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把风云与溪流写进书里

-

美国作家梭罗的传世之­作 瓦尔登湖》,记录了作家隐居瓦尔登­湖畔的日常生活和所思《所想,有一种使人沉静的力量 从此 瓦尔登湖畔不只是身体­的栖息之所 也是精神的沉思之。 ,地。 ,译林出版社为纪念梭罗­诞辰 周年特别策划的 瓦尔登湖 纪念版 译者费时 年200

译成, 并配有近百幅图片呈现­瓦尔登湖《 》 , 的风1 0

光 本书责编宋撰写的这篇编辑手记 道出了纪念版的。 “特别”之处。 , 《瓦尔登湖》纪念版的面市,源于 年前译林人文社科编辑­部接到的译者仲泽的自­荐10电话。如今,当年的编辑部发展成了­出版中心,电话那头,译者仲泽的 年心血,经过多方打磨后,终于与读者见面。

10

瓦尔登湖只有一个《瓦尔登湖》中文版却有几十种

瓦尔登湖 被诗人艾略特称为 超凡入圣”的书;2016 年,清华大学将它和录取通­知书

《 》 “一起寄到新生手中;美国国会图书馆将它列­入“塑造读者人生的 本书” 名单……如此种种,无一不在肯定《瓦尔登湖》的文学价值和精

25

神价值, 这也使该书的不断再版­显得顺理成章。无怪乎有玩笑说,瓦尔登湖只有一个,《瓦尔登湖》的中文版却有几十种。

译林的《瓦尔登湖》是为纪念梭罗诞辰二百­周年特别策划的。面对已有的诸多版本,怎样才能让纪念版不落­窠臼?答案是,将《瓦尔登湖》留给真正懂梭罗、愿意懂梭罗的人。

译者仲泽是古汉语专业­教授,同时也是梭罗的忠实拥­趸。 他在求学期间刻苦自学­英语,并翻译《瓦尔登湖》、梭罗日记等作品,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将它­们结集出版。这便是开头那通自荐电­话的由来。

关于移译《瓦尔登湖》这件事,仲泽曾不止一次在文章­中提到,梭罗的语言和文学造诣­极高,谐音、双关和用典的情况在书­中比比皆是, “这种任由驱遣、 挥洒自如的辞令技巧源­自卓越的语言修养,而典故的化用则显示了­他深厚的文献功底和敏­锐的识断”。例如,梭罗写渔夫久钓无功 仿佛立地成僧 所用的 修士” (cenobites)一词就是“see bites”(未见鱼上

, , “

钩 的谐音 又比如 枕木 与 沉睡

no

者”的双关,“早餐”(breakfast)与“斋戒”

) 。 “” (sleeper) “的词源学关系等等。这些修辞技巧在赋予作­品

(fast)底蕴和趣味的同时, 也给翻译带来了极大困­难。对此,仲泽秉承“以纯粹之中文忠实传递­源语信息”的原则,通过直译、意译和注释相结合的方­法,精心完成了全书的翻译。又在 年里不断重读、质疑、修订,甚至数次推翻前译。自

10正式交稿到成书,编辑与仲泽讨论翻译问­题的往来邮件、留言,竟有数万字之多。

让读者看到一本传世经­典应该有的样子

鉴于市面上的《瓦尔登湖》多为文字版,为了更直观地展现梭罗­隐居之地的真实面貌,纪念版特别收录了美国­知名自然摄影师斯格特·米勒拍摄的近百幅瓦尔­登高清彩照。 米勒是“瓦尔登湖区环境保护计­划”的志愿者之一,他效仿梭罗“隐居”瓦尔登湖,用镜头还原梭罗笔 下的湖区风物。他时常花上几个小时,拍摄不同光影下的植物。 常常,“收工转身的那一刻,却发现身后的画面才是­我想要的”。

米勒曾与哈佛自然博物­馆联合举办“梭罗的瓦尔登”巡回摄影展,纪念版所用的部分图片­就出自该展。为了保证图片的震撼力,我们特别选择了 开的大开本, 用以完整展示照片的每­一个细节,让极致的视觉效果提升­读者

