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企业群众办事基本实现“一网通办”

本市政务服务总门户实­现审批事项100%接入,半年来已累计办件 万件819

-

■本报记者 吴頔“流程精简后,我们企业再也不用花费­很多时间成本纠结于审­批了。” 通过上海市建设工程联­审共享平台, 只需网上上传资料,不跑一个部门,香港恒基兆业地产股份­有限公司就在 天里拿到了工程建设申­请施工许可证。副工程经理曾祥建回忆:“原先

41

办证需要跑 多个部门, 经过 多天层层审核。”

10 200通过推进制度改­革和流程再造,上海工程建设项目全流­程审批时间从平均 个工作日压缩至 个工作日以内。这项一度

267在世界银行《营商环境报告》中排名靠后的

100指标,在最新一期报告中实现­了大幅提升。

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背­后, 一个高效、便捷的 城市大脑 功不可没 去年 月以来,上海加快推进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,建

“” 。 3设智慧政府,基本实现了“进一网、能通办”,企业和群众“办事像‘网购’一样便捷”的愿景,正一天天成为现实。

审批事项 100%接入

不久前,遍布全市街镇的 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­心和 个分中心实现了

220项个人事项一窗­受理、一窗反馈、全市通办, 67 169成为市民家门口­的“政务便利店”。“网上申请花了 分钟,第二天街道社区事务受­理中心就来电话,通知可以快递或10个­人领取。”在黄浦区豫园街道,王阿姨就近在家门口领­取了婚姻档案证明 避免了因“人户分离” 要去户籍地街道办证奔­波的烦,

恼。

“放管服”改革正向纵深推进,要提升群众和企业的满­意度和获得感,需要政府部门不断自我­加压,简政放权、优化服务。

去年 月,市委、市政府印发《全面推进“一网通办” 加快建设智慧政府工作­方案》,

3推进线上线下业务流­程的革命性再造,让上海的政务服务有了­一把可量化 可检验的“标尺”。

去年 月 日,“一网通办”总门户上线

7 1 试运行,移动端入口“市民云”APP 也于 月日上线, 实现了统一身份认证、 统一总客9服、 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和统­一物流快递,推1动群众和企业办事­线上“一个总门户、一次登录、全网通办”,线下“只进一扇门、最多跑一次通过打破政­府部门间的信息壁垒,建立”。信息互认共享制度,“一网通办”统一受理平台已实现审­批事项 100%接入, 累计办件总量 万件,日均办理量达 万件。目前,“一网通办”总门户已有个人实名8­19 7.2

用户超 万,法人用户达 万,移动端用户超 万,市民可以通过市民云、支付753 189

宝 微信、“法人一证通 等方式登录。1000

总客服统一受理 一网通办 的咨、 ”

询、投诉近 万件;统一公共支付平台累计“12345” “”完成缴费 万笔,金额 亿元;统一物1.4

流平台累计寄送 万余件。同时,本市还建105 1.11设了市民和企业的­专属主页,并实现 项21个人事项主题式­服务。“经过半年多建设, 130 ‘一网通办’的整体框架已经形成,办理效能 明显提升。”市政府办公厅相关负责­人表示。

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

环节多、手续繁、耗时长、标准不一、标准重复……长期以来,这些痛点、难点或多或少影响着企­业 群众的办事体验 要实现 减时间、减环节、减证明、减跑动次数”的目标,关键

、 。 “正是业务流程的革命性­再造。

为此,本市选取了一批高频、跨部门事项切实推进流­程再造,实现部门协同管理,整合涉及多部门事项的­共性材料,“该取消的坚决取消、 该归并的坚决归并、 该整合的坚决整合”,让“串联”变为“并联”。

让不少企业受益的工程­联审共享平台便是如此。在设计方案审核阶段,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同步­征询的审批部门由 家减少为 家,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­阶段,平台则实现了多

7 3部门数字化的“多图联审”,将全流程环节由个减少­为 个,时间自然也大大缩短。

23要让群众在前台办­事“少跑腿”,离不开后

8

台数据“多跑路”。下转荩5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