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第三帝国的往事,存在于丰沛的细节中

-

记录历史,一般有两种方法:一种是着重记录历史发­展的轨迹,另一种是偏向于叙述具­体的事件。

两种写法,各有所长,也各有偏废。过于追求脉络式的写法 容易光 纲举 而忽视“目张”。相反,过分纠结于细节描写,极有可能“只

, “”见树木不见森林”,陷入一盘散沙。最合理的写法 自然是两者结合 互相补充 既有全局观念,又能精准对标细节。

, 、 。这也是最难的写法。它要求作者在面对纷繁­复杂的史料之时, 一方面能抽出叙述的主­线,避免沉溺其中,另一方面又要随时回到­材料之中, 找寻出能够支撑结论的­各种论据。两者皆备,是很难得的。译林出版社于 年月再版推出的《第三帝国的兴亡———纳粹德国

2020 5史》,就是这样一部主线与细­节皆具的佳作。

本书作者威廉·夏伊勒,是个美国人,曾经于 年至 年担任哥伦比亚广播公­司战地记者。用他自己的话说:“在第三帝国短促

1937 1941的生命的前半­期,我曾在那里生活和工作­过。”他是第三帝国的历史见­证者,又是资深的媒体人。搜集资料、爬梳细节、整理脉络,是他这份职业的必然要­求。

第三帝国,只存活了短短 年的时间。按照时间顺序, 将大体脉络梳理清楚, 找出主

12

线,对记者出身的作者来说, 算不得什么难事 然而 本书的写作时间距离历­史太近,这带来了很大的书写难­度。 历史书写如能适当

。 ,拉开写作时间和历史发­生的距离, 更有助于保有历史的眼­光 离主观越远 离客观越近。当代史之所以难写,与作者自己很难抽身,有

, ,着很大的关系。

而且,历史书写的目的,不光是陈述事实。出色的历史写作,应该是让读者在“知其然”的同时,也能“知其所以然”。我自己在阅读之前,就存有很多疑惑,这与是黑是白无关,而是黑

半岛■

白背后的原因。比如,为何希特勒会在如此短­的时间里,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下级­军官,一路成为第三帝国的最­高领袖?为何以理性著称的德国­人,会容忍这样的狂热一再­壮大?为何希特勒一方面能够­在战争初期所向披靡,另一方面却屡屡在关键­时刻犯下致命错误?为何培育了歌德、贝多芬和康德的日耳曼­民族,会走上如此野蛮的道路?

本书最大的亮点,在于细节的丰沛。或许是因为第三帝国的­崩溃来得太快,大量的档案材料还来不­及销毁, 就已经被胜利的一方缴­获,落入当代历史学家的手­中。原始记录是历史书写的­灵魂所在。历史结论固然可以任人­打扮, 但第一手材料无可替代。 在这一点上,威廉·夏伊勒是幸运的。 他自己就说,“大多数历史学家往往等­了 年或者 年……才敢着手写作一个国家、 一个帝国、 一个时代的历

50 100

史”, 但是在第三帝国这个问­题上,“绝无仅有的是,几乎所有的文件材料都­在它覆亡的时候公之于­世

于是 威廉 夏伊勒拿出了他作为媒­体记

”。

者的看家本领, 为读者留下了一份详尽­的记

, ·录。作者从希特勒的个人生­活开始,分析他的家庭背景和早­年的生活经历, 辅之以德国在第一次世­界大战后面临的特殊国­际环境,逐步剖析了他的思想蜕­变、他的成长之路,以及他在夺取权力后,从蚕食周边国家开始,再到正式发起第二次世­界大战, 写出了他在半程的巅峰 和不可避免的全面溃败 威廉·夏伊勒写作的既是一部­纳粹德国史, 也是一部希

, 。特勒的个人传记。

希特勒一个人足以代表­纳粹党和第三帝国的全­部。他充满热情、精力充沛,拥有过人的演说天才和­不屈不挠的生命力,才会让纳粹党冲破重重­阻挠,一路瞒天过海,并且轻而易举打破西方­的封锁,站上权力巅峰;但这也带来

了善变多疑的性格和无­可替代的所谓“威权”,最终使得第三帝国面对­重大抉择时,出现令人百思不得其解­的战略性错误。

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造­成了希特勒和第三帝国­呢?全书最为精华的部分,出现在第四章。作者从历史和思想的角­度,分析了希特勒和第三帝­国的根源,一路上溯至俾斯麦主宰­普鲁士帝国时展现的铁­血雄心,以及同时代的尼采、瓦格纳、黑格尔等大家带来的思­想文化影响。或许,原本就有两个德国,一个是由音乐家和哲学­家建立的文化世界, 另一个是由皇帝和首相­建立的军事世界,前者令人崇敬,后者让人畏惧。或许,第三帝国的出现,正是这种两面性的充分­体现。

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。要说本书的遗憾,也正在于此。作者的叙述,止于第三帝国的败亡,却未能延续第四章的历­史眼光。 威廉·夏伊勒终究只是一个善­于讲故事的媒体记者,不是一个真正能够打通­过去与当下的历史学家。他可以把希特勒和第三­帝国描写得有血有肉,甚至触碰到历史深处。但在全书终了之时,他没能更进一步,没能回到历史之中,没能去呼应时代的考问,没能将希特勒和第三帝­国放进德国的发展过程­乃至欧洲的历史洪流之­中去考察。 他更没能关照当下,一切历史问题,都是现实问题,如何让历史不再重演,值得更深层次的探讨。

当然 对第三帝国的书写 远未尽于此。毕竟这是全人类的灾难, 人类对这段历史的反思

, ,直到现在仍在继续,或许永远不会停歇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 我们也不该过多苛求威­廉·夏伊勒。他能够留下一份忠实、 详尽的记录已经是功德­一件。

《第三帝国的兴亡———纳粹德国史》美 威廉·夏伊勒 著

[董乐]山等 译

译林出版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