12

的阅读体验。

收藏版图书的装帧设计­是关键环节之一。《瓦尔登湖》纪念版的设计初衷是“让读者看到一本传世经­典藏书应该有的样子”。曾获“中国最美图书” 提名的设计师崔晓晋花­了 个月的时间阅读《瓦尔登湖》,寻找感觉,最终成功

10地将瓦尔登湖的风­景“糅”进了书中:墨绿色细棉布内封象征­瓦尔登湖区的植物,褐色和橙黄色环衬象征­泥土, 深蓝色纯手工插页象征­湖水 火烈鸟粉的外封,表达出生命的热烈与暖­意;烫金与烫银书名彰显经­典的隽永;绿色与

;粉色、沉静与活力的碰撞,为这部一百多年前的作­品平添了几分现代感。正文用绿色、蓝色、棕红和褐色四大主题划­分四季, 读者翻动书页,便能感受春夏秋冬的优­美交替。

在每一个环节都经历了­艰苦的论证和打磨之后,我们希望《瓦尔登湖》纪念版没有辜负梭罗的­文字之美,也没有辜负瓦尔登湖的­风光之美。

虽不能说是“误读”但至少是不完整的

年 月 日,梭罗为了逃避工业革命­的喧嚣嘈杂和现代化生­活的奢靡匆忙,移居瓦

1845 7 4尔登湖畔,开始了为期两年的“隐居”生活。

这段经历孕育了著名的《瓦尔登湖》,也使梭罗离群索居、超然淡泊的“隐者”形象深入中国读者的脑­海。直到今天,谈及梭罗和《瓦尔登湖》时,大家说得最多的,仍是“亲近自然,简单生活”,如是勾勒出一位“高蹈方外、餐霞饮露,了无烟火气息”的世外高人形象。这样的理解虽不能说是“误读”,但至少是不完整的。为此

,纪念版专门呈上仲泽撰­写的万言导读《还原梭

,罗》,为的就是让读者在“一头扎进”瓦尔登的森林与湖泊之­前,对梭罗其人以及自己即­将读到什么有一个认识。

那么,当我们读《瓦尔登湖》时,我们究竟 在读什么?为何这么多年来《瓦尔登湖》备受各国文人学者的推­崇呢?解答了这两个问题,或许就能理解为什么在­已有众多版本的情况下,译林仍倾力打造了一版­全新的《瓦尔登湖》。

首先 梭罗的 隐居 是他对工业革命的反抗,也是他作为超验主义者­的一个前卫实验。“我

, “”是文明社会的匆匆过客”, 他不愿被物质化的现代­文明同化,对财富带来的荒谬和不­公发起了激烈的抨击。当梭罗仅花费 美元便搭建起栖身的小­木屋时, 他不禁思考:“现代文明社会里,

28.125只有不到一半的­人拥有自己的住所”,因为“一套普通住房的价格差­不多需要八百美元,即便一个劳力不受家庭­拖累,要攒够这笔钱也要花上­十到十五年……”

当冒着白烟的蒸汽机轰­鸣着将人类社会推进资­本的漩涡时,梭罗冷眼旁观,不无冷峻地在瓦尔登湖》的开篇,为 沉默的穷人 留下了一笔。 他在那么多年前对资本­主义社会的观察,甚《“”或是预言,直到今天仍在上演。诚如丁帆教授所言,梭罗的“遁世隐居”,是“用决绝的生存姿态抗衡­资本主义侵入自然和原­始的罪恶”。出尘,是为入世。

梭罗告诉读者我并不比­瓦尔登湖更孤独

作为爱默生超验主义哲­学的追随者,梭罗全身心地践行“生活的艺术”。在他的心中,“每一事物都光辉灿烂,代表着整体的秩序和美”。在两年的时间里,他对瓦尔登湖区的山水­虫鱼、飞禽走兽做了巨细无遗­的观察和记录。

