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trade

如何塑造来华教育服务­贸易新优势

———基于 “一带一路” 视角的分析

- 孙少勤(教授) 邱 斌(教授)

20

13 年, 习近平主席提出了“丝绸之路经济带”共建

“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和 的重要战略构想。 其核心理念是合作发展, 即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­既有的双多边机制, 借助既有的、 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­台, 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­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, 共同打造政治互信、 经济融合、 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、 命运共同体和。“一带一路”责任共同体 倡议是一项横跨亚非欧、 覆盖沿线国家和地区、 惠及全球的宏大的战略­发展构想, “一带一路”且 沿线国家60%的人口,和地区覆盖全球超过

GDP 1/3 以上。占全球 和贸易的一头是活跃的­东亚经济圈, 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­圈, 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­发展潜力巨大, 一旦落实将会对中国及­整个世界产生深远影响。

“丝绸之路经济带”随着我国

, “战略构想的提出 我国与 丝绸”

之路经济带 其他国家在投资贸易合­作、 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联系­更加紧密。 在贸易方面, 我国积极推动扩大相互­市场开放, 提高贸易便。 2014—2016 年,利化水平 中国

20与沿线国家贸易总­额约 万亿元人民币, 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;在投资合作方面, 不断强化服务保 障, 鼓励企业到沿线国家投­资兴业。 2014—2016 年, 中国企业对500沿线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超过 亿美元; 在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­包工3049 亿美元。 同时,程合同额 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领­域, 营造高标准的国际营商­环境, 吸引沿线国家来华投资。

“一带一路” 倡议加强了全球联结, 不仅是在基础设施方面, 还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, 尤其是人才以及文化等­方面的交流。 “一带一路” 倡议提出建立健全服务­贸易促进体系, 巩固和扩大传统贸易,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。 在发展来华留学教育方­面, 更是强调应扩大,相互间留学生规模 开展合作办学。 2016 8 月,年 中国教育部提“丝绸之路”出将设立 中国政府奖学金, 5 年里,在未来 每年资助1 万名沿线国家新生来华­学习或研修。 , “丝绸之路”因此 应立足

, “一带一路”新起点 充分把握伟大倡议提供­的发展来华教育服务贸­易的重大战略机遇, 并以此为契机, “学术丝绸之路”,竭力打造

“留学经济”从而达到通过发展带动­我国经济长期良好的发­展以及有效地改善我国­教育服务贸易长期逆差­态势的目的。

一、 来华教育服务贸易发展­的国际背景与典型特征

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, 世界各国正快速地参与­到教育服务贸易国际化­的浪潮之中。 20尤其是 世纪

80 年代中后期以来,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急剧­增长, 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­成部分, 教育服务贸易也日益成­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­新兴领域。( IIE)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 发布的《Project Atlas, 2015》 显示, 2014

年450 万国际学生,全球共有 前八大主要留学目的国­为美国、 英国、 中国、德国、 法国、 澳大利亚、 加拿大及日本, 这八个国家接收了全世­界69%的国际学生, 而中国则是全球第一大­国际生源国。

(一)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发­展概况根据联合国科教­文组织(UNESCO) OECD 统计,及 全球出国留学生人数日­趋攀升, 1975

从 年

80 万、 1985 110 万、 1995的约 年 年170 2005 300

的 万和 年的 万增长到2014 450 , 30

了 年的约 万 多年间增

5 倍。 2000—2012 年,长了近 外国学生本科注册人数­增长超过一倍, 7%。平均每年增长率近 全球留学生53%。中来自亚洲的留学生占 留学生最多的是来自中­国、 印度和韩国。

按地域划分, 欧洲是海外留学生的首­选地, 48%吸引了全球 的留学生, 其次是北美洲和亚洲, 分别21% 18%的留学生。吸引了全球 和

2000 年以来,自 前往大洋洲的留学生人­数增长了三倍, 虽然这一地区的海外留­学生不到全球留学生人­数10%。 前往其他地区, 如非洲、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­地区的海外留学生数量­也在不断增加, 这反映出大学国际化在­越来越多的国家普及。然而, 我国的留学教育规模仍­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­距。 从各国留学教育占全球­留学市场的份额来看, 2012年中国与意大­利并列全球第十, 2% ,但份额仅为 远远低于美国、 英国、 法国和澳大利亚等国。从外国留学生占高校在­校生的比例来看, 2012 年, 中国的这一比例仅0 3% , 远远低于澳大利亚、为 英国、 法国和德国等国, OECD也低于

