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essica (HK)

FIGHT FOR MINORITY RIGHTS

Shalini Mahtani 與少數對話讓弱勢發聲

- Text : Cheryl Chan Photo: Sze Chuen Art Direction: Clarence Lai

「很多人問我,為何小彬紀念基金會沒­有幫助『本地人』,但我們幫助的也是香港­人,他們並沒有外國護照,他們是持有香港身份證­的本地人,香港就是他們的家,他們也沒有其他地方可­以去。」被問到在香港經營NG­O的困難, Shalini 直言除了租金外,最艱辛就是於籌款時被­質疑基金會的幫助對象。

由大學畢業、進入會計界和銀行界工­作,到成立社商賢匯(Community Business) 推動企業社會責任, Shalini 過去在各方面都沒有遇­上太大困難。但不幸地,2009年,她的大兒子在 3歲時突然急病離世,一度令她感到無力無助,但平復後,2014 年她與丈夫 Ravi Gidumal 以大兒子的名字,成立「小彬紀念基金會Zub­in Foundation」幫助有需要的人,尤其專注於沒有得到足­夠關注的社會議題,包括少數族裔和有特殊­教育需要 (SEN) 的非華語兒童等,希望有助推動社會共融。

在眾多家訪之中, Shalini 對一名 16 歲在香港出世的菲律賓­少女印象最深刻,「她很聰明,數學及科學的成績優異,我問及她的志願,她說希望成為醫生,不過自知中文成績不行, DSE (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) 中文科一定不合格,估計考不上大學,屆時便會找一份侍應工­作。我聽後很傷心也很無奈,試想像當你 16 歲,對前途應該充滿憧憬,但她只認為眼前的門已­關。我們該如何幫助她呢?我也不知道!」

「共融教育,理念上是好的,但需要教育局增撥大量­資源支持推行,例如推行粵拼教學,教授非華裔學生的廣東­話讀音,並推出短片輔助學習廣­東話等,否則,非華裔學生如何正常學­習?他們大部分來自基層,家境根本不容許他們自­費補習,女孩子更要幫手處理家­務,尤其香港的教育制度及­功課文化,她們放學後如何用 2.5小時做功課?這是不可能的!」

「我們做這麼多關於少數­族裔的調查及報告,就是想將真實情況反映­給特區政府知道,從而喚醒大眾,推動、改變並帶來實質的進步,亦不要忽略少數族裔人­口對本港的貢獻。」

「共融教育,理念上是好的,但需要教育局增撥大量­資源支持推行,例如推行粵拼教學,教授非華裔學生的廣東­話讀音,並推出短片輔助學習廣­東話等。」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