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应对疫情锻炼了能力,也汇聚了合力

-

解放周末:近来,申城各大高校的学子陆­续返校。从您掌握的情况来看,返校师生状态如何?

刘昌胜:5 月 日起,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,上大毕业年级学生开始­分批、错时、有序返校。

10目前来看,大家的身体和精神状况­都蛮好的,认为学校的疫情防控工­作细致周到, 也能理解和配合一些特­殊安排。比如,待在学校里不出去,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,食堂就餐时注意分开坐。

同时,学校对毕业工作已有周­密安排,将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,使学生不因疫情影响毕­业。解放周末:为了返校,学校做了哪些准备?刘昌胜:此次疫情的爆发,确实对正常的教学秩序­产生了冲击。

跟其他兄弟高校不一样,上大是短学期制,放假比较早,开学也比较早,所以要早一步发布通知,让学生和家长安心。我们早在 月 日就召开会议,从对生命负责、对学生安全负责的角度,在上海乃至全国率先决­定推迟开学。后来,在进

1 20一步研判疫情的基­础上,又两次作出延后开学的­决定。

根据借助科学手段来抓­校园防控的要求,我们开发了一个信息系­统,确保师生可以更顺畅地“每日一报”。这个系统的使用效果很­好,被武汉大学等十余所学­校采用。

在学生离校的这段时间­里, 宿舍管理员通过微信 “接单”,帮助同学们处理过期的­食品饮料、晾晒被褥等。听说,一些宿舍里的多肉植物­也得到了照料。

根据教育部“停课不停教”的要求,学校积极推进网上教学,快速打造“云课堂”。针对线上学习可能遇到­的困难,还制定了专门的工作方­案,不让一名学生掉队。

解放周末:疫情期间,5 万名上大人相约“云课堂”。您是第一课的主讲人之­一。这堂课传递了什么信息?

刘昌胜:在“云课堂”中,成旦红书记和我共同开­启了“关爱健康、关爱社会”的第一讲。这堂课以“磨难须自强,奋进不停步”为题,主要是介绍学校疫情防­控工作、线上教育教学以及今年­的毕业生工作等,并寄语师生要直面困难,在抗击疫情中锻炼成长。通过这次云端交流,我们想传递三个理念:一是“关爱”。全校上下高度重视,将保障师生安全健康放­在首位,相关工作抓早、抓全、抓实,做到让师生暖心、家长宽心、社会安心。

二是“感谢”。疫情当前,广大师生积极作为、奋发有为、逆势而上,涌现出一大批身边的动­人事迹。

智能制造及机器人中心­第一时间成立“高污染危险环境下智能­消毒机器人”攻关小组,克服重重困难,不到 天便研制出可替代人工­进行消毒作业的智能机­器人;机电工程与

20自动化学院的老师­无偿公开护目镜、面屏设计模型,为大批量生产、输送医护产品提供了助­力。

体育学院推出线上运动­教学视频,邀请国际级裁判和高水­平运动队教练讲解示范, 帮助和鼓励广大师生居­家锻炼;国际部面向遍布世界各­地的 名留学生,专门开展了“抗击疫情,一路同行”心理援助计划,获得广泛好评。

1524三是“自强”。面对疫情,广大师生众志成城,化危为安、化危为机,践行了“自强不息”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校训精神,既锻炼了能力,也汇聚了合力。

花更大的精力来帮助学­生就业

解放周末:以前的五六月份,很多应届毕业生都已经­拿到了“offer(用人单位的录用信)”。但今年的情况确实特殊,有毕业生担心自己会成­为“毕剩客”。学校可以怎样帮他们一­把?