国家的均值

OECD 的统计,根据 国际留学生占高等教育­总在校生人数的比重, 8% 以上,发达国家普遍在 澳大利亚、 10%。英国甚至高于 在中国读学位的国际学­生这一比例却仅为0 4% (王辉耀, 2015)。

左右

(二) 来华教育服务贸易的发­展概况

2010 《教育部在 年印发的 留学中国计划》 中确立了我国来华留学­事业的发展目标, 2020 年,即到 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­留学目的地国家, 50 万人次,全年来华留学生达到

15 万人。其中学历生达到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, 来华留学生人数呈长期(除 2003

增长趋势 年受非典影响略有波动­以外)。 1999 年我国留学生人4 47 万人; 2015 年,数为 到 来华留 39 76 万人,学生人数增长至 几乎1999 9 倍;

是 年的 尤其是近十年来, 来华教育服务贸易取得­了长足( 1 )。

的发展 如图 所示

(三) 来华教育服务贸易的典­型特征分析

生源结构特征

1 数据显示, 1999

表 从 年至2015 年, 各大洲的来华留学生规。模总体上呈现出上升的­趋势 从1999 2015

年和 年的来华留学生大洲分­布的对比来看, 亚洲依然是来华留学生­的主要生源地, 1999 年占71% , 2015来华留学生总­数的 年其所占绝对比重有所­下降, 60% ,为但是相对而言依然是­来华留学生的主力军。 这一变化也显示出来华­留学生生源结构的优化, 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­留学生比例不断增大。欧洲生源呈现良好的增­长趋势, 由13% 17% , 3%增至 非洲生源由 增至13%。 美洲和大洋洲的生源比­例在五大洲内有些微的­降低, 美洲生源11% 9% ,

比例由 降至 大洋洲生源比2% 1%。 看绝对数字,例由 降至 这两个洲来华留学生数­量并没有降低,只是相较于另外三个洲­的相对比例 有所下降。

2015 年, 200来华留学生来自­于个国家和地区, 来华留学生数量超50­0 72 个。 其中,过 人的国家有 来

10华留学生数量最多­的前 名国家依次为: 、 、 、 泰国、韩国 美国 日本俄罗斯、 印度尼西亚、 越南、 印度、巴基斯坦、 哈萨克斯坦。

2 可以看出,由图 来华留学生

15

人数最多的 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人­数占总留学生的比重呈­现下降趋势,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近些­年中国接收的留学生生­源地明显增多。

15

这 个国家虽然每年来华留­学生人数都在增加, 但是来华留学这块蛋糕­越做越大, 以至于这些国家的重要­性不若以往。

学历结构特征在我国来­华留学教育总规模取得­了长足发展的同时, 通过进一步考察历年全­国留学生生源发展概况­不难看出, 和中国学生到欧美国家­的大学中攻读高一级学­位, 到名牌“镀金” 的目的不同,大学 在中国大学学习的大部­分留学生都是短。

期语言进修生 近年来虽然攻读学位的­学生比例有所增长, 但是并

未有实质性的改变。 2003 年之前,来华学历生所占比例从­未超过30% ; 2003 24616 人,年学历生

31 67% ,占留学生总数的 首次突30%之关; 2015 年,破 截至 来华184799 人,学历生共 占留学生总46 5%。 2015

数的 年来华留学生中的专科­生、 本科生、 研究生规模3318 名、 127909 名、依次为

53572 名, 2015

它们占 年来华留0 8%、学生总数的比重依次为

32 2%、 13 5%。 但攻读学位者大部分仍­是政府交流计划生, 即公费生, 并且来华留学生中高层­次学生比例较低。

3 所示, 1999 2015如图 年至年间, 虽然来华留学生中的学­历生规模在稳步增长, 但非学历生仍长期处于­来华留学生的主要位置。 来华留学教育事业不仅­可以通过培养对华友好­人才、 增加国际交流对我国的­外交工作做出贡献, 更可以作为一个产业, 直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­经济建设服务。 因此, 提高留学教育的核心竞­争力, 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华­攻读学位至关重要。 随着来华留学生中学历­生规模的日益增长, 其经济效益将更容易显­现出来。

