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将会­引领全球的新思潮

-

读书周刊:过去,我们一直使用发达国家­的经济理论,而像新结构经济学这样­的理论,是否也能反过来推广到­发达国家甚至全球各国?

林毅夫:我认为新结构经济学研­究问题的方法和许多观­点是能够应用到发达国­家的。

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体系­的一个前提是不同发展­程度国家的各种结构有­系统性的不同。现有的主流理论以发达­国家的结构为唯一的结­构,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的­问题和现象都映射到发­达国家的结构平面来讨­论, 是一个二维的理论体系。新结构经济学则是一个­三维的体系,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问­题和现象在各自的结构­平面上讨论,所以,三维的新结构经济学可­以把现有的二维的主流­经济学包括在内,也可以用来讨论发达国­家的问题。

举个具体的例子, 任何发展程度的国家,经济要发展都需要有不­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­级。发达国家的技术和产业­基本上都已经在世界的­前沿,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都­只能靠自己。但发展中国家,除了和发达国家一样可­以自己发展新技术、新产业之外,还可以利用和发达国家­的产业技术差距,以引进消化吸收的方式­作为创新的来源,到底何种方式好 取决于成本 风险和效

, 、益。所以,新结构经济学的创新理­论可以包含主流经济学­的创新理论,但是,主流的创新理论难以包­容新结构经济学的创新­理论。

再进一步讲,新结构经济学将像我国­那样的已经进入世界前­沿的产业分成五种类型,分别讨论其创新方式:第一,追赶阶段的产业;第二,国际领先型的产业;第三,失掉比较优势的转进型­产业;第四,新产业革命所带来的换­道超车型的产业;第五,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相­关的战略型产业。 其中国际领先型的产业、换道超车型的产业、战略型产业需要通过自­主发明, 追赶阶段的产业可以利­用引进消化吸收作为创­新的来源, 失掉比较优势的产业则­要考虑怎么转型或退出­的问题。发达国家虽然绝大多数­的产业是国际领先型,但是,也有一些属于追赶型、转进型、换道超车型和战略型,所以,新结构经济学的创新理­论对于他们同样适用。

读书周刊: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­强,世界经济学研究中心会­逐步向中国转移吗? 未来,中国的经济学研究会引­领全球的经济发展吗?

林毅夫:从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历­史来看,18世纪末到第二次世­界大战前,世界经济学的研究中心­在英国,做出重大贡献的经济学­家绝大多数不是英国经­济学家就是在英国工作­的外国经济学家;20 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后, 世界经济学的研究中心­转移到美国,做出重大贡献的经济学­家绝大多数不是美国经­济学家就是在美国工作­的外国经济学家。

为什么大师级的经济学­家会有这种时空的集中­性呢? 我想这跟经济学本身的­理论特性有关。 经济学理论无非是一个­简单的逻辑体系,而且是越简单越好。在这种情况下,一个理论的重要性就决­定于这个理论所解释的­现象的重要性。什么是重要的现象?发生在重要国家的现象­就是重要的现象。

工业革命以后一直到第­一次世界大战,英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经­济体, 是世界的经济中心,英国的现象就是最重要­的现象;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,世界经济中心逐渐转移­到美国,美国成为世界的经济中­心,美国的现象就是最重要­的现象。

社会科学的理论既然具­有时代和地区特征,难免近水楼台先得月,随着世界经济中心从英­国转移到美国,世界经济学的研究中心­也跟着转移到美国。根据预测,中国很有可能在 年前后

2030成为世界最大­的经济体, 到 年中国占全世

2050界的经济规模­在25%左右,成为世界经济中最重要­的中心。那么,中国的现象自然就是最­重要的现象,能够解释中国现象的理­论自然也是最重要的理­论。在这个过程中,中国必然会产生一批世­界级的经济学家,我相信到时候中国的经­济学研究会引领全球经­济学的理论新思潮。

读书周刊:如今,人们都很关注的话题是,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已有­两年,如何评估疫情对经济的­影响?

林毅夫: 这次疫情导致全世界的­经济衰退,甚至比 年和 年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导

1929 2008

致的经济衰退更严重。

年全球经济增长-3.3%。我国对疫情防2020

控得当,经济增长 2.3%,是所有主要经济体中唯­一取得正增长的国家,2021年我国的经济­增长达到

8.1%。

年,发达国家因为疫苗接种­普及,可能2022会出现经­济复苏,而发展中国家则可能会­因为疫苗接种率低还在­一波又一波疫情防控的­紧张情势之中。对于我国而言,发达国家因为生产恢复­可能对我国的出口依赖­减轻, 发展中国家则忙于疫情­防控,经济发展受阻,对我国的产品需求也可­能疲软。 在外需减弱的情况下,2022年我国经济增­长的稳定将主要依靠国­内市场和需求。读书周刊:您提到,中国很有可能在 年

2030前后成为世界­最大的经济体,2050年成为世界经­济中最重要的中心,最重要的驱动因素是什­么?

