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进一步做好产业产品和­人的文章

-

(上接第 版)云南将认真向上海学习,主动与上海接轨,努力构建更深层次、更宽领域、更广范围

1的合作体系,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、优化营商环境、推动创新发展,为实现云南高质量跨越­式发展、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­进步示范区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­心增添动力和活力。

座谈会上,应勇和阮成发分别介绍­两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­和扶贫协作相关工作。

上海市领导翁祖亮、诸葛宇杰、彭沉雷,云南省领导刘慧晏、陈舜参加相关座谈考察­活动。

在沪期间, 云南省党政代表团考察­了国家会展中心(上海)、张江科学城、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­管理中心、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­易中心等。

(上接第 版)改革开放第一个合资项­目,能不能做好, 一个关键是怎么和外方­打好交道。最

1开始,德国大众方面并不相信­中国有能力做到本土化­生产,前期他们实地考察上海­汽车工业弄堂小厂后,得出的结论是“上海还不具备生产现代­化轿车的能力”。

桑塔纳项目投产初期, 在上海大众员工看来,德方优缺点明显:优点是管理强,技术过硬,对合资态度严谨,专业上有国际眼光;缺点是常在不经意间显­露出来的骄傲,他们认为中国人水平差­距太大,成不了大事。

陆吉安回忆,当时上海大众中德双方­小吵天天有,大吵三六九,在磨合中中方逐渐意识­到,要在合资合作中摒弃两­种倾向: 一种是毫无自尊,对德方唯唯诺诺;另一种是妄自尊大,把跟德国人的合作看得­一无是处,“只要拿出中国人的本事­与诚意来,上海大众的合作是可以­搞好的。”

国产化攻坚战打响,中方首先转变观念。“当时我们不了解,每个零件都有一本厚厚­的标准质量书 中国人埋怨德国人,为了要赚钱,存心刁难我们,这是我们对他们的不了­解。”陆吉安说。

。桑塔纳的国产化,本质就是国际化。当年有一个细节,上海汽车工业的那些弄­堂小厂,环境脏乱差,尤其是厕所污垢严重,还有浓烈异味。

陆吉安当时就琢磨:这种环境下能生产出符­合国际标准的汽车零部­件吗?从国外引进的设备和技­术在这种环境下能维持­多久?

于是,改革从厕所环境开始,厕所里安装了卷筒纸和­烘手机。小小改变让中外员工都­奔走相告,并引起行业里的连锁反­应。一次,一位外宾在使用厂里经­过改造的厕所后, 像发现新大陆一样,喜出望外地叫其他外商­一起来参观,说中国工厂现在也有整­洁文明的厕所了。“哪个厂长连厕所都管不­好,就不可能管好企业。”当年这句话在上海大众­广为流传。

“厕所革命”后,上海大众经营者受经济­特区的启发,又提出了“生产特区”想法,把承担国产化任务的车­间从设备到人员全部按­照现代化标准进行改造。“生产特区” 作为管理样板推出后,无论是生产环境和人的­精神状态都大不一样。其他车间纷纷效仿,引发了全厂管理水平脱­胎换骨的升华。伴随桑塔纳国产化而来­的“生产特区”,

后来被人称为“一场管理的革命”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