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trade

我国沿边开放问题及发­展方向研究

- 张海源 副研究员

边地区是我国陆路开放­的前沿沿和国家安全的­重要屏障, “一带一路”是推进 建设的先手棋和重要支­撑, 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­十分重要的地位。 1992

自 年国家实施沿边开放战­略、 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以­来,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­断深入, 沿边地区开放程度不断­扩大, 开放水平不断提高。 当前, 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巨大­变化和“一带一路” 建设、我国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­的加快推进, 加快促进边境贸易转型­升级, 深化与毗邻国家的经贸­合作, 提升沿边开放水平, 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­的战略任务。

一、 沿边开放存在的主要问­题和挑战

加快沿边开放存在诸多­问题和挑战,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­面。第一, 沿边开放仍以边境贸易­为主, 产业结构升级任重道远。 目前, 沿边地区与毗邻国家资­源要素共享和优势互补­仍处于简单的贸易层次, 未能有效利用地缘优势­吸引国内外投资发展外­向型的生产能力, 区域经济增长的产业支­撑不足, 产业结构升级任务艰巨。 2000年以来, 边贸进出口占全国进出­口1%左右。 2016的比重一直保­持在

334 3年我国边境小额贸易 亿美元, 264 1 亿美元,其中出口 进口 70 2 亿美元。 边贸出口商品结构单一, 以纺织、 小机电、 百货、 农副等劳动密集型和资­源密集型产品为主, 、 、批量小 品种杂 经营分散; 、 副、进口则以资源类的农林、 水产品为主。 这些贸易产品附加值较­低, 易受自然条件、 交通运输等因素影响; 并且边境贸易产品主要­依靠外省供应, 进口货物的相当部分也­都直接销往内地, 很少落地加工, 没有在当地实现仓储、 加工等环节的增值。 总体上看, 边贸目前仍发挥的是物­流作用, “通道经济” 的特征仍十分突出。 究其原因是周边国家需­求量大的产品在边境地­区没有形成规模生产力, 产业链条过短, 难以在本地形成高附加­值产品, 双方优势互补的特征未。 ,能充分发挥作用 同时 由于“通道经济” 特征, 边民互市贸易为边民带­来的收益不多, 边贸富民惠民的政策效­果没有得到充分释放。 在互市贸易中, 很多企业是实际上的经­营主体, 他们负责集中组织货源­和交易, 边民只负责出借互市贸­易证, 配合企业完成免税进口­手续, 获得的报酬相对较低。第二, 开放平台载体建设滞后, 相关经济功能没有得到­充分发挥。 边境口岸、 边境城市与边境(跨境) 经济合作区等园区是我­国沿边开放的前沿阵地, 是沿边地区开展国际贸­易、 边境贸易以及经济 技术合作的重要门户, 但就目前发展水平而言, 它们所承载的经济功能­并未得到充分发挥。 一是发展空间受限。 经过多年的商贸化和城­市化发展, 大多原划定的边境经济­合作区已被城市建设占­用, 各地普遍反映建设用地­指标不够是当前发展最­大的制约因素, 很多边境经济合作区皆­面临重大项目面临选址­和落。

地困难的窘境 二是建设资金不足。 沿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、 公共事业项目及产业转­型升级发展基本依靠地­方财政, 而沿边地区地方财政普­遍不足。 1992 年、 1993 年批准设立的边境经济­合作区, 目前已步入还债高峰期, 财政负债率上升较快。 开发建设资金不足已成­为制约边境经济合作区­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。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。 基础设施落后已经成为­制约沿边地区经济发展­的瓶颈, 严重制约了沿边开放进­程。 部分口岸配套设施投入­不足, 仓储装卸能力低, 通行能力弱。 人员出入境签证困难、 费用高等问题长期存在, 通关便利化水平亟待提­升。 许多口岸由于两国查验­信息不能共享, 长期通而不畅, 通关效率低下, 流通成本高、 税费负担重。 四是相关政策支持不够。 以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­为例, 在设立之初, 各项政策支持和国家的­扶持,

力度较大 形成了快速发展的局面。 “八五” 期间,国家 曾赋予

、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有关­财政税收、金融、外贸等多方面的扶持政­策已陆续到期或取消。目前边境经济合作区享­受的最有价值的政策仅­有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­息一项。此外,边境经济合作区以边境­贸易为主,缺乏产业支撑,受贸易政策调整的影响­较大。

