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走,去文徵明的画里踏青

-

计颖媛如诗如画的江南­之春, 在文人的诗里、画里,也在山山水水之间。若要将春日的芳菲一网­打尽,恐怕读诗、赏画、踏青都是不容错过的。“汀洲夜雨生芦笋,日出曈昽帘幕静。惊,

王太生在钢筋混凝土的­世界, 越来越多的人,拨开丛林,愈发打量农事。我是一个在城里长大的­孩子, 从前的城池有油菜花粉­的传播,豆荚的清香,弥漫着农耕气息。年幼时常去乡下,从此便对那些野径疏篱、 粗蔬细苇、 小屋炊烟 甚至是田地里散发出来­的泥土味道,感到亲切。

那时我喜欢看农人扶犁­而耕,那些被桃花、杏花春雨浇灌过的土地­开始苏醒, 变得柔软。牛在前面走着,犁铧在田地中哗哗翻出­一道口子,土膏泛着青光。一只大鸟,立于田埂,站在不远处。

闲观农事, 人在乡村是客,却觉得它们一件件,在季节里渐次饱满清晰,棱角分明。

插秧,是一件让人内心丰盈的­事情 所谓云在青天 水在瓶 想想当时的情

景,水田漠漠,波平如鉴,青

, 。

秧在田 天光云影 鸟在空中飞,人站田中,一棵秧、一

, ,

棵秧地栽插 身子向后退着,这样的情形很美。

,家住郊外的张老大,约我写写他住的村庄,村庄从前有座寺庙,庙中住持曾写过一首诗:“手把青秧插绿田,低头便见水中天,六根清净终成道,退后原来是向前。”从诗的内容看,这些出家的僧人,每年在春耕时节,也是要赤足下水田插秧,过着自给自足、丰衣足食的安静生活。

稻田放水,地气涌动,声响喧哗。农人扛大锹,背影如雕塑伫立 掀开土坝含草根软泥,水便如绸缎般一跃

,而过,顺着渠,潺潺而流,稻田有一片汩汩田水声。

一位家在乡村的诗人, 向我描述“开秧门”的情势。那些被灌入如薄荷

、《江

宏大,视野开阔。画中人有骑着马的、徒步行走的、亭中休憩的、过桥的、树下斜倚的,此情此景既可以是登高­者远眺所见的景象,也可理解为结伴相约的­一行人一同踏春时的动­态过程。

今人若想在文徵明笔下­的江南春景中畅游、踏青,确有几个地方是值得推­荐的。若是脚力好,能走上半天一天的,苏州石湖景区着实是个­不错的选择。朝着上方山的方向走,一路草长莺飞,柳树桃花掩映,踩在那堤坝上,左右都是大片的湖面,泛着灵动的水波, 一阵带着淡淡花草香的­春风拂过脸颊,很是陶醉。到了上方山脚下,还可登山瞻仰楞伽塔。甚至笔者常常以为,这《江南春词意图》所绘很有可能就是从上­方山顶俯瞰石湖的景致。

上方山又名楞伽山。登山远望,石湖佳山秀水尽收眼底,湖光凝碧,横山叠翠,凝聚门,要放鞭炮庆贺。送茶酒到田头,分吃蛋、饼、包子。男女哼唱秧歌,脸上满是神圣与庄严, 手上撒下的是一季的希­冀与憧憬。

采茶也是一件让人内心­丰盈安静的事情。有位宁波书友,给我发了一张家人上山­采茶的图片。图片上,那几个上了年纪的女子,中午就躺在茶园里,茶树下休息。图片场景,女人们四仰八叉的丰腴­体态,似有夏加尔版画风格,适合做画家创作素材。采茶很辛苦,一大早擦着露水上山,带上准备好的午饭和水,一个人,一天才摘了几斤。朋友邀我春天上山采茶, 说摘下的茶叶拿到村上­店中炒干,归己。我人没去,内心早已丰盈一片。

采与摘,自始至终也是一件有意­思的事情。采桑与采薇,是一阕叠一阕的宋词小­令。浅夏, 在乡下看农人踮起脚尖­采摘果子,内心欢喜。我曾在苏北沿海的乡下­摘过棉花。 摘棉花就是把棉桃里喷­薄而出的棉絮采出来。 棉桃那么可爱, 它炸开,由内而外,摘棉花的人,站在密匝匝的棉田中, 静观一颗棉桃,内心想必是熨帖而感动。

在乡下 岁的周大爷,一边揩汗, 一边向我介绍琐碎

,76而细微的事情。周大爷说,播种为农事之首,春播在惊蛰后,这时候虔诚的老农要燃­一炷香,供奉田头, 才下犁。 麦子黄熟时,用镰刀收割,将几束麦子合起来, 用草腰子捆扎, 拉到麦场。传统的打碾是在晴天将­麦子解捆,头尾相接, 一排排铺在场上, 晒至正午用牛、马、骡、驴拉石磙子,待麦粒脱壳时,用木杈将无籽的麦秆挑­出, 将剩余的薄厚铺匀,再一圈圈转打,麦子与麦壳混合集中成­堆,待有风时,用木锨借风力,将麦子扬出。

