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闵行区发布平安指数,以“数据反哺”助力社会治理街镇有啥­警情?扫门牌获“安全月报”

-

■本报记者 黄勇娣

年至 年,闵行区全区警情数下降 但去年诈骗警情却同比­增长

“2017 2020在各类警情中­位居首位;全区居民一年累计被3­0%, 92.1%,诈骗金额高达 亿元, 被害人占比最高的是岁­至 岁的年轻人……”

5.3近日,闵行区连续几天在基层­开设平安指20 30数发布直播间,不仅推出“链接”到各门弄牌的“安全月报”,还向居民代表面对面解­读一系列平安数据, 生动讲述防诈骗等各类­技巧和案例,在切实提升居民安全感­受度的同时,也以“数据反哺”方式助力地区社会治理。

哪个街镇“挂科”一目了然

“您所在的梅陇镇本月平­安指数 分,高于全区平均分 如果你在闵行区,扫

196.28描任意一块门弄牌­上的二维码,就能收到这样

190.8。”一份“安全月报”。月报内容是所在街镇的­每月安全状况评估,警情多不多、身边发生过什么案件、辖区派出所有什么安全­提示,全能读到。

这是闵行区推出的一款­全新安全产品。打开“安全月报”,一看报告颜色,居民就知道本

地区这个月有没有“挂科”。平安指数以每月的指数­报警数据为来源,涵盖违法警情指数、交通、电诈指数、纠纷指数、求助指数、发案指110

数 项指标,6项指标综合计算得出­本月平安指数, 该指数高于全区平均水­平报告显示为

6 “绿色”,低于平均分则显示为“橙色”,提示街镇要引起关注,分析原因,及时采取措施。

据介绍, 闵行区平安指数发布四­年来,始终在探索科学合理的­安全治理状况评价方式。“安全月报”的设计初衷,就是要以“全面覆盖、精准研判”的综合衡量结果,体现闵行区各街镇社会­治理的过程和成效, 给出更客观的评价、更全面的测评、更精准的诊断,让其成为闵行区域治理­的健康情况“晴雨表”。

“安全月报”提供的不仅是警情数据,也包括一些关于与城市­居民息息相关的数据指­标。综合这些指标,平台还赋予居民参与社­会治理的权限:扫描二维码门弄牌,就可以直接在后台的留­言模块留言、投诉、建议、举报,参与城市综合治理。

居民和管理者都正面评­价

今年 月,“安全月报”开始在闵行全区推1

广,目前收到来自各方面的­良好评价。为了消除“橙色”预警,力争“绿色”通行,闵行区各街镇依据平安­指数的研判结果,纷纷形成了有针对性的­治理方案。

张建新是梅陇虹景小区­的党总支书记,也是闵行区人大代表。他说,过去,居民和社区干部并不知­道身边发生的 报警是哪些内容、隐藏了哪些治理问题,而现在,这份月报以政

110务信息公开的形­式指导、监督人们更有重点地开­展治理工作。“居民们打 基本是没有办法了才报­警的。平安指数能让我们及早­了解到

110,工作中的问题,把可预防的事件逐一理­清。”

居民对此也给出正面评­价,月报中的“一点叮嘱”是辖区派出所根据实际­情况给出的建议,其中既有反诈小贴士,也有防盗攻略,能帮助居民们提升个人“防御值”。住在莘庄的居民李阿姨­下楼倒垃圾,顺手扫码观看了反诈宣­传视频。她说:“网络信息量很大,我们也搞不清楚真假。我现在知道了,讲几句就要我转钱的都­是骗子

据悉 闵行公安在 年将每周推出一

。”部以真实案例为蓝本的­原创反诈短剧,目前已

, 2021在门弄牌二维­码后台上线 部。

5

据了解,闵行区平安指数从首次­发布至今已步入第五个­年头。最初的试水阶段,是把公安业务数据“翻译”成老百姓听得懂、愿意读的报告,先后推出了“最宜夜跑道路”“耳根子最硬小区”等榜单;第二阶段则通过数据研­究找出管理短板,推动综合治理,于是城市“安全屋”、二维码门弄牌应运而生; 第三阶段则是眼下的数­据反哺阶段,安全月报既是主动信息­公开,又是以开放姿态接受居­民“吐槽”,让城市居民与管理部门­在同一个对话平台中高­效交流。

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到平­安建设中,延续上一次发布会“招募平安合伙人”活动,闵行区此次平安指数发­布会还进一步拓展招募­机制,在直播中增加全新环节,带领“合伙人”们走进警营。如,在古美路派出所,闵行公安邀请网友参与 接警, 了解阻止电信网络诈骗­过程中的紧张、复杂的民警工作;在虹桥的移动指挥平台

110里,则邀请有意加入“平安合伙人”的居民,现场体验“一日安全员”的工作与生活;而设在虹桥万象城场外­的“莫中圈套”游戏,则让居民通过反诈问答­等形式开展游戏,学习安全知识。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