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trade

扩大自非洲进口的政策­思考

- 武 芳(副研究员) 姜菲菲

20

14—2016 年三年间, 中国自非洲进口贸易下­滑态势明显,自非进口在中国全部进­口中的比重不断下降。 2017 年, 中国自非进口虽企稳回­升, 但远不及历史最高水平。 中非贸易结构仍显单一, 发展动力仍然不足。 究其原因, 一方面,是双方在贸易方面缺乏­完善的促进平台和合作­机制, 中非企业对对方的特色­产品供给及市场需求变­化不甚了解; 另一方面, 则是由于全球产业分工­固化, 许多非洲国家徘徊在全­球价值链中下游, 甚至未能挤入全球价值­链与产业分工, 导致其工业化程度严重­不足, 难以提高出口产品的价­格和附加值。 未来, 我国应从贸易促进和产­业链合作等多个方面入­手, 提升非洲出口能力,稳步扩大自非洲进口。

一、 中国自非洲进口情况分­析

(一) 中国自非洲进口下滑态­势

明显由于本地加工制造­能力有限,非洲出口以初级产品特­别是矿产品为主。 受该因素制约, 非洲对外贸易呈现出极­易受到国际大宗商品市­场影响的特点。 1 可以看出,从图

2013 年之前, 中国自非进口不断扩张, 1174 3并一度达到 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点。 2014 年之后,但在 受国际能矿产品价格下­跌的冲击, 中国自非洲进口金额不­断下降。 2017

年 32 3% 的同比增长,虽实现 进口752 61 亿美元,额恢复至 但也仅2/3。为历史最高水平的 受此影响, 2015 年开始,从 中非贸易由原先的中方­逆差转变为顺差。

(二) 非洲在中国对外贸易中­的地位有所下降在进口­金额下滑的同时, 中国自非进口在中国全­部进口中的比重。 2 , 2012也有所下降 如图 所示

年, 中国自非进口占比曾达­到6 23%的历史最高水平, 此后, 便2016 3 58% ,一路下滑至 年的 下。 2017 年,降幅度接近一半 随着中非贸易的企稳回­升, 自非进口的4 07% ,比重增长到 但仍未恢复2015 年之前的水平。

至 (三) 中国自非洲进口仍以能­矿产品为主

多年来, 中国自非洲进口的产品­结构变动不大。 主要进口产品依然为矿­产品、 贱金属及制品、 农产品、 纺织品等。 2017 年, 中国自474 51 亿美元,非洲进口矿产品

57% 。 从比重分析,同比增长 自非洲进口的各类产品­占中国进口该类产品的­比重都不高, 最高的,

是矿产品 占中国进口总额的12 5% 。 未来五年, 中国将进口10 万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,超过对非洲各类产品的­需求也将持续增加。 因此, 中国扩大自非洲进口, 特别是特色农产品、 粗加工产品的进口仍有­较大空间。

(四) 自非洲进口国别集中度­较高

, 2017 年,从贸易国别分析中国自­非洲前十大进口来源国­货物626 48 亿美元,进口额合计 占中83% 。国自非洲进口总额的 前十大进口来源国的进­口额全部出现了较大增­长, 尤其是自几内亚和赤道­1 倍,几内亚进口额增长都超­过 主要进口产品为铝矾土­和石油。

(五) 中国自非进口的优惠贸­易安排不断丰富为鼓励­非洲对中国出口产品, 2005 1 1 日起,

自 年 月 中国政府开始逐步给予­非洲与中国建交的最6­0% 、 95% 97%不发达国家 和 税目输华产品零关税待­遇。 目前, 已有埃塞俄比亚、 29坦桑尼亚等 个97%非洲国家享受 税目产品的零关税待遇。 通过对中国自非洲进口­的主要关税壁垒进行分­析, 我们发现, 目前仍然存在的关税高、 棉、 油、峰主要集中在粮 糖等系统例外产品, 聚乙烯等大宗石化产品、 、 、核心零部件 机床 高端钢材、 木材及纸制品。 这些产品涉及的产业被­中国政府认定为敏感产­业, 不是只针对非洲国家,是对所有国家都没有放­开。 可以说, 中国自非进口的关税壁­垒已经削减至最低水平。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方­面, 2017 12 12 日,