有时想,一个人真正的阅读 要读那些天地之书。我在一个四周寂静的春

,夜,柔和的灯光下,赏读一本叫作《氾胜之书》的汉代农书。书中介绍了禾、黍、麦 稻 稗 大豆 小豆 枲 麻、瓜 瓠芋、桑等作物的栽培方法……泛黄纸页、

、 、 、 、 、 、 、所记录的文字,朴素而深情。江南田园之美,心旷神怡。石湖与上方山交相辉映,遥望风景如画。南宋范成大归隐石湖,认为凡游吴而不至石湖­者,与未游无异;明代袁宏道游上方山后,亦将其与虎丘山相比,认为“虎丘如冶女艳妆,掩映帘箔,上方如披褐道士,丰神特秀”。若是不愿多走就想将亭­台水榭 奇花珍木 湖石层叠的幽致之景尽­收眼底,苏、州园林当属首选 而拙政园又是江南私家、

园林的典范 在文徵明的山水画中 以园,林为题材的创作就占很­大比例 这与明代。 ,苏州园林文化的影响不­无关系 且文徵明,也与拙政园有着深厚的­渊源 曾作 王氏。拙政园记》,详细记述了拙政园的选­址、景, 《物与名称由来 还绘制过 拙政园三十一景图》等。

, 《细细品味文徵明绘笔下­明代的拙政园和如今的­园子,会发现明清两朝的设计­风格

文徵明《石湖清胜图卷》。

有三大差异。在空间上,明代更为宽广开阔而清­代相对紧凑;在细节上,明代崇尚简单质朴而清­代追求繁缛稀有;在排布上,明代自然随性而清代趋­于规整。如今我们所见的拙政园,大体是清代的风格,然而,无论以哪种面目示人,她总能以其独特的魅力­令人心驰神往。

但这万般旖旎的江南春,自然不会只局限于几处,虎丘、穹窿山、东山、雁荡山、四明山等名山都值得一­去,如果自驾方便,太湖大环线更是能将春­日盛景一览无余。

趁着春光正好,约上三两好友,赶紧去户外踏青吧。若是实在抽不出身,提早几小时起床 寻一处 日出曈昽帘幕静 一人独享,亦是大美。过了农历三月,怕又是千金难

, “”求这满园春色了吧。就像沈周在《江南春》和辞中所写的那样:“春来迟,春去急。柳绵欲吹愁雨湿,黄鹂留春春不及。”杭州临安“百笋宴”活动现场展示的与笋有­关的特色菜肴。新华社发

投稿邮箱: changsanji­ao201811@163.com

 ??  ?? 禽蹴破杏花烟,陌上东风吹鬓影……”元代倪瓒的《江南春》描写了江南春日木叶初­碧、草长莺飞的袅娜景象,引发了后世一系列文人 如沈周 祝允明 杨循吉 徐祯卿 文徵明、唐寅、王宠等争相唱和。
而文徵明更是以倪瓒《江南春》词意作图,留下了一幅令人流连于­江南盛景的南春词意图》。画卷笔意细秀,设色淡雅,以深远的俯视效果呈现­了江南山丘连绵、亭台错落、木叶初碧、岸芷汀兰、船只往来的生机盎然之­景,仅四尺长的画卷,取势场面却很般清凉之­水的田地,硬土成膏泥,睡了一冬天懒觉的小虫­子纷纷从草丛洞穴抱头­鼠窜,落荒而逃。这时候,密密麻麻的鸟,在天空舞动、蹁跹,争先恐后,啄虫而食。插田之日,扯头手秧叫开秧
禽蹴破杏花烟,陌上东风吹鬓影……”元代倪瓒的《江南春》描写了江南春日木叶初­碧、草长莺飞的袅娜景象,引发了后世一系列文人 如沈周 祝允明 杨循吉 徐祯卿 文徵明、唐寅、王宠等争相唱和。 而文徵明更是以倪瓒《江南春》词意作图,留下了一幅令人流连于­江南盛景的南春词意图》。画卷笔意细秀,设色淡雅,以深远的俯视效果呈现­了江南山丘连绵、亭台错落、木叶初碧、岸芷汀兰、船只往来的生机盎然之­景,仅四尺长的画卷,取势场面却很般清凉之­水的田地,硬土成膏泥,睡了一冬天懒觉的小虫­子纷纷从草丛洞穴抱头­鼠窜,落荒而逃。这时候,密密麻麻的鸟,在天空舞动、蹁跹,争先恐后,啄虫而食。插田之日,扯头手秧叫开秧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