专业结构特征来华留学­生学习的主要专业类型­有汉语言、 西医、 文学、 工科、 经济、 管理、 中医、 法学、 教育、理科、 艺术、 历史、 农科、 体育和哲学。 汉语言专业始终是来华­留学,生最热衷的专业 占比高达 54 91% 。 此外, 、 、西医 文学 工科和经济也是来华留­学生选择的热门专业。 相比较之下, 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­医专业则没有显现出明

显的规模优势, 5暂未进入前 名专业之列, 4 25% 。

占比进一步分析不同专­业的学历结构特征, 2000—2015 年来华留学生

15 个专业的总人数、主要学习的 学历生人数以及非学历­生人数情况的数据显示, 汉语言专业虽然留学生­规模庞大, 但主要以非学历教育为­主; 相反, 中医专业的留学生规模­较小, 但却以学历教育为主; 此外,经济、 西医、 工科和法律专业也是学­历教育占比较高的几个­专业。

奖学金结构特征为了吸­引国外学生来华学习,中国政府实施了相关的­奖学金政策。 4 5 可以看出,从图 和图

1999 —2015 ,

年间 中国政府资助的奖学金­规模在不断提升, 但增长的部分主要是面­向来华留学的学历生, 而对于非学历生提供的­奖学金多年来并未出现­显著的增长, 获奖学金资助的非学历­留学生在留学生总数中­的比例大幅降低。

表 的数据显示了中国政府­奖学金资助不同类型来­华留学生。 从中可以看出,的具体情况

2005 年以后, 学历留学生和非学历留­学生获得奖学金资助的­差距逐渐拉大, 2014 年,到了 学历留学生获得奖学金­的总数接近非学

8 倍,历留学生的 且在非学历留学生中获­取奖学金资助的主要是­普通进修生。

二、 对于来华留学教育服务­贸易存在问题的分析

从上述对于我国教育服­务贸易发展现状的分析­来看, 我国的教育服务贸易在­近年来尽管有了较为长­足的发展, 但与美国、 英国以及澳 大利亚等世界教育服务­贸易大国相比, 我国教育服务贸易仍处­于明显劣势。 ( OECD )经合组织 的相关数据显示, 美国、 澳大利亚等教育出口大­国, 教育服务贸易长期呈现, 2013 年为例,出巨额的顺差 以美国与教育相关项下­的总出口额为272 41 ,

亿美元 澳大利亚为144 91 , ,亿美元 与此同时 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总进­口额分别为64 9 10 61 亿美元;亿美元和 而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则­长期呈现出逆差的态势。 所以深入分析来华教育­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有­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­发展现状进而提出有效­的对策建议。 以下从贸易结构、 区 域分布等几个方面对目­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­阐述。

第一, 来华教育服务贸易结构­表现出一定的不合理性。 虽然近年来, 来华留学教育产业发展­迅速,但从贸易结构来说还表­现出结构不合理的特征。 首先, 从贸易差额来看, 1978 2014 年,年至 我国各类351 84 万人。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

2014 年年底,截至 以留学身份出国, 170 88在外的留学人员有 万人, 108 89

其中 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­阶段的学习和研究。 3从表中可看出, 2009 年至今, 我国的生源流出速度明­显大于生源流入的增长­速度, 这是直接造成我国在国

际教育服务贸易中存在­巨大的贸易逆差的原因­之一。 其次, 从出口区域结构来说, 亚洲是中国教育服务贸­易的主要出口地区, 并且来华留学生的来源­国大都是发展中国家,且来中国的学习以非学­历教育为主。从进口区域结构来看, 2014 / 15

以 学年为例, 美国、 加拿大、 英国、 日本、 澳大利亚、 韩国为中国留学人员选­择的主要目的国, 在这些国家

5 万,就读的中国留学生数量­都超过在美、 加、 英、 澳、 新等英语国家20% ,国际学生中占比都超过 在移民国家比例更高。 而法国、 德国等欧洲国家因为地­缘、 语言等因素,中国留学人员在国际学­生中占比远低于英语国­家和日本、 韩国等东亚国家。 此外, 从人才流动的角度来看, 1999 2014 年,年至 中国归国留17026­95 人,

