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无数人

- ■本报记者

■一列货运班车从远处驶­来,鸣笛惊醒原本只有鸟兽­盘桓、梭巡的荒原。站台上的风刮得凛冽,昆仑依旧是亘古的沉默, 而行车室里的电脑屏幕­显示,这条“天路”现在安全有序

车佳楠南山口,冒险家们曾标记这个地­理意义上的分水岭。从这里到昆仑山口,是现代地壳最易变形地­区;翻过昆仑山脉,还将面临多年冻土、高寒缺氧、生态脆弱等棘手问题。青藏铁路曾在这里深思­熟虑二十年。距离格尔木市 多公里处的南山口站年­投用,是青藏铁路一期(西宁到格尔木段)旧轨和

30 ,1984二期(格尔木到拉萨段)新轨的连接点。2001 年,新青藏铁路从这里开始­修建,终于通往拉萨。

青藏铁路史上,南山口就像一个巨大的­顿号。它到底意味着什么,又见证了什么?我们去了南山口。

相隔 年的咬合22

年,距离青藏铁路西宁至格­尔木段正式运行刚满一­年,18岁的江苏如东人花­映海来到青藏铁

1985路集团公司格­尔木车务站任调车员。他发现,铁轨在距离格尔木城区 多公里外的南山口站戛­然而止,没有继续挺进,为什么?

30

原来,1979 年由于全国铁路运力吃­紧, 铁路建设重点东移,青藏铁路二期工程(格尔木至拉萨)的修建被暂时搁置, 多条进藏铁路的方案同­时悬置。碍于技术原因,格尔木至拉萨段的修建­始终无法很好解决冻土­难题,需要审慎研究。

到了 年夏天, 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第­一书记阴法唐向邓小平­汇报西藏工作,建议重启青藏

1983

铁路建设。 邓小平询问里程和工程­预算后一锤定音:“看来还是修建青藏铁路­好。”

年 月 日,暂停 年后,青藏铁路二期工程终于­动工。 一对 米标长的路轨被轻轻吊

2001 6 29 22装落下,与既有线成功接续,青藏铁路建设的新线

25

与旧线紧紧咬合。

一时间, 海拔 米的南山口站热闹非凡。多名科研人员集结,研究高原环境下的施工­难

3080

题。占地 多亩的南山口铺架基地­成了整条青藏1700­铁路新线的建设窗口,2个桥梁厂、1 个材料厂、1 个

470

制枕厂里,3000 多名工人日夜奋战。

年 月 日,“天路”在短短 年内实现贯通。“外界认为这条天路已经­胜券在握, 其实不然,

2006 7 1 5大量的工作在后头。”花映海回忆,一期工程西格段无法满­足火车 小时从北京抵达拉萨的­目标,他留守在西格段双线工­程,确保铁路运营目标实现。

48

戈壁荒原中的港湾

四道并行的铁轨静静地­横卧在崭新的路基上,三栋浅黄色小平房伫立­在站台的中央,昆仑的风越过荒芜的戈­壁裸地, 飕飕地撼动着平房边的­旗杆……15 年后的今天, 南山口站台之外的建筑­群犹如一座空城。只有抵达站台内,才觉知这里是一帮朴实­热情的铁路看守人的港­湾。

年,花映海被调到南山口站,成了车站的站长,管理 余名职工。铁路线路全面铺好后,各

2010

省市的工程单位陆续撤­走, 货物直接拉到拉萨,南

20山口站成了格尔木­站下属的货运小站,“作业量从一天装六列,减少到两天装一列,现在是一个月装个两三­列。” 原本位于车站西南几百­米处路轨两侧的“青藏铁路新线起点”铁架匾也已经撤下。

新来的员工没能见证这­段光辉的筑路岁月,却从戈壁荒原的威力中­感知锤炼“青藏铁路精神”之不易。2019 年,来自湖南衡阳的杨飘踏­入南山口站,半个月的嘴唇干裂出血,如何喝水都无用。夏天蚊虫猖獗,职工都用“防蜂罩”,大热天也得戴手套。

南山口站常年大风,2015年一次沙尘暴,白日里伸手不见五指。冬日气温可达零下 多摄氏度,屋里靠手动烧煤供暖。“屋外手一沾水就粘住,迎着风

30鼻涕都会冻住,可职工们还要在凌晨三­四点干活。”

好在,小小车站内拥有健身器­材、蔬果温室,职工们最期待的时刻就­是一起做饭聚餐。花映海说,相比青藏铁路的修建,在南山口坚守不算困难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