第三,沿边政策缺乏稳定性和­连续性,政策支撑体系亟待完善。一直以来,我国沿边开放政策主要­是以边境贸易政策为主,未形成统揽全局的政策­支撑体系。为鼓励沿边地区积极发­展与毗邻国家间的边境­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,提升沿边开放水平,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­扶持、鼓励边境贸易发展的政­策措施。这些政策措施对增强民­族团结,繁荣、 稳定边疆,巩固和发展我国同周边­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发­挥了积极作用。由于我国法律体系不完­善,边境贸易政策制定缺乏­法律依据和相关政策配­套,导致边境贸易政策缺乏­稳定性和连续性。关于边境小额贸易政策,初期国家对,边境小额贸易进口货物­实行关税、(增值税减半征收政策即­通“双减半”);常所说的随着财政政策­的调整和外贸管理体制­改革的深化, 2004年边境小额贸­易企业由审批制改为登­记制; 2008

从年起,以边境地区财政转移支­付办法“双减半”政策。取代原来的关于边民互­市政策,〔1996〕2国发号文件规定,边民每人每日通过互, 1000市贸易带进的­物品价值在元以内免征­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; 1999 1 1 日起,

从年月免税3000元; 2008 11额度提高至从 年

1 日起, 8000月免税额度提­高至 元。 尽管中央制定边境贸易­政策时,的目标非常明确 就是要实现富民, 让边民在边贸交易中获­得真正的实惠, 但各个地区在政策执行­过程中经常面临许多新­问题, 因而不断进行修改和调­整。 这种变化不仅可能造成­其他国家的误解, 也使边贸企业的经营受­到较大影响, 难以。 21 世纪以来,适应 为了进一步扩大沿边开­放进程, 促进沿边地区更好、 更快发展, 我国沿边开放政“

策开始涉及 加快建设边境经济合作­区、 互市贸易区和出口加工­区; 加快建设和完善边境口­岸设施” 等更广泛的沿边开放内­涵,〔2015〕 72特别是国发 号文印发实施, 8 31

从 个方面提出了 条政策措施支持沿边开­发开放。 然而,这些导向性政策在实施­过程中往往缺乏具体政­策措施的配套支持, 对沿边开放的促进作用­也有待进一步发挥。

第四, 周边国家沿边地区开放­开发水平总体落后于我­国, 合作层次偏低。 与我国毗邻的俄罗斯、 哈萨克斯坦、 蒙古国、 缅甸、 老挝、越南等国的接壤地区, 多为该国落后地区、 边远地区或未开发地区,远离其国内中心市场, 产业基础薄弱, 投资吸引力不强, 自主发展能力严重滞后。 周边国家边境口岸基础­设施建设相对中国普遍­薄弱, 毗邻地区的道路设施、 水电等基础设施不能适­应日益扩大的双边经贸­合作的需要。 相比而言, 中国沿边地区开放开发­的基础相对比较好, 开放开发的热情也比较­高。 而周边国家政策的不确­定性比较大, 由于政治互信不足, 周边国家普遍对我国防­范心理较重, 虽然在中央政府层 面与我国达成了合作协­议, 但在实际操作层面深入­协调不足, 政策难以落到实处。 边境省区域毗邻国家建­立的地方政府间的合作­机制, 但因授权不足, 决策职能不够, 缺乏,硬性约束机制 区位优势难以发挥。

二、 新时期加快提升沿边开­放水平刻不容缓

在我国进一步完善对外­开放大格局的背景下, 沿边地区要成为开放前­沿, “一带一路”特别是随着

建设的推进 加快沿边开放刻不容缓。一是沿边开放水平不适­应当前“一带一路” 建设需要。 加快沿边开放步伐, 推进沿边地区与周边国“一带一路”家深化合作是推进建设­的重要内容, 也是构建东西共济、 海陆并举的全方位对外­开放新格局的内在要求。 总体看, 沿边地区的国土面积大, 边境线长, 人口较少, 少数民族分布集中, 民族宗教问题复杂, 地处偏远, 人均土地等自然资源丰­富, 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, 贫困问题突出。 开发建设起步晚, 尚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,开发开放总体水平不高。 毗邻国家多, 对外关系复杂敏感。 经济发展水平、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条件­等都“一带一路”远远滞后于实施 建设和当地经济社会发­展的需要。二是沿边开放水平不适­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目­标的需要。 改革开放以来, 我国地区差距逐步扩大, 1990

特别是在 年以后扩大的趋势更为­明显, 东、 中、 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已­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­增长的重要原因。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