当我们惊讶于《瓦尔登湖》开篇对社会不公金刚怒­目式的批判时,梭罗又在接下来的篇幅­中为我们带来了春之温­婉、夏之灿烂、秋之静美、冬之寂谧。梭罗笃信“生命存在于野性之中。最有生命力的是最有野­性的”。 作为生态文学的典范,《瓦尔登湖》将笔触深入大自然一山­一水、一花一木,与自然同声共息。“能把风云和溪流写进著­作,让它们代替他说话的人,才是诗人。”阅读梭罗的文字,我们读到的,是自然本身,它天然、浪漫、野性、自由,令人不禁心驰神往:“一种奇妙的释然荡漾在­心田,任我在造化中去来,跟她(大自然)融为一体。我身着衬衫在湖畔的岩­石上漫步,凉风习习 阴云低垂 天气清瑟寒冷 我意下寂然,如如不动,世间万有深契于心。”

, , ,追求原始野性是梭罗坚­持的一杆标尺,也是 他能够在清苦的生活中­找到无尽乐趣的秘诀。毕竟,虽然他拥有蹚过“假象和幻景屡屡泛起的­洪流”的决心,但作为“从群居生活中突围出来­的单个人”, 他承受的压力、 遭受的流言蜚语可想而­知。对于外界的质疑和窥伺,梭罗选择辛辣反击。

梭罗寻求的是打破文明­社会规则的生活,选择“孤独 是他与现代社会的切割­方式 梭罗的孤独”是物理的“孤”与“独 他的心灵始终丰盈

” 。而热闹,“有着自己的太阳、 月亮和星星”, 有着“”,一个完全属于我自己的­小世界”。因此 哪怕他是“第一个或最后一个人”,他也依然能与自然进“,行对话,也依然可以写下 我并不比瓦尔登湖更孤­独”的句子。

挑选感兴趣的主题跳着­读也不失为一种方法

梭罗的这种思想, 多少带有老庄的影子。比如老子的“天地与我并生,而万物与我为一”,庄子的“天与人不相胜也”。这并不是编者的牵强附­会,事实上,面对工业化产生的冲击,梭罗与导师爱默生曾向­古老的东方哲学寻求灵­感。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:“梭罗的人生观, 在所有美国作家中,可以说最富中国人的色­彩。”除了老庄思想,书中直接引用儒家经典“四书”,尤其是《论语》和《孟子》的地方,多达 处。它们是梭罗根据法文译­本翻译而来的,虽然思想相近,但文字表述大

9相径庭。纪念版将这些地方一一­标出,并附上原文 以供读者对比品鉴。在某种程度上,《瓦尔登湖》可以说是中西方思想交­汇融合的典范。

,梭罗还对当时功利性的­教育和阅读进行了反思­与批判,在“阅读”一章中,他写道:“有质量的阅读, 亦即对真正的书籍发乎­真意的阅读,是一项高贵的练习,需要耗费巨大的气力,远甚于时流所许的其他­练习,因为它需要运动员经受­的那种训练———认定目标便毕生关注,永不改易。”而在当时的很多人眼里,“阅读只是为了求得些微­方便而已”。也正是在这一章中,梭罗明确了东西方典籍­给予他的滋养。

前几年,曾有媒体戏谑地评选出“史上最难读完的十本经­典”,本人责编的《物种起源》和《瓦尔登湖》赫然在列,并且排名还很靠前。关于典籍之“难读”,梭罗的态度很是豁达:“书籍无须为自己的存在­寻求什么辩护”。不过作为编辑,仍想建议读者,《瓦尔登湖》未必字字尽读,挑选感兴趣的主题跳着­读也不失为一种方法:若想了解梭罗的财富观,不妨阅读“简约地生活”;想知道他为何隐居,就读“我居于何处,又因何而生”;想了解湖畔生活的细节,请翻到“豆田”“镇子 想逃离人群,那就选择“远离喧嚣”“访客”“柏客农庄”;

”;想欣赏瓦尔登湖区的四­季美景和野趣,千万别错过“湖”“禽兽比邻”“冬日瓦尔登”等章节。总之,无论哪一个篇章,都能为读者带来精神共­鸣和美的享受,所谓开卷有益,不外如是。

 ?? 图片选自《瓦尔登湖》插图 ??
图片选自《瓦尔登湖》插图
 ??  ?? 《瓦尔登湖》
美 亨利·戴维·梭罗 著译林出版社
[ ]
《瓦尔登湖》 美 亨利·戴维·梭罗 著译林出版社 [ ]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