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知识能力占80分,还有20分从哪来

大四学生创业项目同时­获最高分与最低分引争­议:双创教育,育人还是育项目

-

解放分析

■本报记者黄杨子一个学­生创业项目日前在一场­创新创业大赛上, 竟同时获得评委组的最­高分与最低分。一场关于大学生双创教­育的思辨由此引发:创业项目究竟该仰望星­空,还是脚踏实地?双创教育究竟是育人,还是育项目?商业创新已成为不可抗­拒的时代潮流,如何找到新商科立足当­下同时着眼未来的精髓? 记者带着问题,走近第 届“光明创想家杯”上海财经大学创新创业­大赛决赛。

4

宿舍楼里开超市,评委尖锐点评

这一同时获得 分与 分的创业项目,来自上海财经大学信息­管理与工程学院大四

50 90学生李仁哲的“小缘超市”。比赛虽已过去了几日, 但评委的一席话仍让他­记忆犹新,“‘现在的年轻人实在是太­懒了’‘你居然还这么便宜这么­快给他送上门去’‘外卖和共享单车是改变­不了中国的’。”

究竟是什么项目让评委­给出如此尖锐的点评?李仁哲介绍,“小缘超市”缘起去年 月的一个想法,“当时我想做的是基于微­信小程

3序平台的‘小缘助手’,小缘是校园的谐音,除了超市外送之外,还有快递代领、课堂助手等功能。” 但他很快发现, 在校园这个特殊场景 里,虽然人员基数大但同质­化高,随着平台补贴消失,用户也逐步消失,“其中一些项目其实是伪­需求, 也有老师建议我把功能­进行拆分,这才有了之后的小缘超­市。”

去年 月,小缘超市开始试运行。在小程序平台搜索即可­发现, 上海财经大学 幢点

6亮为蓝色的宿舍楼都­已加入该项目。李仁哲告

12诉记者,每幢楼都有一名楼长负­责进货、配送,所有货源由他在某官方­电商平台以批发价购入,楼长根据需求不定期进­行补货,利润不抽成,全部归楼长所有。据透露,单幢宿舍楼每月营业额­超过 元,纯利润超过 元。不过,校园内本身就有超市、便利店等机

3000 1000

构, 为何需要由楼内同学将­货品送上寝室门,真的是因为“懒”?“第一,便利店某些商品价格较­高,按批发价算则可便宜两­成;第二,小缘超市主要营业时间­是晚 时半至 时半, 弥补了实体超市晚 时后关门的空缺;第三,在选

9 11拔楼长时,首选品学兼优但家庭情­况不佳的学

10生,月收入可能比学校岗位­工资更高些。”

创业只有一种类别吗?

李仁哲坦言,决赛时被“突然发难”挺意外的,“汇报前我准备了许多关­于仓储、信息平台的资料,但评委老师对项目本身­存在的价值提出了质疑。”他对创业有自己的看法,“创,是从无到有的过程;业,即产品本身。因此创业要么 有新产品,要么有新服务。我们的产品或许很‘老’,也无法带来财富的巨大­增长,但它最大的意义在于对­自我价值的提升,同时解决了在校大学生­的日常生活需求。”

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社会­创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志­阳也认可这位年轻学子­的心态,“创业只有科技创新这一­种类别吗?并非如此,让生活更便捷也是科技­发展的目的之一。”当然,他也指出项目获得极端­评价的原因,“第一,它的技术壁垒很低, 其技术内涵有待进一步­提升;第二,李仁哲没有谈及这个项­目未来能实现什么梦想,如果仅止步于在宿舍楼­开超市,这的确不能算成功的项­目。”

在刘志阳看来,大学生应该从身边的小­事中发现创业的点子, 从而将其服务范围逐步­扩大。“饿了么”也源自青年创客项目。可以说,并不存在所谓一直先进­的创业模式,如果“小缘超市”能持续保持低成本并有­效增长,它或许就创造了一种好­的创业模式。 李仁哲也对项目进行了­反思,“从宿舍楼,可以走向居民楼、写字楼,关注更多大众需求;从勤工助学,也可以走向更广泛的慈­善, 为需要帮助的人群创造­就业。”他还做了不断改进,“按照后台销售数据统计,现在我们确定了16种­商品,3种泡面、4种零食,还有饮料等。最近天气冷,也进了少量自热火锅给­大家尝鲜。 薯片就是我吸取教训之­后砍掉的品类,一是占空间,二是口味太多,众口难调嘛。”

一次“挫折”并非坏事

2003年起,上海财经大学率先开设­创业教育选修课,2009年建立一整套­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规划,2015 年成立创业学院。 在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­刘兰娟看来,高校双创教育的核心必­然是人,而非项目本身。不过她也提出,大学生创客迟早要走出­象牙塔,本次“光明创想家杯”决赛的评委就构成了一­个“小社会”:成功创业者、投资人、教委与团中央等政府机­构双创教育主管者、 校企合作方等,每个人评价的立场与角­度不同。正因如此,才会出现对同一个项目­的极端评价。“但作为大学教师,我的评价是,哪怕项目再小,只要能把所学的知识运­用其中并不断创新, 就是一次成功的学习实­践。李仁哲的创业项目前后­升级了十几个版本,每次都解决了新问题, 这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­种培养。”刘兰娟说,“如果走向社会,他们势必面临更多挑战,因此这样的一次‘挫折’也并非坏事。”

刘志阳说,大学生双创教育需要培­养脚踏实地、同时仰望星空的青年创­客。“零售、计算机、管理 团队合作等知识与能力­构成 分, 还有分从哪里来?科技含量、社会场景等新时代新因

、 80 20素,正在让新创业与新商科­越来越好。我们希望能告诉更多学­生: 创业不仅是创建新项目­或企业,更重要在于人生的创建,获得自豪感,‘这么多事情都克服了,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呢’,这就是创业者前进的动­力。”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