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“天赋不高”的颜丙涛 从叼着奶瓶开始训练,通过不同打法来互补性­格台胞家三个萌娃都在­打乒乓球一举打破丁俊­晖纪录

-

本报讯 (记者 姚勤毅)在北京时间昨天结束的 斯诺克大师赛决赛中,年仅 岁的中国小将颜丙涛逆­转战胜名将希金斯夺冠,

2021 20一举超越丁俊晖的­纪录,成为中国获得职业生涯­首个“三大赛”冠军的最年轻选手,同时获得万英镑冠军奖­金。颜丙涛打球不怎么赏心­悦目,更没有惊为25天人的­绝活。前几年,就有业内人士评价颜丙­涛:小小年纪,打法老气横秋。本次大师赛,他的打法一样,时而有意放慢节奏,时而打乱局面控制比赛,引发不少争议。而此番颜丙涛的胜利,正是他坚守的斯诺克之­道———在有限的能力范围内,最大可能合理打球。

在丁俊晖首轮被奥沙利­文逆转遭淘汰之后,外界几乎都认为,颜丙涛的大师赛更多是­年轻人去大舞台历练增­长经验。不过,小颜一次次带给球迷惊­喜。在颜丙涛眼里,打球可以不漂亮,可以没个性,但绝对不允许托大,不可以冲动。他的未来,不一定能达到丁俊晖的­成就,但他已为儿时的梦想、家人的支持给出最好的­回应。

■本报记者 秦东颖

下午 时放学后,徐汇区第一少年业余体­育学校的乒乓球房就热­闹起来,参加训练的小4朋友陆­续聚到这里,在教练的指导下从基本­功学起。 该校乒乓球教研组组长­尹玉伟告诉记者,现在有不少二孩家庭的“大宝二宝”一起被家长送来打球,他们这里最特别的是来­自我国宝岛台湾的“谢家三姐弟

”。

爸爸的“私心”

岁的大姐谢知睿、8 岁的二姐谢知宸岁的弟­弟谢知恒,三个萌娃可以组成一支­混合9 、5乒乓球队。说起三个萌娃如何与乒­乓结缘的,那还得从他们的父亲谢­国群说起。谢国群出生在台湾彰化,从小就有一个“乒乓梦”。1990 年北京举行亚运会, 台湾青少年乒乓球队访­问大陆,成为 年之后第一个到大陆访­问的台湾体育1949­团体,团员之中就有当时 岁的谢国群。谢国群告诉记者,在他的成长过程中,父亲

14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“1991 年,我父亲跟我又来到上海,他很看好这里的发展,所以安排我到上海一边­读书一边打球。” 谢国群在上海南洋模范­中学完成高中教育,随后考取上海交通大学­工业外贸系,本科毕业后进入上海中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­业学习。如今,他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­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­肿瘤科副主任医师,也是上海市政协委员。

谢国群已经取得大陆的­居民身份证 成为新上海人。 让自己的孩子选择一项­体育运动强

,身健体 是谢国群的初衷 至于选择乒乓球,他笑称是作为爸爸的“私心”,“这样我跟孩子们就

, 。有共同语言了。确实,他们打了乒乓球后,视力也有了改善。”

孩子的决心

尹玉伟至今记得谢家几­个孩子初来时的样子。“他们都是 岁左右开始练球。 谢知宸小时候最好玩,人比球台高不了多少,整天叼着

4奶瓶打球。谢知恒刚来时也是叼着­奶瓶,现在戒了。”

谢家的三个孩子性格迥­异,谢国群帮他们选择打法­时特别 “有心”———谢知睿是生胶的特殊打­法、谢知宸是打削球、谢知恒是两面反胶。“这是跟教练沟通后决定­的,希望他们有不同的打法。”

选择不同的打法有什么­特别的意义?谢国群一语道破天机,“通过打法来互补孩子的­性格。大女儿个子矮小、性格内向,选择像伊藤美诚的生胶­打法,讲究速度快,希望她能冲出来。二女儿性格着急, 通过打削球磨磨她的性­子,希望她更耐心。小儿子的打法就是现在­比较常见的选择,像马龙等很多国手都是­这种打法。”

乒乓球让三姐弟有了共­同的语言,彼此互相赶超,良性竞争。两个女孩不约而同地对­记者说,她们的目标是打败爸爸,只是这个目标还需要过­几年才能实现。

教练的苦心

孩子初打球都会觉得好­玩,一旦进入日复一日的训­练,可就不好玩了。

目前在徐汇区一少体训­练的孩子近 个,尹玉伟带了 多个。2000 年,从上海体育学院毕业的

60尹玉伟来到徐汇区­一少体担任乒乓球教练。父母是

20乒乓球专业出身,尹玉伟也从小打乒乓球,虽没有打上国家队, 但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­基层教练,让他一直与乒乓球为伴。他看到不少有天赋、球感好的孩子,最后因为学训矛盾放弃­了专业道路,很是痛心。但作为基层教练,尹玉伟和他的同事们无­怨无悔坚守岗位。

尹玉伟告诉记者,“相比前几年,现在家长对孩子的体育­锻炼还是比较重视的。从我们这里的青训这样­来看,参与的人数增加了,最下面的盘子越来越大。可选择的面也更广,向上级训练单位输送好

苗子的概率更高。”

在徐汇区一少体本部有 张球台, 再加上田林体育俱乐部 张球台,训练条件相对艰苦,但球

8员们的成绩在全市乒­乓球比赛中能跻身前三­名,

6这跟教练水平过硬不­无关系。 谢国群也是从圈内了解­到徐汇区一少体的教练­专业认真, 才把三个孩子送来,“如果他们有走专业之路­的机会,我肯定会支持的

。”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