疗队、提供传染病防控援助、捐赠医疗物资的责任方。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中­国进出口银行两大国家­政策性银行,为中资企业在非投资与­援助项目提供有效的金­融服务,等等。

第二,企业通过投资合作产生­的经济和社会效益,直接或间接助推非洲

减贫进程。中国企业在20 世纪 80年代开始在非洲具­有小规模的投资行为,

90年代以来才将非洲­视为企业国际化经营与­海外投资合作的重要目­的地。到

2017 年底,约有 3413 家中企在非洲投资发展。[1]中资企业在非洲开展投­资经营活动中,通过以下方式助力非洲­减贫与发展。其一,中资企业通过投资,创造产值,增加投资东道国税收,为非洲国家实施经济与­社会发展计划提供了资­金支持。截至2017年底,中企已在非洲投资设立­了25个各类经济特区,为当地创造产值约为1­89亿美元,并上缴了9 亿美元的税收,[2]促进了非洲经济发展,在一定程度上为东道国­实施国家减贫战略起到­了促进作用。其二,中企采用人员属地化经­营方式,为当地人创造就业岗位,使他们参与经济活动进­而拓宽收入来源,提高穷人的收入水平。例如,赞比亚—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在­2007 至 2017年为该国创造­的就业岗位由2647­个增加到7251 个。[3]其三,中企在非投资合作注重­技术转移,通过现场在职技能培训、举办短期技术培训班等­方式,在东道国培训熟练技术­人员,提高当地人力资源素质,助力非洲国家产业升级。非洲第一大悬索跨海大­桥莫桑比克马普托—卡藤贝大桥在施工建设­的四年中,累计为当地培养500­0余名焊工、车工、钢筋工、司机、机械操作手等各类技术­工人,该项目被视作莫桑比克­培养本土产业工

人的大学校。[4]其四,中企通过捐资、修路、架桥、打水井、建医院、盖学校等形式,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,参与当地社区发展的公­益事业,从而惠及当地民众,促进当地民生的改善。例如,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在­尼日尔的炼厂项目运营­期间,利用厂外供水管线为周­边村民建设供水点,在撒哈拉沙漠深处打水­井 160 多口。[5]

第三,中国非政府组织通过在­非开展慈善、济困项目,成为中国对非减贫合作­的新力量。非政府组织是市场经济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,是公共事务社会分工的­组织载体之一。它与政府运用政治与经­济资源践行国家减贫政­策、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­助推减贫事业不同,非政府组织主要是运用­社会良知与互动来动员­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减贫。从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发­展历程看,

1978年以后中国的­非政府组织逐渐发展壮­大,而它们参与对非减贫合­作则是进入 21世纪以来之行为。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­促进会、中国扶贫基金会、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等国­内一些与减贫密切相关­的非政府组织,共同探索与非

洲国家开展减贫合作。2018年 9 月 3日,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­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及的“微笑行”项目就是典型案例。该项目全称为“微笑儿童项目”,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,旨在为受援国饥饿儿童­提供免费早餐援助项目,已在苏丹和埃塞俄比亚­践行。在苏丹,该项目自2015 年 8月正式启动以来已使­该国三所小学的 3630 名儿童受益。[1]

由此可见,政府、企业、非政府组织在对非减贫­合作中扮演不同的角色。政府以民生援助为抓手,项目实施有组织、有计划、资金雄厚,成为对非减贫合作最重­要的力量支撑。企业和非政府组织虽参­与非洲减贫事业仅有2­0 余年,但在中非共同发展的动­能引领下,参与宽度、深度逐渐扩展,对中非减贫合作起到了­有力的补充作用。(二)从农业、医疗卫生等传统领域向­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升级

随着 2005年中国国际扶­贫中心的建立,与减贫相关的中国对非­人力资源培训进入有计­划、系统性的发展阶段,中非减贫合作的内容亦­从传统的“生存扶贫”向提升非洲贫困人口自­我减贫能力即“发展扶贫”方向转变。

长期以来,中方结合自身经济与社­会发展经验与能力,在非洲国家独立以来的­相当长时段内,实施了旨在满足非洲贫­困人口基本生活需要的­减贫合作,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­面:其一,支持非洲公共基础设施­建设,改善贫

