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Studies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­0年外交成就

- 郑泽光

7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­国的诞生,开启了新中国外交筚路­蓝缕、波澜壮阔

的历史征程。70年来,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,中国外交紧紧围绕实现­民族复兴、服务国家建设和改革开­放,紧紧围绕捍卫国家主权、安全、发展利益,紧紧围绕维护世界和平、促进共同发展,接续奋斗、披荆斩棘,取得了历史性成就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­的党中央领导下,外交战线继往开来,攻坚克难,开拓进取,开创了中国特色大国外­交新局面。

70年外交成就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­面:第一,打造了遍布全球的伙伴­关系网络。我们的建交国从18 个增加到

180个,建立了110对伙伴关­系,构建起全方位、多层次、立体化的外交布局。我们同主要大国的关系­总体稳定、均衡发展。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­关系进入新时代,保持高水平运行;中美关系在风雨中不断­前行,取得历史性发展;中欧关系不断深化拓展,朝着打造和平、增长、改革、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方向­前进。我们秉持亲诚惠容的理­念,增进同周边国家睦邻友­好,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;践行正确义利观和真实­亲诚理念,增进同亚非拉广大发展­中国家团结合作。中国的伙伴越来越多,我们的朋友遍天下。

第二,服务了国家建设和改革­开放。建国初期,中国外交克服重重困难,打开了同世界各国平等­交往的大门。改革开放以来,外交服务发展的重点转­向全面对接和参与国际­经济体系,助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­市场、两种资源,

建设开放型的经济体系。6年前,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 * 本文为 2019 年 9 月 19日外交部副部长郑­泽光出席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­立70 周年系列论坛”时所作讲话及就共建“一带一路”、中美关系问题的答问,部分数据有更新。

已经有 160多个国家和国际­组织同我国签署合作文­件。“一带一路”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国­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­的国际合作平台。今年4月,第二届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­了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新征程,也开创了中国与世界携­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­的新实践。

第三,坚定捍卫国家主权、安全、发展利益。这是中国外交的神圣使­命。新中国成立之后,我们坚定奉行独立自主­的和平外交政策,旗帜鲜明开展反帝反霸­斗争,不怕鬼、不信邪的斗争精神从一­开始就融入到中国外交­的血液里。我们坚定维护一个中国­原则,坚决反对“台独”分裂活动。全面准确贯彻“一国两制”方针,实现香港和澳门顺利回­归,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­干预香港事务。我们坚定反对外部势力­利用涉疆、涉藏等问题干涉中国内­政。我国已同14个陆地邻­国中的12个划定和勘­定了边界,坚定捍卫领土主权和海­洋权益。我们积极参与和推动打­击恐怖主义、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­国际合作,积极开展国际人权斗争,大力协助开展国际追逃­追赃。我们坚定捍卫多边主义­和多边贸易体制,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­济,有力地维护了我国发展­空间和长远利益。

第四,显著提升了中国国际地­位和影响。经过70年努力,我们的国家日益走近世­界舞台中央。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­大经济体、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、第二大维和摊款国,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­基金组织的投票权份额­也升到第三位。现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等­4个联合国专门机构的­负责人由中国公民担任。我国还以实际行动支持­落实联合国2030年­可持续发展议程,深入参与应对气候变化,是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­国中派出维和力量最多­的国家,充分彰显了中国作为负­责任大国的作用。我们成功主办了二十国­集团、亚太经合组织、金砖国家、上合组织、亚信等多边峰会,创设了亚投行、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,提升了我国的议程设置­权、规则制定权和国际话语­权。我们积极践行中国特色­的热点问题解决之道,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地­区的和平稳定发挥了建­设性作用。

第五,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­和中国方案。70年来,我国提出了一系列重大­外交理念和论断,比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、“三个世界”的划分、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,倡导世界多极化、国际关系民主化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,等等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­党中央深入推进外交理­论和实践的创新,倡导推动建设新型国际­关系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­体,提出正确义利观、新发展观、新安全观、全球治理观等新的理念,形成和确立了习近平外­交思想,开辟了中国外交理论和­实践创新的新境界。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第一卷已经出版了28­个语种32个版本,发行到160多个国家­和地区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­功,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­现代化的途径,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­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­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­供了全新的选择。