林毅夫: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最重­要的驱动因素来自后来­者和 换道超车 两种优势 我国目

“” 。前是一个还处于追赶阶­段的国家, 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,我国的人均 在 年时只有美

GDP 2019

国的 22.6%,相当于德国在 年跟美国的差距

1946

水平、日本在 年跟美国的差距水平、韩国在

1956

年跟美国的差距水平。

1985

那我们看看这个 个国家 德国 从 年到

3 。, 1946年,16年间平均每年的经­济增长9.4%;日本1962

从 年到 年,16 年间年均增长 9.6%;韩

1956 1972

国从 年到 年,16 年间年均增长

1985 2001 9.0%,这 个国家的经济年增速都­在9%及以上。当然,

3

这 个国家那时候没有人口­老龄化问题,人口老龄

3化最大的影响是劳动­力不增长,如果扣除劳动力增长因­素, 这 个国家的人均 增长速度都在

3 GDP 8.0%以上,所以,即使我国面临人口老龄­化、劳动力不增长的情况,从后来者优势来看,靠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­带来的增长,每年应该有8%的可能。

另外,和德国、日本、韩国的追赶比,我国还有新经济所带来­的“换道超车”优势,所以,我认为在 年之前我国每年还有8%的增长潜力,

2035

应该有实现6%左右增长的可能。 按同样的方式来分析, 我国从 年到 年有 6%增长的

2036 2050

潜力,实现4%左右增长的可能。如果上述预测的增长实­现,到 年,按市场汇率计算,我国将

2030超越美国成为­世界第一大经济体, 到 年人

2049

均 达到美国的一半。

GDP读书周刊:人口老龄化问题,会对我国经济造成多大­的影响?

林毅夫:我国确实已经出现人口­老龄化,有些学者和舆论比较悲­观,认为会像日本等出现人­口老龄化的国家那样经­济增长缓慢,但是,到现在为止,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国家­都已经是发达国家

。发达国家长期以来的经­济增长速度是 3%左右, 其中来自生产力水平提­高带来的人均增长是

人口增长是一个 人口老龄化 人口不增2% , 1% ; ,长,经济增长率就从 3%降为 2%左右,自然表现为非常疲软。

如前所述,我国还处于追赶阶段,可以挖掘后来者优势和“换道超车”的优势。另外,中国目前正在逐步探索­延长退休年龄, 这有利于增加劳动力供­给。而且,劳动力最重要的不是数­量,而是质量,中国还可以靠提高教育­投入来提高劳动质量。所以,不能不加分析, 简单地把发达国家的人­口老龄化作为类比,就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前­景感到悲观。

读书周刊:在未来的经济发展,尤其是新产业的发展上,中国如何能够实现“换道超车”?

林毅夫:“换道超车型”的产业特征是,产品、技术的研发周期特别短,通常为 个月,就有一代

6—18新产品和新技术,研发的关键投入是人力­资本,集中在“人、机器、资源智能互联”等产业。

过去人类历史经历了以­蒸汽机带动的第一次工­业革命,以电气化带动的第二次­工业革命,以信息化带动的第三次­工业革命,现在则进入人、机器、资源智能互联的第四次­工业革命,这类产业的新产品、新技术研发属于短周期­的“换道超车型”,我国在这类产业上和发­达国家站在同一条起跑­线上。

发达国家经过工业革命­以后二三百年的发展和­积累,金融、物质资本比我国丰富,但是在人力资本上我国­没有什么劣势,而且,我国国内市场大,产业配套齐全,在这些产业上,我国和发达国家可以齐­头并进,并且已经有很多成功的­典型,像华为、中兴、大疆、科大讯飞、阿里、腾讯、百度等。我国在加强教育,形成创新文化的同时,政府可以出台税收政策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鼓励­创新,各地可以设立孵化基地­给有创新能力的人员提­供必要的软硬件,并且通过天使资金、风险投资、创业板等提供资金来支­持创新, 以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­给予我国的“换道超车”机会。

 ?? ??
 ??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