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发布十大行动计划、打卡推荐榜单,全面开启数字化转型“建筑可阅读”让市民游客品味美好

-

■本报记者 李君娜作为上海的网红­历史建筑,如今的武康大楼不仅“可读”,而且“可闻”———主题分别为“武康清晨”和“武康日落”的两款香氛的定制推出, 给那些走进这幢大楼的­市民、游客带来特殊感受。

昨天,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在­衡复艺术中心举行 “文旅数字化转型下的建­筑可阅读———‘建筑可阅读’ 春季媒体发布会”,发布上海 年 建筑可阅读 十大行动计划》《2021年“建筑可阅读”春季打卡推荐榜

《2021 “”

单》,全面开启上海“建筑可阅读”数字化转型。会议入口处展出的包括­香氛在内的上海建筑文­创产品,让现场人士形象地感受“建筑可阅读”,并对未来充满期待。

梳理武康大楼对焦空间

外滩建筑群、豫园、新天地、武康大楼、陆家嘴三件套……上海素来有“万国建筑博览会”之称。寻找上海的“魅力”和“活力”,建筑是一个绕不过去的­窗口。

2017年 月,上海明确提出打造卓越­的全球城市,其中在“建设人文之城”中提到“建

5筑是可以阅读的,街区是可以漫步的,公园是可以休憩的, 城市是有温度的”。2018 年开始,上海大力推动“建筑可阅读”工作,经过三年努力,“建筑可阅读”范围已拓展至全市个区, 开放建筑 处, 设置二维码

16处,开放广度不断推进,阅读深度不断丰富,

1037 2437服务力度不断­加大,活化宽度不断拓展,基本实现建筑“可读”“可听”“可看”“可游”。

“建筑可阅读”也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和­游客体验到上海的温度­和美好。 坐落在度锐角街口的武­康大楼,是许多新人拍摄婚

30纱照的取景打卡地,然而在马路上拍摄存在­很大安全隐患。“围绕它, 我们进行了一次330­度的城市设计提升。尤其是最佳拍摄点,从交通影响率的角度,在人行空间上做了突破。3.6 米外伸,外加 个树穴调整,足足梳理出一个 多平方米的对焦空间,这样的

2街区布局对通行和驻­足的行人更加友好。”

530徐汇区委宣传部­副部长、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伍­彦心介绍。

充分挖掘红色旅游线路

据介绍,“建筑可阅读”已成为上海文旅深度融­合和文旅服务民生的重­要抓手。今年 上海将重点开展 建筑可阅读 十大行动,包括“五个民”的体验数字化和“五个一”

, “”的服务体系化。

“五个民”包括和美团合作的“全民评”,和蜻蜓 合作的“全民讲”,和腾讯合作的“全民拍”,和小红书合作的“全民游”,和抖

FM音、大隐书局合作的“全民创”等。“五个一”服务体系化建设则包括­成立一个联盟,出台一套标准,搭建一个平台,打造一支队伍,推出一份“套餐”。一份“套餐”中,将挑选部分经典建筑开­展“一楼一‘套餐’”试点工作,即每处建筑配有一张邮­票、一套明信片、一本书、一部纪录片、一支讲解和研究队伍等,全方位、多角度、深层次“阅读”经典建筑。

行吟信息科技 上海 有限公司(小红书)副总编辑张懿介绍:“小红书推荐路线不

( )仅将涵盖上海的摩登路­线、经典路线和私房路线, 还将充分挖掘沪上红色­旅游资源,打

造‘红色旅游线路’,传承红色基因。”春秋旅游也将在今年陆­续推出 条上海特色红色旅游线­路。春秋集团董事、春秋旅游副总经理

40周卫红表示:“从老渔阳里、一大会址,到伟人在上海居住、工作的地方,都将成为游客的关注点,也是旅游产品的重点资­源。”

从扫码阅读到数字转型

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起步之年。《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­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

2021划和二○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》 明确提出,要加强历史文化建筑保­护和利用,推进向公众全面开放,开发更具历史、文化和科技元

素的特色文创产品和旅­游线路,全面提升“街区可漫步”“建筑可阅读”的服务水平;要适应社会生活数字化­转型新需求,推动文化、旅游与数字科技深度融­合,“升维”旅游体验,提升市民游客参与旅游­的便捷度。

今年,上海“建筑可阅读”工作将通过运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云平台等数字化方式,从“扫码阅读”的版、“建筑开放”的版,进入全新的“数字转型”3.0 版。

1.0 2.0不久的将来,公众将可以通过微信小­程序直接浏览上海的城­市建筑。腾讯区域发展部上海站­副总裁尹婷在会上透露,即将开发的“建筑可阅读”小程序,将充分利用腾讯的数据­整

合 统计分析 地图服务 扫码识别等技术能力,服务前端用户,解构历史建筑,焕发建筑生

、 、 、

机。“没有二维码也没关系,通过直接给建筑拍照,照片经过腾讯图片识别­技术分析后,也能准确地读取图片中­的建筑。这将为用户提供一个更­便捷的阅读建筑、了解建筑背后历史和文­化的方式。”

“‘建筑可阅读’工作将始终践行以人民­为中心的重要理念,充分彰显上海这座国际­文化大都市和世界著名­旅游城市的‘国际范、中国风、江南韵’,真正把‘建筑可阅读’打造成上海的城市金名­片和家门口的文旅好去­处。”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­长方世忠说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