学生共 占出国留学总人53 1% ,

数的 按照国际通行的计算方­法, 发展中国家出国留学人­员的“回归人数与滞留人数的­最佳 黄金回归比例” 是2∶ 1, “黄而我国离

” 尚有一定距离。金回归比例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 归国留学生主要是在境­外学习一年期硕士学位­课程的毕业生, 获得博士学位及具备其­他工作经历的高层次留­学人才回流率仍然较低。

第二, 来华教育服务贸易在发­展过程中呈现出区域分­布的不平衡性。 2014 年,如 我国接收来华留

10学生数量最多的前 名省市共接28947­1 人,收留学生 占当年来华76 77% 。留学生总规模的 由此可见, 来华留学教育虽发展迅­速, 但绝大部分的留学生还­是集中在小部分地区, 来华留学教育区域发展­不平衡现象尤为明显。 6 所示,如图 2004—2014从我国东中西­部 年三大区域留学生人数­的变化情况可看出, 东中西部地区的留学生­人数均呈现出增长的趋­势, 但是东部留学生的绝对­数量远远大于中西部地­区。

第三, 来华留学教育产业国际­竞争力较低。 我国教育服务贸易一 直在不断发展之中, 并且在国际上也具备一­定的竞争力。 但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­发展仍存在诸多的不足­之处, 无论是我国留学教育在­国际市场上所占的份额­还是我国高校外国留学­生占高校在校的比例情­况,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­的差距。 从国际市场占有率上看, 我国处于较

低水平, 2012

如 年市场份额仅为2% , 远远低于美国、 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。 并且, 通过生源结构、学历结构以及专业结构­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, 一方面我国吸引到的来­华留学生大都来自发展­中国家,且来华教育服务贸易以­非学历教育为主, 另一方面我国的教育服­务贸易与发达国家相比­没有明显的优势专业, 更多的是依靠中华民族­的传统文化吸引国外学­生来华学习汉语言、 中医或者文学等方面的­专业。

三、“一带一路” 沿线国家在全球来华教­育服务贸易的地位分析

“一带一路” 倡议对沿线国家来华留­学教育的促进和推动功­能已初露端倪。 2013 年战略构想的提201­4

出使得 年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­人数出现激增, 增长率较前几年有大幅­提升, 20 44% ,

达到 是同4 倍。年全球增速水平的近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, 1999 年我国留学生4 47 万人, “人数为 其中 一带一路” 沿线国家的来华留学生­为7975 人, 2014

到 年来华留学生人37 7 万人, “数增长至 而 一带一路” 沿线国家的来华留学生­更是16 94 万人,达到 其占来华留学生17 84%总规模的比例从 提高到44 92% 。 ,“一带一路”由此可见沿线国家正在­逐步成为中国在人才以­及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交­流对象。“一带一路” 沿线国家中,在来华留学生数量最多­的前十位国家分别是泰­国、 俄罗斯、 越南、 印度尼西亚、 印度、 巴基斯坦、 哈萨克斯坦、 蒙古、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。除俄罗斯外, 9

其余 个国家均是亚洲国家, 分布在东南亚、 南亚和中 亚。 相近的地缘关系和相似­的文化“一带一路”背景促进了 沿线国家和中国的交流­沟通, 体现在文化教育等方方­面面, 人才的流动也会促进经­济的繁荣。 10

倘若按照近 年来全球来华11 54%

留学生人数 的年均增长率进行粗略­测算, 2020 年,到 全球72 61来华留学生规模将­达到 万人, 《留学中国计划》远超过 中

50 万的规划目标; “

同期 一带一”

路 沿线国家年均增长率为­20 09% , 2020

到 年沿线国家来华51 46 万,留学生人数将达到 占全70 87% 。球来华留学生总数的 毋庸置疑, 经济全球化、 区域发展一体化以及高­等教育国际化等因素将­会进一步加剧全球留学­教育的持续扩张。 在世界留学教育发展趋­势和地缘关系以及战略­位置的影响下, “一带一路”特别是 倡议的提出400

以及政府出资 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等­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陆­续出台, 都将大力推动和加速我­国与“一带一路” 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­流, 也将极大地刺激和加快­沿线国家来华留学教育­的发展。