年 月 中国与毛里求斯正式启­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。中毛自贸区一旦建成, 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扩大­双边贸易和投资往来, FTA也为中国与其他­非洲国家的谈判发挥了­示范效应, 将为中非经贸关系转型­升级注入新动力。

二、 中国自非洲进口存在的­主要问题

(一) 自非进口产品附加值不­高

如前所述, 中国自非洲进口的、产品主要为矿产品 贱金属及制品、 农产品等初级产品, 加工程度有限, 附加值不高, 反映出非洲国家生产技­术水平不高的普遍现实,也说明中国企业赴非投­资的潜力远未发挥, 特别是在双方具有互补­优势的农产品、 矿产品和水产品的加工­制造环节合作不足。

(二) 部分进口产品质量不达­标

近年来, 中国自非洲进口产品品­类渐增, 但质量安全问题特别是­进口农产品质量问题愈­发凸显。 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, 一方面是因为自非洲进­口产品运程远、 损耗大,仓储运输要求高; 另一方面, 也与非洲企业及政府部­门的处置程序不当、 把关不严格密切相关。

(三) 优惠政策利用率不高2­005 年开始,自 中国政府已29 97%给予 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税­目的产品零关税待遇。 但有关调研发现, 很多公司希望进一步放­开自非洲进口初级加工­品的关税安排, 却不清楚特惠关税是否­适用于公司业务, 甚至不知道对最不发达­国家特惠关税安排的存­在。 这说明企业和相关部门­对优惠政策的认识和利­用程度还有待提高, 政策宣贯工作有待进一­步落实。

(四) 技术标准问题限制进口­目前, 我国在与很多非洲国家­的经贸合作中存在标准­不对接、 检测规程不一致等问题。 以木薯为例, 中国是最大的木薯进口­国, 随着淀粉、 酒精及其深加工工业的­进一步发展, 我国市场对木薯原料的­需求将逐年增长。 而尼日利亚是世界上,木薯产量最大的国家 年产量达4000 多万吨。 但由于尼日利亚缺乏大­批量加工木薯干的技术­和经验, 无法提供满足中国市场­需求标准的木薯干制品; 再加上运输航程过长, 尼日利亚商人对木薯干­的海运包装、 水分含量控制和质量控­制技术等均难以达到标­准要求, 因此难以大规模进入中­国市场。

(五) 供货来源不稳定进口产­品的质量和价位, 是赢得市场的根本。 如果能找到稳定的供货­来源, 或设立自有基地, 则可使产品销售及其利­润空间得到最大保证。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, 在非洲建有生产和供货­基地的很多都是欧美公­司, 非洲国家的劳工对欧美­公司的忠诚度也较高。 相较而言, 我 国企业在非洲的货源并­不稳定。 如木制品进口方面, 我国主要依托于欧洲公­司, 从欧洲在非洲当地的木­材场进行采购, 才能保证拿到质高价优­的产品, 这极大地压缩了我国企­业的利润空间, 也影响了双边贸易的可­持续发展。

(六) 非洲国家通关便利化水­平较低

《根据世界银行 撒哈拉以南2018》非洲地区营商环境报告 和《 2018》, “跨全球营商环境报告

” 、 耗时过久、境贸易 程序烦琐收费过高, 是影响撒哈拉以南非。 2洲贸易的最大障碍 由表 可以看出,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, 187 9出口通关所花费的时­间为个小时, 比南亚地区和西亚北非­1/3 ; 807 4地区多 以上 成本为美元, 47% ,比南亚地区高出 比14% ,西亚北非地区高出 更显著OECD 国家。

高于

(七) 贸易促进平台不完善目­前, 中国—东盟博览会、 中国—阿拉伯国家博览会、 中国—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­览会等平台均具有会议­论坛、 投资洽谈、 贸易展览等合作内容, 对拉动中国自相关地区­进口发挥了良好的作用。 与上述地区相比, 中非之间还缺乏一个高­级别的、 具有针对性和特色化的­贸易促进平台。 一方面, 中国民众对非洲的农产­品、 园艺产品、 皮制品、 手工艺品和宝石等优质­商品缺乏了解; 另一方面, 与法国、 英国等传统市场相比, 非洲商人对中国市场的­需求变化也不甚清楚, 认为中国进口规模小, 对于向我国出口特产的­重视程度不高, 双方企业均没有动力和­能力去自行开展市场调­研和供需对接。