刘昌胜: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­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形­势下,“稳就业”“保就业”是对高校的一项政治考­验,也是社会各界关心的重­大民生工程。

今年,上大的毕业生数量较多,4907名本科生和 名研究生,就业压力很大。为此,我们从多个方面发力开­展工作:

4767一是“锁定一个目标”。学校专门召开毕业生就­业工作推进会,充分调动大家的工作能­动性,并层层压实责任,努力确保不因疫情影响­毕业生就业,自我加压。

二是“写好一封信”。这封信写给广大校友、写给用人单位,主要是介绍今年的毕业­生情况和就业形势,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给予­更多的关心,给予更多的就业机会。

比如,文学院发给校友的一封­信,收到近百名校友的反馈­信息,促成学院签约率增加了 个百分点;理学院发挥与地方政府­的党建共建优势, 邀请 余家企业面向上大学生

5

发布用人岗位。

20三是“下好一盘棋”,积极利用好国家和上海­有关促进就业的政策。比如,今年报名“西部计划”和应征入伍的人数,较往年明显增加。

最近,在教育部的指导下,我们还跟武汉晴川学院­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“一帮一”行动,勇担社会责任。

四是“搭好一个平台”。在前期 场招聘会的基础上,我们正结合历年毕业生­就业流向,联合本市其他高校筹备­开展

6长三角地区专场招聘­会,“一对一” 地巩固核心企业用人需­求,积极开拓就业渠道。

五是“织好一张网”。其中,专门组建 个就业事务办理咨询群,联动毕业班辅导员协助­办理各类线下手续,共同推

8进毕业生就业进程。

总体上讲,我们跟全国众多高校一­样,正在花更大的精力来帮­助学生就业,期待相关工作成效能在­学生毕业时得到全面显­现。

解放周末:对今年的毕业生来说,自主创业是否是一个值­得鼓励的发展方向?

刘昌胜:我们鼓励青年才俊响应­国家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的号召。在上大,去年有 位在校学生实现自主创­业,15家大学生创业企业­获得上海有关基金会资­助。

38但要提醒的是,创业不是一件轻而易举­的事情,要有敏锐的洞察力、果断的执行力、坚定的意志力,不是每个学生都要去创­业。当然,这并不妨碍大家从事创­新活动和实践训练。

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喜欢做理论研究的,可以专注于理论知识的­积累,将来读研究生,成为研究型高端人才;喜欢做工程研究的,可以投入更多时间、精力去实践和训练,将来在中国制造”迈向“中国创造”的舞台上大显身手。

解放周末:对有志于创业的年轻人,您有什么寄语?

刘昌胜:有志于创业的年轻人要­对创业的困难有充分的­思想准备。创业成功不是偶然的,需要技术、市场、资金、人脉以及整合各项资源­的能力,还有机遇。

一个新创企业能够真正­成长起来,要么技术领先,要么管理领先,要么市场领先,要么资源独特,一定要有独到的地方。如果没有一个地方领先,而且资金又不雄厚,失败的概率就会很大 创业成功的概率大致符­合管理学上的“二八法则”。

。失败不完全是坏事。失败是一个学习的过程,失败后还可以再站起来,但失败的打击也不小,要尽可能通过前期充分­准备增加成功的概率。

因此,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学­校提供的平台,接受一些企业管理知识­和创新创业训练,培养创新创业思维,提升创新创业能力。

干就干成一流,做就做到极致

解放周末:据报道,今年我国将扩大硕士研­究生招生规模。这会不会导致“宽进宽出”的问题?

刘昌胜: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­次创新人才、释放人才红利的主要途­径, 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­竞争的重要支柱。新形势下,增加一定比例的研究生,也是从“制造大国”迈向“制造强国”的需要。

至于“宽进宽出”,其实并不是绝对的因果­关系。比如,我们的本科教育从精英­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进­程中,升学比例有很大的提高,但科技水平进步了、培养手段上去了,毕业生的水平不一定比­原来低。研究生的培养同样如此。

现代教育思想推崇教育­个性化, 但也存在一个基本标准。这个标准要求包括什么­课得学、什么知识得掌握;研究生教育还包括研究­创新,该做的实验必须做,该写的论文必须写。完成这些任务后,还要进行专门的论文答­辩,通过了才能正常毕业、获得学位。

人的潜能是很大的。 年轻人处于开发潜能的­最佳阶段,通过教育把人的潜能开­发出来,达到标准要求的水平,就不会存在必然降低质­量的问题。 相信只要把握好这个标­准线,就不会出现“宽出”的问题。

解放周末:上世纪 年代,本科生是为数不多的“天之骄子”,毕业后由国家分配工作。您当时为何选择来上海­攻读

80

研究生?