, “由此可以预测 在 一带一路” 倡议的推动下, 同时中国政府奖学金政­策也在不断向沿线国家­倾斜, 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规­模将会进一步扩张, 继续以明显高于全球来­华留学教育的增速水平­高速发展, “” 发展态势。呈现 洪流式沿线国家来华留­学教育的比较优势将会­进一步凸显, 沿线国家也将会成为全­球来华留学教育事业增­速发展的主体生源储备­区, 更是我国缩小教育服务­贸易逆差的重要支撑。

四、“一带一路” 背景下塑造来华教育服­务贸易新优势的对策建­议

“一带一路” 倡议的提出, 为发展来华留学教育指­引了新的方向。 10 ,“一带一路”过去 年 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人­数以接近于全球两倍的­速度急速扩大, 成为支撑全球来华留学­生规模不断增长的主体­区域。 展望未来, “

在 一带一 路” 倡议的助推下, 沿线国家势必成为全球­来华留学生生源的主要­供给区。 因此, 应在我国教育服务贸易­现有的发展基础上进一­步拓展“一带一路” 沿线国家的联系,与

“一带一路”努力抓住 倡议带来的发展留学教­育的新机遇, 进一步塑造来华教育服­务贸易的新优势。(一) 以 “一带一路” 倡议为契机, 打造 “学术丝绸之路”

“一带一路” 倡议为沿线各国提供了­难得的教育合作和共同­发展的机遇, 在此契机之下, 我国应进一步加强与丝­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­和地区之间在教育、 科技领域的深度合作。 在友好、 互利合作和相互理解的­基础上加强各国的教育­文化交流。发展来华留学教育应以­卓越的学术研究作为智­力支持, 因此, 应“一带一路”紧抓 倡议提供的重大机遇, 一方面高度关注丝绸之­路沿线相关学术研究力­量的汇聚整合, 积极搭建学术交流与合­作平台; 另一方面, 竭力推进与丝绸之路经­济带建设相关的法律、 政治、经济、 社会和文化等各个层面­的跨国跨域跨界的合作­研究, 进一步拉动国内外专家­学者的学术交往联系, 从而打造一条有助于发­展来华“”。留学教育的 学术丝绸之路

(二) 以 “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” 为平台, 提高我国大学的国际竞­争力

2015 5 月,年 西安交通大学“新联合海内外高校发起­成立了

”。 22丝绸之路大学联盟 来自 个国106

家和地区的 所高校先后加入该联盟。 联盟为各国大学之间的­互联互通创造了更多的­机会, 国内外高 “一带一路”校的交流也因 变得。

日益紧密 如中国地质大学与“一带一路” 15沿线国家 所高校签署了校际合作­协议, 成立了俄罗斯中亚地质­资源环境研究中心、 东南亚地质资源研究基­地, 开展了一批有影响力的­地质资源环境科技问题­研究项目。

因此, “新我国高校应抓住丝绸­之路大学联盟” 成立的契机, “一带一路”通过 倡议开展中外大学全方­位的合作, 包括高校学生、

之间的交流 教师之间的合作研究, 从而进一步拓展本国高­校学生的视野, 提高高校教师的科研与­教学能力, 继而达到提高我国大学­国际竞争力的目的。 同时, 我国高校应不局限于某­一学术领域的交流, “一带一路” 平台,应借助 努力通过新合作催生新­的研究领域, 通过学科不断发展催生­教育服务贸易新竞争力­的产生。

(三) 留学生的 “引进来” 和“走出去” 相结合, 促进 “一带一路” 倡议的实施

, 2014教育部数据显­示 年共36943

有 名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在­华学习。 “一今后随着中国每年向­带一路” 10000沿线国家提­供 个政府奖学金名额, 这个群体中将出现“一带一路”更多 沿线国家留学生的面孔。 “一带一路”这无疑是倡议为我国发­展来华留学教育产业提­供的重大机遇。 但我国在努力吸引来华­留学生的同时, 也应高度重“走出去” 战略。视本国留学生的

, “一一方面 本国留学生是带一路” 建设的直接参与者, 通“一带一路”过把各自专业和 倡议结合起来, ( 67 页)在 下转第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