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拥抱世界 融入世界 共建世界

-

■本报记者 王珍 夏斌“在我学汉学的时候,当时研究的人屈指可数。现在,全世界都在学‘中国话’。这不仅对中国好,对世界也好。”在昨天开幕的第八届世­界中国学论坛上,中国学贡献奖获得者、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施­舟人的一番话,引发了现场数百名与会­者的共鸣。今年是新中国成立 周年。 在论坛开幕式及全体大­会上,几乎每一位发言者都对­中国70年来取得的历­史性成就予以关注与肯­定。同时,70年来中国与世界相­互交织、 彼此促进的70

关系,也成为交流的聚焦点。

历史给解决当前问题提­供启示

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在开­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,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的过­程,也是中国拥抱世界、融入世界、共建世界的过程。他指出,70年来,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真­诚相处、守望相助、命运相依,在办好自己事情的同时,积极为世界作贡献。

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。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,历史往往已经提供了启­示。本届中国学论坛上共有 位学者获颁中国学贡献­奖,他们既是中国与世界 年互动历程的参与者, 也是

4见证者。美国亚洲协会名誉会长­卜励德在获奖

70

感言中回顾了 年他随尼克松总统首次­访问中国的情景。他坚信,中美关系依然可以经

1972受住压力。日本东洋文库研究部长­滨下武志强调,我们需要创建遍及全世­界,打通自然科学、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­知识网络。

年弹指一挥间,70 年沧桑巨变。在上海社科院院长张道­根看来,中国之所以能够获得

70历史性成就,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,我们走出了符合时代特­征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­义现代化发展道路。 中国是世界和平发展的­受益者,也是维护者和贡献者。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,不是外交辞令,不是一时之举,是始终坚持的历史方向­和战略取向。

世界有更多机会分享“中国红利”

美国连锁超市“开市客”为何受到中国消费者追­捧?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优­势在哪里?中国经济发展依然是学­者热议的热门话题。

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­究所所长郝福满认为,在“一代人的时间内”从贫穷走向富裕,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、 市场容量不断扩大的底­气所在。 随着中国深入推进中非­合作、“一带一路 等 世界各国将有更多机会­分享“中国红利”。

” ,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樊­纲强调,对中国来说,最重要的已经不是比较­优势,而是后发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增­长, 尤其是后年,应该说越来越多的是依­靠这个后发优势。。20下一步, 如何进一步挖掘中国市­场的潜力?与会者提出,一要看改革能不能深入,能不能提高体制的效率;二要看能不能在自主创­新上实现真正的突破。国际经验表明,科技创新不是政府“补贴”能够孵化出来的,也不是政府“决定”就能发展出来的,而是通过完善以知识产­权为核心的投资机制、激励机制,使得创新不断地在市场­中生长。

文明文化的生命力在于­多样性

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是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­人文基础。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­书记、第一副院长潘岳认为,当今世界,西方现代文明不再一家­独大,拥有数百年乃至数千年­历史的中华文明、希腊罗马文明、俄罗斯文明、印度文明、波斯文明、奥斯曼文明等古老文明,正在重焕生机。古老文明并不都是完美­的,但因其内生的开放包容­传统,有益于形成各文明间平­等对话的共同体。

中国学贡献奖获得者、 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­杜维明指出, 在自然环境被不可逆地­破坏 世界秩序动荡与变化 种族主义复辟、人际关系被钱权宰制的­大背景下, 人类应通

、 、过对自身的反思 重构精神世界 追求意义,学习做好各种角色的自­己,建立 如何做人”

, ,

的自觉。

“在施舟人看来,世界文化不能只有一种­形态,其生命力恰恰在于多样­性。如果只有西方的文化,没有中国的文化,这种世界文化就不会存­在。他举例说,中国的“道法自然”,实际上早在 世纪就已经影响到欧洲。中华文化在其生生不息­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复兴,这不仅

17、18是中国文化的未来,也是全世界文明的信心­和希望的源泉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