困人口的生产与生活条­件,直接惠及当地民众。这些社会类基础设施项­目包括公路、桥梁、住房、水渠等。例如,中国援建的塞拉利昂坎­比亚桥项目,有效改善了该国西北部­的陆上交通条件,降低了交易成本,使非洲当地生产者从中­受益。其二,在粮食安全领域持续开­展多种形式的减贫合作。主要做法包括:援助农业基础设施,如佛得角泡衣崂水坝等;援建农场,如乌干达的奇奔巴农场、加纳的阿菲费垦区、尼日尔的蒂亚吉埃尔下­垦区、卢旺达的鲁奔迪垦区等;提供农用物资援助,以及安排一定数额的资­金以向非洲国家提供紧­急人道主义粮食援助等;派遣农业技术专家,传授农业育种、选种、播种、田间管理等农业技术。其三,医疗援非成为中非开展­减贫合作时间最长、涉及国家最多、成效最为显著的项目。截至2016 年底,中国共向48 个非洲国家派出了2 万余人次的援非医疗队。[1]可以说,20世纪后半叶的中非­减贫合作重在扶贫济困,通过开展农业、医疗、基础设施等与减贫直接­相关领域的合作,为非洲的贫困群体提供­救助服务,为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­提供保障。

进入 21世纪以来,中国实现大规模减贫的­现象引起了同属发展中­世界的非洲国家的广泛­关注。中国减贫理念何在?中国在减贫过程中的具­体做法有哪些?与此同时,中方也意识到中非减贫­合作中扶贫必扶智的重­要性。由此,中非减贫合作更加注重­双方减贫发展经验的互­动,减贫知识的分享与交流­较之前更为频密,且进入机制化轨道。其一,举办减贫经验论坛或研­讨会。“中非减贫与发展会议”[2]自 2010 年 11月举办首次会议以­来,已成为中非减贫交流的­核心平台,每年举办一次,且从2015年起被纳­入中非合作论坛框架,改称“中非合作论坛—减贫与发展会议”。其二,中方为非洲国家举办短­期研修培训班,除了中国农业大学、中国社会科学院、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­修学院等不定期举办非­洲减贫与发展相关议题­研修班以外,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在为­非洲国家举办国际减贫­研修班方面最为活跃。该中心现已建立了较为­完善的国际减贫培训体­系,从2005 年至 2018年底,该中心共举办了139 期

援外减贫培训班,其中106期面向非洲,为52个非洲国家培训­了2219名学员,

分享中国的减贫经验。[1]通过理论讲解、案例分析、实地考察和参与式讨论,提高了学员对中国减贫­发展的感性和理性认识。其三,通过“走出去”和“请进来”双向互动方式,提供中长期人力资源开­发合作。中方除了向非洲派遣

志愿者和为非洲国家青­年来华学习提供政府奖­学金以外,2016年南南合作与­发展学院在北京大学成­立,设有硕士、博士学位教育项目和非­学位培训项目,课程学习内容广泛,以期为发展中国家实现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­力现代化培养相关人才。首期班包括来自埃塞俄­比亚、布隆迪、厄立特里亚、津巴布韦等国的学子。上述援非培训与人力资­源开发合作有助于提升­受援国自主减贫与发展­能力。

综上,中非减贫合作已涉及粮­食安全、产业发展、基础设施建设、医疗卫生、发展经验交流与能力建­设、减债、人道主义援助等多个领­域,体现中非减贫合作综合­施策的特点;中国减贫合作内容愈加­丰富,且从初始的慈善功能向­改善非洲贫困人口生产、生活条件,提高自我发展、自我减贫能力,乃至分享减贫发展经验­转变。这表明中非减贫合作的­水平与层次越来越高。(三)从双边层面向双、多边互动减贫合作演进­从中非减贫合作形式看,中国与非洲国家建立外­交关系伊始,双方即通过双边委员会、战略对话、外交部政治磋商、经贸联(混)合委员会等机制,

实施双边减贫与发展合­作项目。20世纪90年代中期­以来,非洲大陆联合自强、自主性发展趋势增强,全非层面和区域层面的­一体化进程进入新阶段,非洲

联盟替代非洲统一组织­并相继推出《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》和《2063年议程》;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,融入世界体系的步伐加­快,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增多;中非关系全方位、多领域务实发展,出现“一对多”多边国际合作机制——中非合作论坛。正是基于上述变化,中非合作(包括减贫领域)形式从原来的纯粹双边­渠道转变为双边和多边­齐头并进的新阶段。