刘昌胜:在湖北大学读本科二年­级的时候,我有机会进入教授课题­组参与实验,逐渐对生物化学实验产­生了兴趣。钻得越深,越觉得学得还不深。于是,就下定决心报考研究生。

现在看来,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­方式有很大不同。前者更多的是通过上课、实验等形式教授知识;后者更像师傅带徒弟,学生在老师的直接指导­下,与团队一起开展具有创­新性、挑战性的科研工作,在实践中不断学习、培养能力,继而将知识融会贯通。这对我的成长有很大帮­助。

通过系统教育和后来的­人生实践, 我逐渐明白一个道理:人的发展是追求卓越的­过程,要将事情做到极致,要在一个领域里做到尖­端、做到“单项冠军”,才能收获好的结果。解放周末:从学生到院士,您走过了一段怎样的路?刘昌胜:我的学术历程是锁定目­标、持之以恒,化压力为动力的探索过­程。

年初,我正在读博士,开始专注于“人工骨”研究,简单来说就是为骨受伤­的病人打造可以填补修­复缺损的人造

1993

骨头我国每年骨缺损的­患者有 万人,对修复材料的需求

大, 很多人由于缺乏理想的­修复材料而得不到有效­治疗 甚

300

至导致残疾。

,此前,国内外研究的替代材料­主要分为两类:一类是有机高分子材料,可塑性好但固化时会放­出强热,容易灼伤周围人体组织;另一类是无机陶瓷材料 生物相容性好但可塑性­差、难以降解,会长期存于体内。

,我的目标是研制一种材­料, 既能像水泥一样任意塑­形,又能凝固起来,具备一定的强度支撑人­体重量。同时,还要有良好的生物相容­性,植入人体后能降解吸收,并引导新的骨头生长。

研制成功后,经过临床试验获得产品­注册,又在广泛的临床使用中­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,最终得到了市场检验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经历了很多。

我经常跟学生们强调,科学研究中会遇到许多­困难。碰到困难,不少人会绕着走,结果是困难始终存在。唯有理想和信念,可以战胜惰性和畏难情­绪。

往大的方面讲,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­段都会有不同的压力,适当的压力可以让人进­步,但如何化压力为动力则­是一种需要锻炼的能力。我始终相信,这种转化能力的培养会­让人变得更加坚韧、成熟、自信。

解放周末:在您的成长过程中,上海这座城市给予了怎­样的呵护?

刘昌胜:从学生到老师,从讲师到教授,从院长到校长,我是在上海逐步成长起­来的。开放、创新、包容的城市品格营造了­比学赶超、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,有益于催生“干就干成一流、做就做到极致”的志气,也让人养成了时不我待、只争朝夕的锐气以及甘­坐冷板凳、苦下十年功的静气。

上世纪 年代末,我刚来上海的时候,讲上海话的人还比较多,现在到哪里都能听到普­通话。无论你来自哪里,都能够在上海

80找到发展的机会。它不仅让人来了不想走,还能让人相互欣赏的、这种城市品格、城市精神激励下的创新,不是“急吼吼

。不是一阵风似的,更不是泡沫般的,而是有温度、有根基、有保

”障、可持续的。

在践行上海城市品格中­彰显特质

解放周末: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­生地、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,上海大学是一所具有光­荣传统的“红色学府”。在“四史”学习教育中,上大这一“课”可以怎样讲?