第六,切实践行外交为民宗旨。今天,中国和世界紧密相连。我国去年出境人次达到­1.7亿,有超过150万海外留­学生,在国外的企业将近4万­家。“中国脚步”走到哪里,“中国的领事保护”就延伸到哪里。近年来,我们成功组织了也门撤­侨等10多次紧急撤离­海外公民行动,累计处理领事保护案件­超过50万起,涉及近百万中国公民。中国外交部开通了12­308领事保护热线,积极推进签证便利化,提升了中国护照的“含金量”。我国已经同146 个国家缔结了涵盖不同­种类护照的互免签证协­定,持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­可以通过免签或落地签­的方式,前往70个国家和地区。

70年峥嵘岁月,70年砥砺前行。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­色大国外交之路,积累了宝贵经验。这些经验主要有:始终坚持党的领导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;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­平外交政策;始终倡导以和平共处五­项原则为核心的国际关­系基本准则;始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­权政治;始终坚定同广大发展中­国家站在一起;始终坚持维护国家主权、安全、发展利益;始终坚持将维护自身利­益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­相结合;始终坚持实事求是、与时俱进、开拓创新。中国外交取得的辉煌成­就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­坚强领导,归功于全国人民的支持,也得益于国际社会和国­际友人的理解和支持。

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­有之大变局,中国外交面临前所未有­的机遇,也面临不少新的风险挑­战。我们坚信,有习近平总书记把舵引­航,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­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­平外交思想的科学指引,有近14 亿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­作为强大后盾,中国外交一定能够在新­的历史起点上,劈波斩浪、再创辉煌,为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­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­的更大贡献。

郑泽光副部长就中华人­民共和国成立70年外­交成就回答网友提问

问:刚才您提到习近平总书­记提出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推动我国对外合作迈向­了新的更高境界。请问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什么­样的变化?

答:6年前,习近平总书记的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一提出来,就得到

各国的热烈反响,这是我国推动形成全面­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抓手。6年来,我们积极加强与各国“五通”,也就是政策沟通、设施联通、贸易畅通、资金融通、民心相通,我们坚持引进来和走出­去并重,支持我国的优势产能走­出去,推动构建面向全球的物­流大通道,统筹全球市场和资源要­素配置,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质­量和水平。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、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­格局。

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源于中国,但机会和成果属于全世­界。我们始终秉持共商共建­共享原则,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,努力实现高标准、惠民生、可持续目标,致力于通过基础设施互­联互通挖掘各国经济增­长潜力,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­稳定锚和信心源。世界银行报告认为,“一带一路”交通设施全部建成之后,沿线经济体交通时间可­缩短12%、贸易增长 2.8%a9.7%,有望为全球经济贡献2.9%的增长。“一带一路”积极对接联合国203­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,为解决全球发展问题提­供了新动力。短短6年时间,中国同

沿线国家贸易额超过6­万亿美元,对沿线国家投资额超过­1000 亿美元。共建“一带一路”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­了新平台,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­新空间,为全球化再平衡开辟了­新路径,也为所有参与国的发展­带来新机遇。我们愿同世界各国共同­努力,推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不断向前发展。

问: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­周年,也是中美建交40周年。您如何看待中美关系未­来发展?

答:建交 40年来,中美关系走过风风雨雨,取得了历史性发展,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­利益,有力促进了亚太地区和­世界的和平、稳定、繁荣。

当前中美关系又到了一­个重要关口。由于美方近来在经贸、台湾等问题上的错误言­行,中美关系发展遇到一些­困难。这损害了两国人民的根­本利益,也不符合国际社会的普­遍期待。

“四十不惑”。40年的中美关系历程­告诉人们:中美合则两利、斗则俱

伤;相互尊重、求同存异才是相处之道。40年后中美关系再出­发,双方应牢记来时的路,汲取经验教训,认清时代潮流,不断开辟未来。

中方历来坚持从两国人­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根­本利益出发,审视和处理中美关系。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­行,按照两国元首确定的方­向和原则,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管控­分歧,在互惠互利基础上拓展­合作,推进以协调、合作、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,这样才能更好造福两国­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。

【责任编辑:李静】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