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把家长的“焦虑”“烦恼”化为成长动力

-

■楼军江

一年前,上海开放大学抱着开放­教育能为“注重家庭、注重家教、注重家风”做些什么的思考,深入理解“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­师”,抓住做家长教育“种子校”的这个优势,联动构建家庭教育体系,结合疫情防控“停课不停学”要求,因情、因势、因需成立上海家长学校。从落地“空中课堂”、推进系统合力、创设教育电视台新栏目­到培养家长教育专业队­伍、提高家庭教育研究实力­等,努力使家庭教育成为可­见、可感知的教育。

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”

上海家长学校以家庭关­爱、 成长教育、学习心理与生命教育等­为教育重点,依托社会力量构建完善“政府推动、系统联动、家长主体”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­系,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, 深化家校协同育人机制,帮助年轻的家长成长为­学习型父母,帮助隔代家长成长为言­传身教型祖父母,从而进一步缓解育儿“焦虑”,建立和谐、快乐、轻松、愉快的家庭生态。

日前,上海家长学校累计培训­家庭教育指导师 余名,推出 讲“空中课堂”,吸引 万人次家长参与听课;建立了有助于

400 25发挥区域优势与系­统合力的“1+21+X”家庭

500

教育体系, 覆盖全市 个区和电视中专系

16统;开设线下智慧父母成长­课堂,与各中小学家长学校形­成联动和互补。

成绩的背后是教育观念­的积极变革,在“转变教育观念”与“关注青少年成长”之间铺路架桥,引领社会教育和学科专­业建设的动态结合,让“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”具有可转化、可操作的路径。

在目前的需求状态下,家庭教育首先要建立理­念的普惠性和问题意识­的共同性。正因为没有一个父母是­不重视孩子教育的,也正因为重视孩子教育,才需要建构合理的重视­方案。

在推进上海家长学校相­关工作中 我们要求掌握和落实的­重视方案有一个 热 字———

让 热点 有可把控的温度 有联系自我的清

“”醒,也有能够指导父母的技­巧和方法。

“” ,在具体教育内容上,我们区分中小幼家长群­体特殊性,分门别类形成中小幼家­长教育的关节点,理实热点影响,将“亲子沟通”“家校互动”“隔代抚养”以及学习方法论等,尽最大可能做到聚焦和­普及。

有形的“线”串起资源

家长教育是一个全新领­域。但借助传统教育平台和­系统资源优势,上海家长学校可谓实实­在在站上“巨人”的肩膀。

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,上海各中小幼教育单位­积累了丰富的认知和经­验 上海家长学校这根有形­的 线”,把丰富的家庭教育认知

与经验, 按照学科和专业建设的­体系串在一

起,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教育­质量、扩大社会影响与辐射。

一年来,上海家长学校充分发挥­政府主导的“线上线下、大中小幼”综合优势,整合各教育单位的优质­资源和工作经验,组建专家团队和讲师团­队,为各区提供教育资源和­教学力量基础,让家长学校以更方便、快捷、高效、实用的内容和方法,贴近教育培训需要。

同时,通过机制建设、内容建设、需求建设和氛围建设,推进终身学习体系,与青少年成长、家长成长、家风建设、良好家庭教育需求形成­联动,推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­育观念的优化转变,努力创造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五育并举氛围和教育­导向。

我们的目标是把“注重家庭、注重家教、注重家风”的好做法、好经验传递出去。一是为了聚”,聚集好的经验和好的做­法; 二是为了教 影响日常过程和平常生­活; 三是为了“

共”,并在 共 的基础上实现 粘 以 父母“”,

心”教父母 以“共情心”为指导,以“需求态”理““” “”, “方法。

,在社会教育的框架下,上海家长学校做的是传­递社会关爱,传达“人人精彩”成长理念。下一步,要把传递社会关爱传达“人人精彩”作为做好家庭教育的主­线条、并由此使家庭建设、家风建设的细节更丰富、更具体、更扎实。

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

更好的教育是全链条教­育、 整体性教育,是对青少年乃至家长成­长有正向激励的教育。从家长成长与青少年成­长联动的视角出发,有必要把单向的 教育传输 转为 放自己于其中”的教育新生态。要让家长们看到一个更­大

“” “的世界,看到更远的发展规划、更美好的教育生活需求。

终身学习需求和终身教­育供给是一个天平的两­端。无论是青少年,还是家长,学习都是高品质生活所­需要的重要能力。在社会教育的动态平衡­体系里, 需要重点打通供需连接。上海家长学校视学习、成长和理解为家庭教育­的核心方法,以此来推动开放教育更­贴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­的内涵。

成长和赋能是纾缓“焦虑”与“烦恼”的两翼。要把家长的“焦虑”与“烦恼”想方设法化为成长动力, 视终身学习需求为终身­成长需求视终身教育供­给为赋能供给。

,上海家长学校的建设、 发展之路是开阔的。我们有必要更积极努力,让一线教育工作者在实­际工作中“看得到”家校协同育人的方法,让年轻父母在遇到困难­和问题时“找得到”有亲和力的解惑释疑课­堂,让承担隔代抚养重任的­祖父母在转变观念时“遇得到”有权威影响的观念场景, 让所有有准备成长的年­轻人“寻得到”可交流准备的领域。

成长,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。父母好好学习,孩子天天向上。上海家长学校愿与所有­学习者同频共振 同向发力 一起走向快乐的、有计划的成长之路。

、 ,

(作者为上海开放大学党­委书记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