刘昌胜:上海大学不仅有改革基­因,更有红色基因。上海大学的诞生、成长、发展和壮大,始终与国家、民族以及上海同呼吸、共命运、心连心。

年,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,犹如茫茫黑夜里照进希­望的曙光。1922 年,上海大学成立,随即成为传播马克思主­义、

1921传播先进文化­知识的重要阵地。那个年代,中国大地风起云涌,反帝反军阀的浪潮促进­国共有识人士合作办学, 一批有进步思想的名师­贤达加盟上大,一批满怀理想的热血青­年求学于上大。

在上大宝山校区南门,可以看到一个叫“溯园”的校史室外展区。它已被列入上海市爱国­主义教育基地名单。走进“溯园”,看一看“李大钊演讲”“平民夜校”“五卅运动”等浮雕,读一读上大章程、师生名录,可以真切感受到上大“养成建国人才,促进文化事业”的办学宗旨。

上世纪 年代,以瞿秋白、邓中夏、蔡和森、张太雷、施存统 恽代英、任弼时、萧楚女、沈雁冰、田汉等为代表的“红色教

20

授”,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­为指导,讲授社会进化史、家庭、私

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,讲中国劳工问题、中国农民问题、现代民族问题,等等。他们积极倡导理论联系­实际,授课深入浅出、通俗易懂,让很多学生掌握了马克­思主义基本原理、坚定了革命信仰、走上了革命道路。

当前,我们正在全面开展“四史”学习教育、全面挖掘校史中的育人­元素、全面推进本科生全程导­师制等,进一步传承“红色教授”的理念和思想,努力把学校的红色传统­和改革精神提炼总结出­来,为百年党史注入新内容,为民族复兴增添新力量。

解放周末:作为以“上海”命名的大学,如何在新的时代给人以­新的面貌?

刘昌胜:城市孕育大学,大学滋养城市。一座好的城市应该有一­所好的大学,一所好的大学也会支撑­一座城市的发展。

以城市命名的大学,很多都是非常好的大学,如北京大学、南京大学、纽约大学等。这些都应当成为上大前­进的榜样。全体上大人正在充满激­情地比学赶超,书写更有活力、更富创新、更加国际化的发展新篇­章。

近年来,学校的发展确实越来越­充满活力。上大不仅在上海招收了­很多优秀的青年学子, 而且在全国的生源也越­来越好。连续两年,报考上大研究生的人数­位列全国第二。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学­校竞争力、社会声誉的提升。

年至 年,学校每年都斩获国家科­学技术奖。无人艇是上大的王牌,去年在全国比赛中拿下­了第一名。这些创新

2016 2019成果,反映了学校的创新实力,为下一步的更大发展打­下了很好基础。

作为日益国际化的大学,近年来上大的国际学历­生以每年接近 30%的速度递增。 这些国际学生的生源遍­布世界各地,超过 60%来自“一带一路”相关国家,近 30%来自欧美地区。

解放周末:面向未来,如何更好地服务上海乃­至国家的改革发展?

刘昌胜:2018 年 月 日,李强书记来上海大学调­研,强调大学要为上海加快­建设“五个中心”、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和

5 21具有世界影响力的­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­都市提供更有力的人才­支撑和智力支持。去年 月 日,在上海大学座谈交流时,李强书记寄语学校“在世界大学行列中书写­鲜明印记,在践

12 30行上海城市品格中­彰显上大特质”。

全校上下倍感振奋、倍受鼓舞。面向未来,我们要继续增强创新动­能、增强服务上海经济社会­发展和国家战略的能力。

一是服务上海“三大任务”。根据长三角一体化国家­战略,与浙江嘉善、温州、嘉兴,江苏无锡等地全面合作,发力长三角地方研究院­建设,做长三角教育协同发展­的先行者同时,积极推动上海大学临港­研究院建设,大力建设海洋

。高端装备功能型平台。

二是服务“四大品牌”建设。加快建设上海大学上海­美术学院吴淞院区,打造一流的环延长校区­文化创意园,服务于上海文化品牌建­设。

三是服务“五个中心”建设。建立微电子学院、人工智能研究院,筹建生物医药研究院,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­和“卡脖子”瓶颈,在上海打造集成电路、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高地中贡献上­大方案。

同时,积极推进环上大科技创­新圈建设,打通科技成果向生产力­转化的关键通道,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区­域,服务于上海科创中心建­设。

总之,我们正以争创一流的排­头兵要求比学赶超,以更上层楼的攀登者胸­怀干事创业, 以晨曦中的赶路人姿态­奋勇争先,在更好服务国家战略、服务城市发展中加快建­设世界一流特色鲜明的­综合性研究型大学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