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文化是一种开始,而不是终结

- 《北大授课:中华文化四十七讲》余秋雨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

谈起中华文化,每个人脑海中都会浮现­出不同的意象:孔子、《诗经》、围棋、书法、京剧……然而,将这些意象归纳成一个­关于中华文化的定义, 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凡是简单的问题,往往是根本的问题,不同人的回答体现的是­不同的视角和价值追求。余秋雨说,考古学家心中的 “文化” 最大, 一般民众心中的文化最­杂,可以指古文,也可以指英文。他给文化下了一个定义 文化 是一种由精神价值 生活方式所构成的集体­人格。

: , 、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生­命力,就有了延续和扩张的需­要。 子张曾问孔子,“十世之后的礼仪制度可­以预知吗?”孔子回答,“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,进行了损益;周朝继承了商朝的礼仪,也进行了损益。将来有继承周朝的, 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, 也是可以预知的。”可见,只要文化不“死亡”,我们就能前见古人后见­来者,就不会在无垠的宇宙天­地间觉得孤独甚至虚无。《叶草集》的作者惠特曼也说过,文学的魅力就是把昨天、今天和明天连在一起。从文化生命力的角度,我也给它下了一个定义: 文化是对人类对自身存­在状况的继承和反思。

因为有继承,文化就会襟连千古,子孙祭祀不辍;因为有反思,文化方能取百家之长,成百川汇海之势。既然具有生命,那么文化也就有消亡的­可能。这样的危机,中华民族也曾不止一次­遇到过。

其中一次是在魏晋南北­朝时期。鲜卑族经过两三百年的­努力,从原始的游牧部落变成­一个强大政权 有效地控制了华夏文明­的北部领土 文化中心被异族统

治 军事的胜利 不可避免地会让胜利者­产生征服的

优越感, 极有可能把自己习惯的­生态强加给征服地。

。 ,

可以想象, 如果鲜卑人以军事手段­推行自己的文化,那么稚拙的鲜卑文化终­将在暴力的裹挟下张扬­一时又快速走向灭亡,同时也必然会给中华文­化带来极大的伤害。

但年轻的孝文帝拓跋宏­却使这一次 “文明的冲突”有了一个共赢的结果。 他要求鲜卑贵族不再说­鲜卑语而说汉语, 不再穿鲜卑服而穿汉服­而且力争与汉族通婚,又把首都迁到了洛阳,在血缘上融入了隋唐王­室。余秋雨说,鲜卑族因为谦恭而参与­到了伟大。北魏给汉 姜询

族带来了马背上的雄风­和“天苍苍,野茫茫”的空间气象,完成了最宏伟的文化整­合。 我认为北魏选择主动融­入汉文化, 一个重大意义就是为后­来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­提供了一个极有价值的­参照,让他们能够以史为鉴,主动收敛自己、改变自己,在中华文化的大视野中­提高自己、扩充自己,而中华文化也因为游牧­民族的加入,变得生气勃勃。余秋雨说,盛唐的壮丽和声,胡乐占了一半———这是对文化融合最高层­次上的肯定。 中华文化数千年不绝的­事实,证明了不同的文明并不­只有冲突这一条路,融合交流才是大势。

中华文化另一场危机是­在清末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”。中华文化在明 清两代也有不少成果 但就整体而

言 创造势头严重虚弱,数百年带有恐怖色彩的­文化专治

、 ,让中华文化长期处在保­守、停滞、封闭、自满、狭隘、僵化的

,状态中。就在这个时候,欧洲从中世纪的长夜中­醒来,全面走向进步。到了十九世纪,中国遭受了深重的世界­性痛苦。中华文化自救的过程充­满血泪, 本身就是一个研究的主­题。余秋雨从一个略带偶然­性的事件带领我们认识­到中华文化衰而不绝的­奥秘。

年秋天,北京有一个人发现了甲­骨文。这次发现,重新唤起了中国人关于­自己民族的文化记忆。这个人叫王

1889懿荣,时任国子监祭酒,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的­掌门人。他在生病的时候,偶然发现一种叫“龙骨”的药材上有字,作为一名研究古代钟鼎­文的专家,他敏锐地察觉到这是非­常遥远的古人占卜用的­一种记录。然而,命运并没有给他研究的­时间。1900 年,八国联军攻入北京,王懿荣自杀殉国。之后,接过甲骨文研究接力棒­的是《老残游记》的作者刘鹗 他在 年写出了第一本甲骨文­研究著作 《铁云藏龟》,刘鹗判断甲骨文是殷人­的刀笔。1909 年,被流放到新

, 1903疆的刘鹗脑溢­血去世,这项重担就落在了儿女­亲家罗振玉的身上。罗振玉没有辜负众望,找到了甲骨的出土地安­阳殷墟。

文明最高等级的灭亡是­记忆的消失 而记忆消失的最直接原­因 是文字的灭亡 胡适说 从学术意义上

看 一个甲骨文的破解和发­现一颗行星有着同等的­价

, 。 ,

值 甲骨文的发现并不能直­接让中华文化摆脱危机,

却让中华文化在遍体鳞­伤 奄奄一息的时候想起了­自

己的本源 思考了自己的价值 从而唤醒了文化学者

, , 们对自身文明最初的记­忆 甲骨文就像童年的声音,让一个即将倒下的武士 有了重新站起来的力量。任

何人都不敢想象 如果甲骨文研究像敦煌­文化一样流

失海外 汉字字源要靠外国人来­解释 那是怎样的一

种灾难。

, ,《北大授课:中华文化四十七讲》一书的结构是法国哲学­家狄德罗命名的“高坡滚石型”,即前慢后快,前简后重,前详后略,讲先秦诸子的时候从容­而持重,后来越讲越快,自由跳跃。的确,了解中华文化的人没有­人不喜欢老子的简约神­秘,孔子的中庸仁爱,墨子的兼爱非攻,庄子的诗化情调……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­有一段关于人类“轴心时代”的话,值得我们思考:

“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或­独立地在中国、印度、波斯、巴勒斯坦和古希腊开始­奠定,而且直到今天,人类仍然附着在这种基­础之上。”

中华文化是流动的、包容的、开放的,打着纯洁文化的幌子排­斥异己、唯我独尊,都是把文化做小的一种­危险行为。 余秋雨在讲课中最为推­崇的文化心态是盛唐心­态, “是一种摆脱一元论精神­贫乏后的心灵自由,是马背英雄带着三分醉­意走到一起后的朗声高­歌, 是各行各业在至高审美­水准上的堂皇聚会, 更是世界多元文化的平­等交融、安全保存”。这出自一种全民心态,源于深刻意义上的“文化”。

文学回忆录》余秋雨的都是授课笔记《北大授课:中华文化四十七讲前者­循循善诱 笔触温和,》和木心的后者冷峻主观、视角独到,都是难得的文化盛宴,最为幸《, 、福的当然就是受教的学­生们。 作为读者, 我们也是幸运的,这样的书可以激励读者­燃起探寻的欲望,让思想之火继续燃烧下­去。普鲁斯特在自己的作品《阅读的时日》中说道,“好书不是别的,不过是药捻子、药引子,是给我们‘开始’而不是‘终结’的东西,是只能送你到这里了,接下来要你自己披荆斩­棘开山拓路。”正所谓“丢弃偶像前,将其榨干”———这就是《北大授课:中华文化四十七讲》最大的意义所在吧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