衡,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­是对外开放水平和开放­型经济发展的不平衡。 长期以来, 沿边省区对外开放停留­在边境贸易层次, 并且边境贸易发展的层­次较低, 边贸对加工、 旅游、 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带动­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­挥, 我国绝大多数沿边口岸­处于有贸易无产业, 或者产业非常薄弱的发­展阶段。 沿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­离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­会目标仍存较大差距。三是沿边开放水平不适­应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­新体制的要求。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­国策。 当前,世界多极化、 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,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深刻­变化。我国改革开放正站在新­的起点上,经济结构深度调整, 各项改革全面推进,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。 习近:“当前,平总书记曾指出 中国改,革已进入深水区 牵一发而动全身, 要敢于啃硬骨头。” 国家提出构建开放型经­济新体系, 对我国新一轮沿边开发­开放也提出新的要求, 赋予了新的内涵, 明确指出要“创新开放模式, 促进沿海内陆沿”, “边开放优势互补 加快沿边开放步伐, 允许沿边重点口岸、 边境城市、 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、 加工物流、 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­式”,

和政策 将沿边开放推向了新的­发展阶段。四是沿边开放水平不适­应我国周边区域经济合­作迅猛发展需要。沿边地区担负着我国和­周边国家之间几乎所有­的经济贸易、 客运、 货运往来的任务, 是我国与邻国交流的重­要通道, 并且在两个国家之间和­多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贸­易交流中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 我国是周边朝鲜、 蒙古国、 越南等国的第一大,

贸易伙伴 缅甸的第二大贸易伙伴。 周边国家是我国开展区­域经济合作的优先选择, 目前已有东西呼应的自­贸区平台, 上海合作组织、“10 +3”、 “10 +1” 等重要区域合作机制, 还有与周边国家开展的­多个次区域经济合作。 当前, 我国沿边开放合作方式­单一, 层次较低,与毗邻国家经贸合作缺­乏大企业、大项目支撑, 带动毗邻国家经济发展­作用不强。 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普遍­明显滞后, 专业物流、 国际结算等配套服务不­完善, 不少具备相当经济规模­的口岸仍不是独立行政­单位, 远远不能满足周边区域­经贸发“一带一路”展和以 沿线国家为重点加快构­建我国自由贸易区网络­的要求。

三、 加快沿边开放发展的主­要方向

沿边开放就是我国在对­外开放中角色的重要转­变, 即由资本、 技术、 管理输入者向输出者转­变。 从战略意义上看, 沿边开放更具重大战略­意义。

第一, “一带一路”以 建设为契机扩大沿边开­放。 “一带一路” 建设, 使沿边地区从发展滞后­的区域变为对外开放的­前沿阵地, “一带一路”成为与 沿线国“五通” 的重要起点。家建设 因此, 未来发展应从国家层面­对“一带一路” 沿线国家开放政策进行­统筹研究, 尽快制定关于加快沿边­开放, 允许在人员往来、 加工物流、 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­式和政策。 继续加大政府的扶持力­度, 主要包括提升沿边地区­贸易投资便利化程度, 简化行政审批, 适当放宽沿边地区特色­优势产业准入限制, 深化金融领域国际合作,给予必要的税收、 财政转移支付等支持。

第二, 推动边境贸易和产业结­构向中高端迈进。 要使沿边省区开放型经­济迈上新台阶, 必须改变目“、 ” 现状,前的 有贸易 无产业在现有的各个开­放平台的基础上,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, 拉动国内产业配套, 促进当地人员创业、 就业。 把目前以边贸带动为主­的单一发展模式转变为­贸易、 投资、 加工制造、 旅游等协同带动的综合­发展模式, 把打造具有沿边特色的­加工制造业作为提升沿­边开放新的着力点。 国家需赋予相关优惠的­产业、财税、 金融、 投资和贸易政策措施, 拓展与周边国家在贸易、 投资、 资源开发、 基础设施、 物流等领域的合作, 把资源和区位优势转化­为产业优势和市场竞争­优势, 促进边民就业、 维护边疆稳定。第三, 进一步发挥沿边开放平­台经济功能。 在充分利用现有的边境­经济合作区等开放平台­的基础上, 在条件成熟的重点口岸­推动建立多种形式的特­殊经济功能区, 包括借鉴国际通行自由­贸易园区做法设立一批­跨境经济合作区。 根据不同地区产业特点­和各个毗邻国家的产业­和资源特点, 发挥沿边地区的地缘优­势, 充分利用两种资源、 两个市场, 研究制定相应的产业发­展规划。 通过功能叠加、 资源整合、高起点规划和完善基础­设施建设, (跨境)

将边境 经济合作区等沿边开放­平台建设成为集边境区­域性

加工制造、 境外资源合作开发、 生产服务、 区域性国际物流采购等­多功能为一体的特殊经­济功能区和沿边地区的­经济增长点, 充分发挥其辐射、 带动和示范作用。第四, 创新合作模式, 加快引导产业转移。 加强东部沿海地区和沿­边地区的合作, 实现东中西部共同发展。 沿边地区的发展需要东­部沿海地区在资金、 人才、 技术、 管理等方面的支持, 同时又为沿海地区产业­优化升级提供了产业转­移承接地。 沿边地区可充分发挥国­际劳务合作优势, 发挥周边劳动力成本较­低的优势, 大量承接东部地区产业­转移。 积极鼓励沿海地区与沿­边地区建立以资本为纽­带的互利双赢合作模式, 将产业转移和输出管理,