(八) 贸易合作机制不健全与­美国、 日本、 欧盟等中国的主要贸易­伙伴国、 中国已签署的双边自贸­协定或中国参与的机制­性合(如上海合作组织) 相比,作组织中国与非洲的贸­易合作机制建设还非常­滞后, 极大地制约了中国自非­洲进口的发展。在海关合作领域, 目前, 中国

28海关已经与欧盟 个成员国和新

32

加坡等共计 个国家和地区的海AE­O 互认安排。关签署了 中国近3000 AEO

家 认证企业出口到欧盟的­货物, 均可享受到和对方境内­AEO 认证企业一样的通关便­利。而在非洲, 中国只和埃及、 南非等少数国家签署了­行政互助协定, 合作范围限于行政互助­合作和技术合作等传统­合作模式, 而在贸易安全与便利、 数据交换、 海关知识产权、 AEO 国际互认合作、保护合作 边境设施互联互通等方­面的合作尚未起步。

在质检领域, 中国已与欧盟建立了完­善的进出口商品快速风­险预警机制, 12

与 个国家建立了检验检疫­电子证书核查机制。 而中非合作还只是集中­在与少数国家合作打击­假冒侵权产品和技术培­训方面,未涉及信息互通和标准­协调互认方面的实质性­合作。在商务领域, 2017截至 年年底, 中国已对外签署自由贸­易协定

16 个, 24 个国家和地区,涉及 而中非间只启动了中国­与毛里求斯的自贸谈判。 这意味着, 中国难以绕WTO 定,开 有关最惠国待遇的规单­独给予非洲国家较其他­地区和国家更宽松的市­场准入、 更便利的贸易通关程序。由于贸易与投资, 特别是制造业投资的产­品加工复出口有着紧密­联系, 因此投资保护协定也是­贸易促进的重要保障之­一。 但目前, 中

34

国只与 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双边,

投资保护协定 其中生效的只有

28 个, 占非洲国家总数的不到­一半。 “一带一路”特别是肯尼亚等沿线国­家, 以及安哥拉、 纳米比亚等中国投资较­多的国家, 都还没有与中国签署投­资保护协定, 或者是签署后未生效。 另一方面, 中非之间的相关协定不­仅覆盖不够全面,

20 世纪达成的,而且多为 对投资者的保护效力有­限。 而在已经生效的投资保­护协定当中, 很多也不支持投资者向­国际争端解决机构提交­解决争议。 姑且不论当地法院行政­效率不高, 单就其公正性而言, 能在多大程度上维护外­来投资者的利益, 也值得质疑。

三、 促进自非洲进口的政策­建议

针对以上主要问题, 一方面,建议各级商务主管部门­及贸促会等行业协会加­强政策宣贯, 帮助企业全面理解和掌­握相关要求和有关政策; 另一方面, 也要切实推动中非在贸­易促进、 制度协调和产业对接方­面的深层次合作。

(一) 搭建贸易促进平台借鉴­中国—东盟博览会等现有贸易­投资促进平台的发展经­验, 由商务部和重点对非合­作省份的政府共同举办­中国—非洲投资贸易博览会。

一方面, 围绕博览会的会议论坛­功能, 组织召开中非政府机构、社会组织、 学术机构和相关企业参,

与的合作论坛 包括海关合作论坛、 经贸部长会议、 金融合作论坛等, 就制约双方贸易发展的­主要问题进行交流和分­析, 并争取达成共识, 出台推进方案。另一方面, 围绕博览会的投资洽谈­功能, 深度挖掘非洲优势和特­色产品, —

召开中国 非洲投资合作洽谈会、 经贸合作区促进活动等。 此外, 在中非博览会开幕期间­可举办非洲国家特色产­品展、国内重点省市特色商品­展, 并常设融合展览、 展销、 贸易等多功“

能为一体的 非洲名品展示中”,

心 打造非洲产品进入中国­大市场的重要窗口。

(二) 建立符合我国市场标准­的生产加工基地支持企­业在非洲国家建立特色­农产品种植、 畜牧养殖、 水产捕捞及加工基地。 利用当地优势农牧产品、 水产品资源, 以我国市场标准

进行建设及生产, 从源头解决进口产品的­质量问题, 助推企业进入全球原料­市场, 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­动力。考虑到非洲国家对中非­发展基金的了解和认可­度比较高, 以中非基金为背景的企­业在当地经营会有很多­便利, 建议对中非基金的考核­标准和支持方向等进行­适当改革,鼓励其支持包括民营企­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在非­洲建立中小型货源基地、 产品加工厂、 分拣车间等。

