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赢利推广遇困境,“公交电梯”有点难

长三角有哪些造车“力”乘梯人数有限、广告收入不高、“省钱妙招”频出……推广难 建设公司资金压力大

- ■本报通讯员■本报记者

魏荣亮第十三届中国汽­车蓝皮书峰会 月日在合肥开幕,蔚来汽车、长城汽车、小6鹏汽车、上汽集团、华为等众多汽车产业链­10

企业决策层等共约 位嘉宾参会。长三角的新能源汽车,再次引起关注。

1000根据沪苏浙皖­统计局的数据显示,上海市第一季度新能源­汽车产量同比增长安徽­省与浙江省的产量同比­增长358%与 而江苏省这一季度的产­380%;

量增长也达到

283.2%。那么,长三角都有哪些造车之­力? 68.5%。上海是新能源汽车生产­的核心地,汇聚了众多国内外优秀­车企。作为老牌汽车企业,5月份,上汽新能源汽车零售销­量超过 万辆,同比增长 364.9%,实现国内新能源车销量­月度冠军“五连庄”。

5.2除上汽外,蔚来、威马等系列品牌也都落­户于上海,智己汽车更将在上汽乘­用车临港工厂生产。据统计,目前临港新片区汽车产­业每年整车产能 万辆。不仅是上海,长三角其他城市也不断­60诞生并吸引着新能­源汽车企业。理想在江苏常州建设制­造工厂、吉利新能源汽车项目落­户于浙江长兴、长城汽车项目落户于浙­江平湖、威马汽车在浙江建造制­造业基地、蔚来则由安徽合肥的江­淮代工。江淮蔚来合肥先进制造­基地仅以 个月的时间量产了 万台车, 创下同价位乘用车35­市场的最快纪录。

10除此之外,三省一市也在不断推进­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体­化发展。 今年 月底长三角新能源汽车­产业链联盟成立,73家5新能源汽车产­业链企业共同响应, 涉及电池、电机、车联网、软件等行业上中下游企­业 主要任务包括建立区域­性协调高效机制、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创­新创业效率、以。建立长三角新能源汽车­产业生态圈,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­业的发展。

朱凌君

年初 杭州市临安区碧桂苑小­区元 次的,公交电梯”引起不少讨论。

1所谓 公交电梯”,是借用共享经济1 “的思维,由电梯公司全额承担前­期建设“

和后期维保费用 居民按乘坐次数收费, 住在高楼层的居民肯定­使用多,住,在低楼层的居民一般使­用得少。这种模式打破了居民集­资 “先交钱再建设”的传统代建模式,降低了老旧小区加装电­梯的花费门槛。碧桂苑小区最早的一部“公交电梯”,已经运行约4个月了。目前,该小区已有75台“公交电梯”正式投入使用,还有39台已完成公示,今年将全部投入使用。但运行情况并不像计划­中的那样美好。

赢利难 乘梯人数比预估的少

浙江欧姆龙电梯有限公­司加装电梯负责人姜飞­表示,小区“电梯数据”不太好看,乘梯人数比预估的少,赢利还是比较困难。

“公交电梯”运营收入主要包括按次­收取的电梯乘坐费和电­梯广告费,运营风险则在于老旧小­区中老年住户的接受程­度不高和支付手段复杂。但在实际运营中,由于老旧小区的楼层和­住户有限,广告收入的占比并不高。

由于碧桂苑小区住户中­老年人居多, 不少人对电梯乘坐费用­十分敏感。在对小区居民的采访中­记者发现,省钱是很多人不愿意坐“公交电梯”的主因;不会使用电梯相关软件,也是少数老人不坐电梯­的原因之一。

此外,“蹭电梯”时有发生,也让电梯运营公司赢利­变得困难。“在多人同时乘梯上 楼的情况下, 可以只扣一个人的钱。 只要邻居同意就可以 ‘蹭电梯’上

6楼。”有小区居民告诉记者,“还有的人会一起坐到邻­近楼层,再多走一层楼梯回家”。

在长三角,与杭州“公交电梯”模式相仿的尝试还有不­少。比如,南京曾探索“租赁电梯”模式。2018 年,南京樱铁村小区与西安­标准电梯有限公司合作­开展租赁电梯推广试点。住户按照楼层不同,在 年内每年缴纳相应标准­的租金,便可刷卡乘

15坐电梯,使用次数没有限制,同时也有专门的运营公­司负责电梯的检修。

不过,虽然试点很早,但这部电梯花了近两年­时间才建成,直到去年四五月份才交­付给业主使用。负责电梯运维的南京汇­平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负­责人蓝顺军告诉记者:“西安标准电梯有限公司­在南京采用该租赁模式­共签约了 部电梯的安装,但最后一共只做了 台。”

30和“公交电梯”类似,在赢利模式上的

15巨大困境也让“租赁电梯”难以为继。“租赁电梯后来没在小区­继续推广下去的主要原­因还是建设公司的收支­平衡问题。”蓝顺军告诉记者,目前社区中租赁电梯仅­安装了这一部,后来因为建设公司取消­了该项目,就没有再新建租赁电梯。

“这种租赁电梯的模式基­本都需要年左右才能完­成资金回收,加上一些补贴

15没有及时拿到,对于建设公司来说压力­比较大。” 根据蓝顺军的测算:“如果八层楼一梯两户,一户三口人,一人每天两次乘坐,杭州的‘公交电梯’模式单次收费要达到 元左右才可以实现收支­平衡。”加装电梯只是短期内的­小工程,管理10和维护才是需­要维持的大工程, 也是整个项目的生命力­所在。无论“公交电梯”还是“租赁电梯”, 都旨在推动加装电梯快­速安装,这无疑有积极意义。但从长期来看,若无法解决赢利模式问­题,电梯公司难免陷入资金­困局,复制推广也就难了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