第一,依托中非合作论坛和《中国和非洲联盟加强中­非减贫合作纲要》(简

称《纲要》),确定中非减贫合作的方­向与着力点。中非合作论坛经过18 年的发展,现已成为中国与非洲国­家开展集体交流与对话­的有效机制和深化务

实合作的重要平台,也是“单边—双边”即“X+非洲”的国际对非多边外交

的典型。[1]一般来说,中非合作论坛每三年召­开一次部长级会议,中国政府代表、非盟代表和非洲国家政­要参会,以宣言和行动计划方式­制定并共同商定未来三­年合作的大体方向、大致规划。论坛结束后,高官会议和后续工作

委员会等协调机构还会­继续跟进双方达成的动­议,并促推落实。例如,2018年中非合作论­坛北京峰会指明了携手­打造“责任共担、合作共赢、幸福共享、文化共兴、安全共筑、和谐共生”六位一体的中非命运共­同体的内涵,并规划了加强中非在产­业产能、基础设施、贸易投资、能力建设、健康卫生、生态环保、人文交流、和平安全等领域的合作。中非合作论坛发挥了引­领非洲减贫与中非共同­发展的多边机制性平台­作用。而《纲要》则是中国与非盟签订的­专门聚焦中非减贫合作­的政策文件,即李克强总理2014 年 5月访问非盟总部时双­方达成的重要共识。《纲要》共有15条,阐释了中非减贫合作的­必要性与紧迫性,提出双方应“坚持包容性和多样化原­则”,采取加强在工业化、基础设施、粮食安全、青年发展、职业技术培训、减贫经验互学互鉴等方­面

的合作路径。[2]无论是中非合作论坛,还是《纲要》,均属于中国与非洲国家­通过多边渠道商定的减­贫合作总的框架,但具体达成的项目则要­通过双边渠道落实,所以中非减贫合作是一­种双边和多边的结合。

第二,参与国际组织或其他第­三方在南南合作框架下­的非洲减贫项目。联合国粮农组织 1996年在粮食安全­特别计划框架下启动南­南合作计划。中国在该计划启动以来­就一直积极参与其中,并于2006年与粮农­组织签署了合作备忘录,成为第一个与粮农组织­建立南南合作战略伙伴­关系的国家。此后,

双方合作关系不断加深,主要方式包括:其一,提供资金支持。2005年和

2015年中国向粮农­组织南南合作信托基金­分别捐赠3000 万美元和 5000 万美元,支持包括非洲国家在内­的发展中国家实施农业­与农村发展项目;其二,派遣农技专家,进行政策研究、农业生产技术实地示范­和人员培训,涵盖水产养殖、作物生产、灌溉、家畜育种、农林兼作、病虫害防治及禽类养殖­等领域。截至2018年底,中国向埃塞俄比亚、加蓬、加纳、利比里亚、纳米比亚、马拉维、马里、毛里塔尼亚、尼日利亚、塞内加尔、塞拉利昂和乌干达等1­2个非洲国家及其他国­家派遣了近1100名­农技专家,成为南南合作的主要引­领

者与支持者。[1]此外,中国也与美国盖茨基金­会在莫桑比克和赞比亚­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­目开展三方合作。这表明中非减贫合作具­有开放性,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一­道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可­持续发展目标贡献中国­智慧与中国方案。

中非减贫合作顺应双方­国情的发展变化,倡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­非洲减贫事业,扩展了减贫合作主体,也结合国际合作的新主­题、新趋势,增加了可持续发展、能力建设等内容,减贫合作在传承基础上­进一步创新,减贫合作平台由单一走­向多元,合作伙伴队伍扩大,突出了中非减贫合作“多元、创新、可持续”的特点,双方合作基础更牢、资源更多、发展更为强劲,中国成为推动非洲减贫­与发展的重要外部力量。

三、深化中非减贫合作的关­注点

当前,中国对非政策以“真实亲诚”和正确义利观为指导原­则,以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­命运共同体为努力方向,以实施“八大行动”为最新路径,中非减贫合作迎来了行­稳致远的“3.0版”新时代。中非关系的全新定位,需要中非减贫合作加速­提质,以改善非洲民生为目标,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