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处女作成功,而白人剧作却失败商业­成功是糖霜,重要的是蛋糕”

华裔戏剧大师称百老汇­七八成戏亏损,剧作家要拥抱失败———

-

■本报首席记者 徐瑞哲

美国戏剧协会主席、托尼奖奥斯卡奖艾美奖­评委、哥伦比亚大学编剧学专­业主任黄哲伦又成为上­海戏剧学院名

誉教授 日前 他应上戏编剧 “学研究中心之邀,。 , 到上戏冬季学院开讲座。黄哲伦没有多谈自己《蝴蝶君》《黄面孔》等代表作的成功, 而是坦陈一次次失败。“事实上,百老汇 75%到 80%的制作都是亏的,我自己的

个项目也只有 个赚钱。”他告诉文艺同行,在8百老汇失败具有怎­样的重要性。2

黄哲伦的父亲是上海人,母亲出生在音乐之岛鼓­浪屿。父母留学美国加州,黄哲伦便在洛杉矶长大。10 岁时, 小黄哲伦回老家为外婆­口述录音,形成了长达 页的记录。这些家史被写入他的代­表剧作之一《金童》。

90最近,黄哲伦整理家庭信件时,发现了一封大学老师回­信, 那是老师读了他戏剧习­作后给出的批评意见。 黄哲伦毫不掩饰地向上­戏编剧学师生读了这封­信:“如果你真的想写剧本,那你一定得认认真真。看演出、看剧本,像专业 人士那样看几千个剧本,而且真的要‘读’出来。你的剧本概念太大了,先学着从小故事切入。”

当时,黄哲伦已经开始写下一­个剧本《新移民》。 这部剧作终于登上了纽­约百老汇之外的公共剧­院。他坦言,原因可能并不是剧本有­多好,而是那个剧院的创始人­正陷入华裔演员的抗议­中, 因为剧院像许多美国同­行一样,用白人演员扮演亚裔角­色。 为了平息种族矛盾,剧院给了黄哲伦亚裔题­材剧本呈现的机会。然而,当他尝试第一个白人题­材剧本时,却迎来了失败。“这次失败是给我的礼物,因为它让我知道自己其­实很想成功,并确定可以永远干编剧­这一行。”黄哲伦笑着说。

不预测成败,患得患失只会分心

黄哲伦创作 蝴蝶君的灵感来自年《纽约时报》报道的新闻事件:一名前法国外《》, 1986交官在接受审­讯时才发现爱情背后的­一个秘 密, 这也是一个错误的性别­认同故事———他与一个中国京剧演员­坠入爱河, 而跨国恋情持续20年­来,他始终相信这位京剧旦­角是一个女人。

然而,黄哲伦在授课时基本跳­过了这段自己戏剧人生­中的“华彩剧情”,强调的是《蝴蝶君》差点失败。因为最初在华盛顿试演­时,舆论评价比较差劲。该剧两个制作人中有钱­的那个说:“我们不该去百老汇演”, 没什么钱的那个制作人­则冒险拿自己房子作抵­押来贷款,执意将《蝴蝶君》搬上舞台。

“无人知晓你的戏到底能­不能在百老汇成功。”黄哲伦没有制作人的那­种“赌徒心态”,他告诉中国戏剧人的肺­腑之言是:“商业成功只是蛋糕表面­的那一层糖霜,最重要的是蛋糕本身,为此我从不在创作时预­测成败, 患得患失只会使人分心,我只想写出自己最好的­剧本。”

在《蝴蝶君》首演 年后的 年,这部名作经过改写, 又在百老汇重演了两三­个月。

30 2017

他在剧中为“女主角”加入京剧《梁祝》元素。他表示,自己在失败中保持着实­验的状态,不停地在学习新知,今年将在纽约上演的新­作《软实力》就是他首次作词 并对 话剧开头 音乐剧收尾”的模式进行实验。

, “,

与上戏合作,培养更多优秀编剧

屡败屡战的黄哲伦不惧­怕失败,相反拥抱失败。他说,百老汇本身也经历过上­世纪 年代门可罗雀的失败, 失败到那时的戏剧大奖­托尼奖连

70提名奖都凑不够数。而如电影般的音乐剧《猫》改变了整个局势,把百老汇“保留节目”的寿命延长到十几年、几十年,有的大制作可以在“外百老汇像开连锁店一­样全球演,累计赚到数十亿美元。

”黄哲伦所在的哥伦比亚­大学戏剧系与上戏编剧­学研究中心联合培养艺­术硕士项目已步入第 年,在上戏编剧学研究中心­主任陆军教授指导与组­织下,哥大研究生的 部剧作都被搬上上

4

戏舞台, 上戏研究生剧作也在美­国外百老汇上

9演。获悉,根据上戏与黄哲伦此次­达成的深度合作意向,黄哲伦将为国内观众创­作一部富有上海元素的­新剧,并在沪出版个人剧作选,中美两校硕士生互换交­流也拓展至青年教师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