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贞观盛事》探索戏曲与电影融合路《

戏曲电影有着辉煌过去,如何继续创造“现在进行时”?

- ■本报记者

钟菡

第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日前­在厦门举行闭幕式颁奖­礼,三部“上海出品”获得金鸡奖三

33

项大奖:《白云之下》 导演王瑞摘得最佳导演­奖;新人导演申奥凭借《受益人》获最佳导演处女作奖;由上海电影(集团)有限公司、上海京剧院、上海广播电视台及首都­京胡艺术研究会共同出­品的 全景声京剧电影《贞观盛事》获得最佳戏曲片奖。此外,在 月 日的金鸡

3D创投大会评选中,获得最大奖评委会优胜­项目

11 27

等 个奖的《村庄音乐》以及获得评委会推荐项­目等两个奖的《脐带》均为“上海出品”。

4 “上海出品”连续两届获金鸡奖最佳­导演处女作和最佳戏曲­片奖,展现了上海电影在大力­挖掘培养新人导演以及­不懈发扬传统戏曲艺术­上的成果。其中,采用 全程实拍和全景声技术­打造的《贞观盛事》,作为经典剧目的一

3D次别样重生,更对解决戏曲在新时代­科技发展下遇到的困境­具有借鉴意义。

用电影彰显戏曲魅力

作为上海京剧院新编三­部曲之一的《贞观盛事、首演于思危》戒奢以俭”为主题,展现了唐贞观年间明年,全剧以“以史为鉴、居安

1999君贤臣携手开­创盛世的场面。电影《贞观盛事》以“尊古不泥古”“创新不失宗”为创作准星,由国家一级导演滕俊杰­执导,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­长荣、关栋天、夏慧华、朱世慧、陈少云等主演,用创新手段演绎经典故­事。

体现中国传统写意审美­观的京剧,与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­和审美有本质区别。 在中国电视艺术创新峰­会上,中国电视艺术交流

2020协会名誉会长­仲呈祥曾表示,戏曲电影的根本目的,是解决戏曲在新时代遇­到的困境,“我们要用电影语言去彰­显戏曲艺术的审美优势,而不是过度使用现代化­的声光手段,消减了中国戏曲以虚代­实、追求意境的审美功能。”

京剧表演艺术家和电影­艺术家们的通力合作,让《贞观盛事》在两难中找到融合之路。上影创作中心相关负责­人说, 在拍摄中他们始终秉持­戏曲电影的两个“最大限度”:一是最大限度把握好戏­曲精神的精华,这是本;二是最大限度发挥电影­艺术的视听作用。 主创团队充分吸收专家­意见, 将剧情集中到魏征和李­世民因长孙无忌的奢靡、强霸而产生的冲突,舍弃马球以及无关宏旨­的歌舞场面,使得戏剧冲突更强烈。上影还搭出5个立体场­景, 车墩的1700平方米­1号棚平方米3号棚都­不计成本投入。 尚长荣说:“美妙古典的东方戏曲艺­术和先进的3D全

、1400景声影视技术­密切结合,是一条可行之路

。”

让戏曲“传得开留得下”

从中国第一部电影《定军山》开始,中国电影的重要发展节­点离不开戏曲的参与;而戏曲得以广泛传播,也离不开电影的助推。

在上海,戏曲电影早已扎下深根。新中国的第一部彩色戏­曲艺术片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,就是由上影摄制完成的­越剧电影。1962 年, 由岑范执导,徐玉兰 王文娟主演 上影出品的越剧电影《红楼梦》成为中国戏曲电影史上­的里程碑。正如

、 ,滕俊杰在金鸡奖现场获­奖感言中所说,“自《定军山》开始,中国戏曲电影有着辉煌­的过去完成时,而如何硬核地加持现在­进行时,是我们这辈人必须思考­和努力的。”新世纪以来,上影出品的《廉吏于成龙》《霸王别姬》《萧何月下追韩信》《勘玉钏》等戏曲电影荣获众多奖­项并走向世界。记者从上影集团获悉 年拍摄的首部戏曲电影《捉放曹》正在后期制作。《捉放曹》是

,2019一出京剧谭、余流派老生的代表作。有别于大部分8K电影,《捉放曹》的角色很少。人物形象不够丰满,剧情缺乏翻转,都是改编成电影所面临­的考验。因此,编剧在传统基础上做了­梳理和调整,使主角陈宫和曹操两位­人物的心理脉络更为清­晰流畅。在

摄像机前,无论是舞美灯光设计,还是演员表演,优缺点都在超清镜头里­展露无遗。《捉放曹》的8K造型、舞美精益求精。如今,上海正全面推进“全球影视创制中心” 建设,《捉放曹》 的拍摄也是打造超高清­电影产业生态圈的重要­一步。欣赏戏曲电影需要一定­的戏曲审美素养,这8K意味着戏曲电影­观众的培养是一个漫长­的过程。上海电影博物馆与上海­戏曲艺术中心共同建立­戏曲电影放映基地,未来,《贞观盛事》等优秀戏曲电影将在那­里长期放映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