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嘉兴水果市场“成长”靠上海

- ■本报见习记者

巩持平嘉兴城西有个水­果市场,这个市场太大了,几乎没人走路。不同区块各自分散,区块间还隔着马路,仅大门就有 扇,朝向各不一样不过,这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“好逛”的

10

。市场,记者在市场中走了两个­小时,不仅被运输车辆无间断­的鸣笛声和汽车尾气困­扰,也因为成百上千的水果­种类和品牌而眼花缭乱。 嘉兴水果市场是长三角­最大的一级水果交易市­场之一。这里每天有近 辆大货车忙碌进出,数据显示,去年市场交易额近

7000亿元,今年前三季度,虽然受到疫情影响,交

400易额仍达到 亿元、 同比增长 预计全年交易额 亿元。到 年,嘉兴水

322.9 7.5%,果市场有望实现交易额 亿元。

420 2021嘉兴水果市场­和上海息息相关。上海和

500嘉兴的“水果缘分”,是长三角一体化的生动­体现,也是嘉兴对接上海、融入上海的一个小侧面。

嘉兴水果市场创办于 年,总经理助理、保卫科科长应建军 年来时,他只有

1992岁,一待就是 多年。水果市场在起步阶

1997段规模很小,占地面积 多亩,位置也不在19 20现在的地址,应建军叫“老市场”。“老市场南

50侧有仓库,到仓库去要经过一个村­庄。”仓库的尴尬选址是水果­市场发展不成熟的例证。“当时水果产量低,种粮食的多,为了抢货,天天打架。”应建军说,当时,维护稳定、维持交易的正常进行是­他最重要的工作之一。

同一时期,叶诚在上海的十六铺码­头租了几间店面,开始做水果生意。他是福建人,上世纪 年代,他大舅子开始在十六铺­码头卖香蕉和荔枝,成了市场第一位个体户。2005

90年,有消息传出,十六铺码头的水果批发­市场要拆了。 叶诚赶紧跟客户调查:“哪里还有一级批发市场?”很快,他得到了答案,嘉兴。

嘉兴水果市场最大的优­势在地理位置,从物流角度看,嘉兴正处于长三角乃至­整个华东地区的中心点。2005 年, 嘉兴水果市场搬迁新址。 叶诚租下 个档口,400 多平方米,成为第一家入驻的商户。叶诚依据在上

7海发展的经验,在嘉兴设立分公司,业务部、财务部、后勤部、装卸部等一应俱全。

叶诚的经营思路在当时­显得“很先进”, “老公卖货,老婆收钱”的夫妻档是更为常见的­模式。“有人知道我从上海来,觉得我是抢生意抢饭碗­的。”刚落脚那几年,叶诚的生意的确萧条。嘉兴水果市场名气不大,采购商来往不多。但与上海相比,嘉兴市场租金低,用人工资低,生活成本也低,叶诚勉强支撑。

与此同时,上海的几家大型水果批­发市场容量告急, 也因为城市发展规划限­制,不少市场不得不迁出上­海,另寻出路。2017 年,上海辉展市场负责人与­多方共同投资建设嘉兴­海广兴市场,发展成为嘉兴水果市场­的进口水果市场交易区,不少商户跟随市场搬迁,从上海转移到嘉兴。现在,市场里 多家商户中,大约 10%从上海来。

300那段时间,市场本身也在努力“成长首先是规模扩大, 周围地块逐渐收进来,嘉

”。兴水果市场相继完成了­三期建设。同期,市场业态和基础设施都­在逐步完善,档口、仓储、冷链、加工等配套硬件水平得­到提升。市场还推行了场地交易,像哈密瓜这样储存期短、交易期短且通过冷藏车­运输的水果单品 卸货到档口再装车销售­反而造成损耗,不如省去上下车环节,进行“车对车”的“车

,板交易”,市场为此专门开辟了场­地交易区。渐渐地,越来越多长三角采购商­愿意到嘉兴水果市场进­货。

叶诚的生意也日渐红火,并延伸出更多板块———2007 年建立自主品牌,2010年开始代卖进­口水果,并着手建立进口水果品­牌。之后,他打算把水果生意做得­规范化、有标准,和产地达成长期合作,从源头开始控制品质。

接下来,嘉兴水果市场进一步发­展靠什么?还得靠上海。嘉兴明年将在上海举办­水果展,嘉兴(上海)国际水果展可能将作为­明年进博会的一个关联­项目,争取通过在上海的办展­拓展影响力,成为中国最专业的国际­水果展之一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