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以素人身份上《脱口秀大会》后登上热搜,面对这波流量,年轻警察如何招架“上台讲脱口秀,底气来自警察的本职工­作”

-

■本报记者 简工博 邬林桦

“把道理说通了,工作才做到位了”

?”顾浩威不疾

许多邀约与黄俊的本职­工作并无关系,一些明明已经推掉的邀­约,又会换个途径重新摆到­他面前。有段时间,他甚至觉得自己像一只­小蚂蚁,被各方力量拉扯,不知何去何从。

民警参加社会活动有严­格的纪律规定和报批程­序。 黄俊将自己的烦恼如实­向相关领导报告,大家都很支持他,帮他拒绝了很多无关的­活动。就连《脱口秀大会》总决赛希望他重返现场,哪怕只是当一回观众,也被他一再拒绝。直到最后对方提出“来工作岗位上,不影响工作前提下拍个­短视频”,他才答应。

原以为简单的拍摄,对方来了四五个扛着长­枪短炮的工作人员,带着专业的打光设备。现场设备调试,引来围观的人:“就是他就是他!他马上要讲脱口秀了!”流量汹涌,黄俊坦言,心里确实有过波动。“那是一种好像自己挺厉­害的错觉,而且不受控地在心里蔓­延。” 这样的变化被周围的人­看在眼里, 纷纷给他 “敲木鱼”, 心态又被“掰”回来了。

和那些围观的人一样,所有邀请黄俊的活动,几乎都希望他再讲脱口­秀。然而离开《脱口秀大会》的舞台,他再也没讲过。“我是一个警察,不是一个演员。”黄俊说,自己所有的“梗”都来自日常工作,“大家觉得有趣, 是因为我的工作有趣,而不是我这个人有趣。 如果我是一个脱口秀演­员,一定是最蹩脚的那种。”

在南京东路街道红色地­标宣传活动中,街道邀请黄俊搭档抖音­上热门的沪语主播徐祥,最初的策划是徐祥以上­海市民的角度切入发问,由对周边路线、地标和历史非常熟悉的­黄俊来介绍建筑背后的­故事。

这样的设计看起来没什­么问题,但黄俊坚持加入一个细­节:短视频一开始,徐祥因为交通违法被黄­俊拦下,宣传一波“守法安全”后,才有了后续情节。“不然我一个警察,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?”在所有参与的活动中,他尽可能坚持接入自己­的本职工作:“宣传交通安全、文明守法是我的工作,我不能变成演员或者‘气氛组’呀!”

节目播出后,有外地的公安同行通过­内部软件搜索加他微信,有热情粉丝到他执勤路­口蹲守“求合影”。国庆节那天执行完升旗­仪式交通安保任务, 有人等在旁边问 “孩子可以跟您合个影吗”?他点点头,结果排过来十几个人。只要不影响工作,他尽可能满足:“合影就 秒钟,有些人是从外地过来的,我怎么拒绝?”

10真正令他哭笑不得­的是那些被抓到的违法­者。一次有人在路边违法停­车,他上前提醒,话说到一半,对方忽然认出他:“哦哟是你呀!我很喜欢你的, 听了你讲脱口秀知道你­们交警也很难……但这次能不能不要罚?” 这样的问题曾让黄俊很­困扰。 他希望通过自己让更多­的人了解警察,特别是交警这个群体,他们有血有肉、有追求有使命感,不是被误解和标签化的“开单子的”;可这样的求情又让他一­度尴尬,生怕自己一句话没说对、没说好,会在网络上被无限放大,甚至影响自己所在的交­警群体。

两个月过去,流量余波犹在。黄俊也在摸索和流量和­谐相处的方式,在严守纪律的前提下,他坚持两个“关键词”:“公安工作”和“正能量”。流量本身没有好坏 重要的是用流量来做什­么。” 他毫不担心流量退潮:“每天上班下班,做“,

好交通管理, 回归本质, 回归平凡, 就是幸福呀!”耐心地解释交通法规、讲道理:“开始可能有抵触情绪的­人,最后也都会‘满意’地跟他告别。”

“每次花上一点时间,把道理说通了,工作才做到位了。” 在顾浩威看来, 如果只处罚 不做好解释 就达不到 真正的目的“执法的目的不是为了‘罚款’,而是让老百

, , “”。姓懂得遵守交通法规,是为了大家的安全。”

张昳帆和母亲专门制作­了一面锦旗送到徐汇交­警支队,同事们才知道顾浩威 “又低调地做好事了”。“其实好心人不止我一个。小姑娘倒在地上的时候,有个女士在帮她按压人­中,旁边的人也在帮忙扇风。还有一个好心司机。 因为我当时骑的是摩托­车,不好载她,就在路边拦下那辆车,人家想也没想就帮忙了。大家一起帮忙,才有力量,功劳不是我一个人的。”顾浩威说。

“师父嘴上不一定会说,但他一直在用行动教我,交警不光要管好交通,更要为人民服务 帮老百姓解决困难。” 徒弟杜佳玮经常看到 顾浩威会在路上扶一把­过马路的老人、帮

,抱孩子的人拎东西、给外地游客热情推荐周­边

,打卡点,点滴中感受到师父的为­人,也感染着他要成为“像师父一样的警察”。

 ??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