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病源“航空集装器”如何被发现?

上海疾控中心专家揭秘 月 日确诊本土病例流调“破案”始末11 9

-

黄杨子

11月 日,上海确诊 例新冠肺炎病例王某某,浦东新区祝桥镇

9 1营前村被列为中风险­地区。经安徽省疾控部门反馈,与王某某相关联的兰某,11 月 日在安徽确诊。对相关人员进行筛查,新冠病毒核酸

10检测结果均为阴性。

从这个本土病例出现开­始,有一群人便始终绷紧神­经,奋战在流调 追踪 寻找蛛丝马迹的第一线———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­心

、 、的工作人员几乎度过了­半个月的“不眠夜”,终于找到了这两例病例­的致病源头———航空集装器。

找到“航空集装器”的背后有怎样的经历? 上海市疾控中心专家用­一组庞大数据回顾了“破案”始末。

立下军令状:48小时破案

上海市疾控中心工作人­员对航空集装器进行采­样。

病例出现后,疾控专家迅速组成了联­合流调专家队伍,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,排查追踪相关人员。 全市两级疾控中心流调­队伍共出动 余人次。军令状在第一时间立下。在市卫健委靠

1300

前指挥下, 市区疾控组成流调溯源­攻关小组,由上海市疾控中心新冠­肺炎防控现场工作组副­组长潘浩带队, 市疾控中心孔德川、浦东新区疾控中心刘博­等人参与,立下军令状:48 小时内查明感染来源。

根据调查梳理出人传人­的若干个线索后,疾控出动大量流调人员­同时排查病例的家人、同事和其他的暴露情况。疾控工作人员快速对其­场所环境和密接人员进­行采样,发现全部样本为阴性。所有在沪密切接触者1­0000

的样本均为阴性,“人传人”被排除。

此后,对病例居住地营前村人­员、工作地工作人员, 以及到过江镇晚霞路菜­场、江镇百品汇、 妙镜路社保中心共计 余人进行了核酸检测,并对其中部分人员进行­了

8000抗体检测,结果全是阴性。无症状感染者也被逐一­排查。

通过省际协查,安徽省发现一例关联病­例兰某。在得到这个消息后,流调小组开始对王某某­开展 天精细回溯流调,并对其工友等密切接触­者进行精确到分钟的精­细流调,

28

发现关键问题: 两个确诊病例曾共同清­理过一个航空集装器

实验室数据:“一锤定音”

月 日,5 名流调人员前往机场货­运物流区查阅监控录像,了解病例在发病前11 11

天的工作情况,整个过程历经个小时 监控录像显示:10 月

14 5日,2名确诊病例都未戴口­罩,进入

。 30同一航空集装器处­理泡沫,共计十几分钟时间,其中发病比较早的王某­某清扫时间相对更长。

在监控录像确证之后,疾控专家锁定了感染来­源。通过查询物流信息,流调小组发现此集装器­曾经在北美的物流公司­放置一段时间。符合传播特征,从流行病学角度锁定传­染源。

同一时刻,上海市疾控中心病原检­测实验室基因测序后,发现两个病例感染的病­毒基因高度同源,且与北美流行株高度相­似。从实验室角度证实了传­染源。

为防控本土新冠疫情,上海市疾控中心实验室­全负荷运转,充分发挥“一锤定音”能力,对确诊病例、相关密接、环境样本等进行检测和­复核,平均每天检测 至 份。

月 日下午, 上海市疾控中心危害3­00 400监控所接中心紧­急任务, 召集所内 名同

11 22志,即刻赶赴浦东国际机场,开展机场近港

15区域、停机坪、海关第二监管区(东航)和海关第一监管区的环­境采样。同期,还有虹口区、杨浦区、静安区、黄浦区、徐汇区和长宁区疾控中­心的同事们负责机场区­域的采样工作。22 日至 日凌晨,共完成 件样品的采样。23 日至 日凌晨,共完成环境样品

23 716

采集 件。

24

从 日零时起,营前村由中风险地区3­79调整为低风险地区。这里,又渐渐恢复了往

24日的平静,而疾控专家们,又马不停蹄地投入下一­场“探案”中……

资料照片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