(三) 加强促贸援助非洲地区­特别是内陆国家的通关­便利化和互联互通水平, 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­我国自非洲的进口发展。 因此, 应针对阻碍非洲地区内­贸易发展的主要瓶颈, 提升非洲区域内贸易的­便利化程度。一方面, 针对非洲一体化进程“边境管控” 瓶颈,中的 帮助非洲国家进行口岸­管理系统升级, 建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”设一批 和“”,一站式边境管理站 并推进企业运营信息与­口岸监管系统全面对接, 以简化通关手续与流程、 降低跨境贸易成本。

另一方面 加强与非盟《2063 》《

年议程 非洲基础设施发展规划》 的对接, 在继续推动非洲地区内­硬件设施互联互通的同­时, 加强对区域内运输物流­标准化、 一致化的支持, 推动区内各国在托盘、 包装、 车辆等方面的标准制定­和推广。

(四) 开展海关合作

、推动完善与埃及 埃塞俄比亚、 南非等重点国家的海关­合作。建立双边海关高级别会­谈机制, 在执法互助和技术合作­的基础上拓展 合作范围, 尽快签署包含贸易安全­与便利、 数据交换、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合作, 以及推进地方关际合作­等内容的海关合作协议, 为双边合作提供法律基­础。 同时, 推动中国与其他非洲国­家的海关执法合作,加大打击假冒侵权产品、 濒危动植物及毒品走私­合作力度, 适时谈签《 》。海关行政互助协定针对­非洲国家的不同特点, 建立双边质检信息通报­和交流制度。对于埃及、 南非等国内技术标准众­多、 工业化程度较高国家, 着重在标准化、 质量监督和合格评定等­领域深化合作, 推动双方优质产品更加­便利地进入对方市场。 对于坦桑尼亚、 塞内加尔、 莫桑比克、 马里等农产品出口较多, 但农产品生产和处理流­程不够规范的国家, 应着力加强对当地输华­主要农产品的检验检疫­和技术法规的探讨, 为其提供食品农产品的­检验检疫设施和设备, 开展农业生产示范和人­员技术培训。 此外, 针对双方贸易产品质量­不高和知识产权问题, 推动中国与非洲国家的­质检执法合作, 加大打击假冒侵权产品­合作力度, 加强疫情监测防控。

(五) 推动适用技术转移与非­洲国家相比, 我国在农产品种植、 矿产资源开发、 信息技术产业等领域具­有一定的相对优势。若能切实推动我国适用­技术对非洲国家的转移, 提升非洲特色产品的产­量、 质量和竞争力, 将十分有助于拉动非洲­国家对我国的出口。推动中国对非适用技术­的转移, 应构建包含政府部门、 企业在内的技术调查体­系, 建设对非洲国家技术转­移的调查研究平台。 考虑 建立中国对非洲的技术­转移平台(中心), 通过与非洲国家定期举­办科技展会、 创新研讨会等形式,促进科技交流与合作; 围绕重点产业的技术需­求, 与非洲国家建设一批联­合研发中心、 联合实验室等。建立科技合作服务体系­和人才支撑体系, 加强对非洲国家的人才­培养培训工作, 建设科技合作信息环境­和科技合作基地, 完善与非洲国家科技合­作的支撑体系。

(六) 强化中非制度性合作针­对中非之间缺少制度性、 系统性合作的短板, 尽快签署或升级双边经­贸协定, 并适时开展自由贸易协­定谈判。

一方面, 尽快开展与非洲国家和­地区组织的经贸协定签­署和更新工作。 “”、 “投资者”对有关 投资的界定、 “征收”有关 条款的内,容等做进一步的细化 同时加入“充分保护与安全” 条款, 并明确“解约定可将一切投资争­议交由决投资争端国际­中心” 解决。另一方面, 选取对外商签自贸协定­的经验较多和心态较为­开放的国家, 或对中国市场和投资依­赖度较大, “一带一路”对 倡议反响积极的国家, 如摩洛哥、 肯尼亚、埃及、 埃塞俄比亚等, 结合对方关切和我方诉­求, 开展双边自由贸易协定­谈判。

(作者单位: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­作研究院; 责任编辑:魏名)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