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“铁律”创多个“第一”,危难中执纪更严明

党的五大·武汉

- ■本报记者

前路漫漫,扑朔迷离,如何正确认识严峻复杂­的局势,如何从危难中挽救革命,中国共产党将往何处去,成了赶往武汉开会的五­大代表们心中最牵挂的­问题。

五大有正式代表 名, 代表着全国名党员。以罗易、多里奥、维经斯基组成的共产国

82 57967际代表团参­加了大会,由谭延闿、徐谦和孙科组成的国民­党代表团也到会祝贺,此时尚未露出反动真面­目的汪精卫,还应邀列席了一天会议。

为防反动派干扰,五大也选择了秘密召开。考虑到多数代表都住在­汉口,乘船渡江既不方便也不­安全,29 日,会议转移到位于汉口的­黄陂会馆继续举行。参与筹备工作的蔡以忱­回忆,当时的黄陂会馆既有驻­汉口国民革命军威慑,也有公安局军警布岗,还有黄陂帮会等民间进­步人士的帮助。

穿着长衫的陈独秀代表­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­向大会作了长达 个小时的《政治与组织的报告》,涉及中国各阶级、土地、无产阶级领导权、

6军事、国共两党关系等 个问题。不过报告既没有正确总­结经验教训,也只字不提挽救时局的­方略,反倒继续

11抛出错误主张。这让一些代表面露不满。

第二天,一本小册子出现在每位­代表面前———这本《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》是瞿秋白在 年 月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装­起义前后写的,他在书中旗帜鲜明地指

1927 2出,中国革命的前途应该是“无产阶级取得领导权”,将矛头直指陈独秀、彭述之等人的机会主义­理论和政策。

尽管陈独秀承认了一些­错误,瞿秋白等人的看法也得­到了代表们的支持,但引发的讨论仍非常有­限。大会通过的《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­决案》认为 中国的资产阶级已经背­叛,中国革命已经发展到建­立“工农小资产

,阶级之民主独裁制”的阶段,“应该以土地革命及民主­政权之政纲去号召农民­和小资产阶级”, 使革命向非资本主义前­途发展。

年毛泽东在同斯诺对话­时回忆,当时他正担任中共中央­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, 参会前曾邀请彭湃、方

1936志敏等各省农­民协会负责人开会,议定了一个广泛地重新­分配土地的方案,提交给了大会。但毛泽东要求迅速加强­农民斗争的主张,“甚至没有加以讨论”。大会通过了《土地问题议决案》,却把实现土地革命的希­望寄托在了武汉国民政­府身上。

铁的纪律,严明党的自身建设

大会一直持续到了 月 日。大会选出了中共中央委­员会,由 名正式委员和 名候补委员组成 在会

5 9上遭到严厉批评的陈­独秀,仍连任党的总书记。

31 14 。五大创造了党的历史上­多个“第一次”———第一次初步健全中共中­央领导机构,第一次正式确立将民主­集中制写入党章,第一次选举产生中央监­察委员会,第一次提出政治纪律的­概念并置于突出地位,第一次决定设立中共中­央党校,第一次明确划分党的组­织系统,第一次明确规定党员年­龄必须在 岁以上, 第一次把党与青年团的­关系写入党章……这些“第一次”大多都与党的

18自身建设密切相关,成为党的建设史上的一­座里程碑。

大革命时期党员人数猛­增,因而严明党的纪律、纯洁党的队伍,成为党面临的一个重要­课题。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由­正式委员 人、候补委员 人组成,主要工作是维护党的政­治纪律和组织纪律,对未能执行党的决议或­者

7 3没有完成工作任务的­党员严格问责,并按党纪严肃处理。

中央监察委员会的产生,开启了党内监督的组织­创新,中国共产党执纪监督的­大旗冉冉升起。监察委员们也都用生命­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绝­对忠诚:10位监察委员无一人­叛党投敌,8人先后牺牲。

“在任何时候,哪怕是最危险的时候,党也从没有忘记保持先­进性,时刻牢记铁的纪律。”高万娥说,“这就是中国共产党能够­从小到大,从弱到强,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原因­所在。”

五大闭幕后,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­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­枪。 而在五大当选为中央候­补委员的毛泽东,4个月后率领秋收起义­部队进军井冈山,使中国革命峰回路转,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、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­路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