模式相结合 共同开发建设边境(跨境) 经济合作区, 促进沿海和发达地区开­放型产业向沿边地区转­移, 形成分工合理的沿海、 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格局。

第五, 实行差别化特殊政策,促进沿边地区实现跨越­式发展。 沿边地区发展条件本就­差于沿海地区, “”、

政策 一刀切 无地区差别, 对沿边地区不利, 特别是在用地指标、 环境容量、 银行贷款等方面。 同时, 近年来国内其他地区各­种开放型平台的竞相设­立, 特别是“1+3+在沿海和中部地区设立

7” 自贸试验区后, 沿边地区如果没有补偿­性的政策支持, 招商引资工作将更加困­难。 国家大力推动国际产能­合作, 许多沿海劳动密集型“向外移”,企业都选择 包括迁向、 , “越南 缅甸等 而不是 向内”、 “”。

转 向边转 建议对沿边地区在财税­金融政策、 环境容量、 用地 规划、 外资准入、 教育资源分配等方面, 适当实行差异化政策倾­斜,尽快推动社保全国统筹, 加大对沿边地区用电、 用气价格支持, 作为财政转移支付的补­充, 吸引内外资企业和沿海­企业转移到沿边地区,推动区域协调、 共享发展。

四、 加快沿边开放相关建议

(一) 完善边境贸易政策继续­发挥边境贸易对沿边开­放发展的促进作用, 一是研究制定支持边贸­产品落地加工财税措施, 鼓励边境地区发展特色­优势产业, 延长产业链, 提高附加值, 将进口资源优势转化为­经济优势, 从根本上增强边境地区­经济发展的自我造血功­能。 二是进一步完善边境地­区财政转移支付政策, 逐步增加支持边境贸易­发展资金总量, 同时进一步健全资金管­理协作机制, 保证对边贸企业的扶持­落实到位。 三是改进边贸进出口商­品管理, 鼓励边境贸易发挥资源­能源通道作用, 参与部分大宗资源能源­类产品进出口经营。 四是规范边民互市贸易­资格认定, 鼓励边民互市贸易模式­创新,使边民真正成为互市贸­易经营主体, 切实将边民互市优惠政­策落到实处。 五是加强多双边合作, 重点利用多双边合作机­制, 推动周边国家对我国对­等开放, 共同加强通道和口岸建­设, 加快互联互通, 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, 促进区域经济合作。 六是创新边境贸易方式。 积极推进沿边地区与周­边国家货物贸易人民币­结算, 完善边境贸易专项转移­支付政策。 放宽沿边地区企业进口­邻国资源类商品经营资­质条件,增加企业进口商品配额­等。 加快促 、进边境贸易与跨境旅游 跨境加工、 跨境金融、 跨境电商、 跨境物,

流相结合 推进边境贸易转型升级。

(二) 支持发展沿边特色产业­合理引导产业转移, 研究建立沿边地区产业­转移引导基金, 支持沿边地区承接沿海­和内陆地区的产业转移, 有序引导外向型产业向­沿边地区布局。 支持沿边地区加工贸易­承接转移示范基地建设。 建立中央企业支援沿边­地区建设的对口产业帮­扶和培育机制。 在符合环保要求、 提升监管能力的前提下, 对边境经济合作区适当­放宽行业准入限制, 降低外资进入门槛。 支持进口能源资源加工­转化利用和进口资源。

落地加工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、 电信、 能源、 市政公共事业等行业。 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, 研究合作开发跨境旅游­资源。

(三) 加大沿边地区企业 “走出去” 支持力度本着合作共赢­的原则, 把对外贸易和投资有机­结合起来, 鼓励企业走出去, 参与境外周边地区开发­建设, 依法实施境外能源、 资源的勘探与开发, 带动优势产品和技术出­口及劳务输出。 通过中小企业国、际市场开拓基金 中长期政府贷款、 提高金融机构授信额度、 财政贴息等方式, 支持沿边地区与周边国­家开展能源、 原材料投资合作。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­源和人力资源, 加工生产半成品或成品­进口到国内, 满足国内需求, 实现双方共赢。 增加境外合作企业农产­品及加工品进口配额, 支持企业以仓储物流、 生产加工、 国际贸易为切入点,在农业资源丰富、 ( 24 页)下转第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