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杭州城“合二拆一改一”

◆有利于各区域均衡发展,也将助力长三角一体化­推进◆

- ■本报通讯员

涂格 记者 陈抒怡4月 日, 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优­化调整尘埃落定。“合二、拆一、改一”———上

9城区、江干区合并为新的上城­区,下城区、拱墅区合并为新的拱墅­区,余杭区拆分为临平、余杭两区,钱塘新区由功能区转为­行政区(钱塘区)。一次性调整这么多区,在浙江历史上还是头一­回,即便放在全国也相当罕­见。

变化是从 年开始的。那年 月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­五次会议提出:“要按照

2019 8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­善区域政策体系,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­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­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。”此后,有关部门一度明显放宽­了对区划调整的审批, 而且每次区划调整的数­量也大幅增加。 比如前不久洛阳就一下­子调整了偃师、孟津、吉利个县市的区划, 一个地级市的市辖区数­量达到了空前的 个, 甚至超过了省会郑3

州,这放在以前也是不可想­象的。

7杭州的不同之处在于,其他城市多是撤县设区,而杭州则是市区内部的­区划调整。前者的侧重点在于扩大­市辖区的数量和面积,实现资源的聚集,从而做大做强市本级,而杭州则是为了改变市­辖区之间“大的太大、小的太小”的问题,辖区数量和市区面积并­没有改变。

从 年滨江区设立算起 年间杭州已经 次调整行政区划。其中经过前

1996 ,25四轮的撤县设区运­动 杭州市区面积从

5

平方公里变为 平方公里,增长

了近 倍。曾经“全国省会中市区面积第­430 8002.8二小”的杭州,如今已跃居长三角第一,超

20

过了周边上海、 南京等全域设区的城市。因此, 就市区面积和城市发展­空间而言,杭州已经够用了。现在的问题变为市辖区­内部设置的不合理,迷你区太多、大区小区体量悬殊,这些都影响到了杭州经­济社会的均衡发展。

早在 年, 一份源自杭州财税网站­的 关于杭州市行政区划研­究的单一来源公

2018

示 报告就已指出了这个问­题,比如最大的

临安区面积是最小的上­城区的 倍。此

》外,萧山、余杭这两大经济强区,撤市设区都

120过去整整 年了, 但还没能融入市区,财政、教育等方面依旧“括号除外”。特别是拥

20有未来科技城的余­杭区,最近这些年每年的新增­人口都突破 万, 大批高素质精英扎堆于­此。 不能享受主城的种种优­质资源,无

10疑会挫伤他们的积­极性,进而影响杭州的人才吸­引力和城市竞争力。

此前,杭州已经在钱塘新区进­行过这方面的改革尝试。这个由原属萧山的大江­东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­区合并而成的功能区,自

年 月 日挂牌以来,其各方面待遇都视同主­城区。此次区划调整后,新设立的临2019 4 4

平区也将被纳入主城。 虽然没能一步到位,但这种“切香肠”的做法,或许更加稳妥,起码有利于杭州东部各­板块的协调与崛起。

过去这些年,东西部发展失衡成为困­扰杭州的一大问题。虽然从自然地理角度来­看,东部的杭嘉湖平原比西­面的丘陵地带更适合城­市开发, 所以杭州早就制定了城­市东进战略,甚至市政府都从拱墅区­东迁入钱江新城。无奈市场向西,随着 年阿里西迁,未来科技城等区域爆发­式崛起, 城西的发展明显

2013好于城东。对此,政府层面曾希望通过在­两边分别规划城西科创­大走廊、 城东智造大走廊来兼顾­平衡,但效果不彰。究其原因,跟东面临平、大江东等地长期归属余­杭和萧山,杭州市政府难以直接介­入协调整合有关。

随着临平、钱塘两区纳入主城区,未来将得到更多来自市­政府层面的政策加持,这不仅有利于杭州各区­域间的均衡发展,也将助力长三角一体化­的推进。 无论是上海,还是作为杭州都市圈重­要成员的嘉兴、绍兴等市,都位于杭州的东面。主城区的东扩既便于杭­州都市圈内部的整合,也能够更好地实现沪杭­联动,推进 科创走廊建设。

G60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