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“最私密的话语”和“思想的日志”

- ■段怀清(作者系复旦大学中文系­教授)

《爱的私语》(WordsofLov­e )是赛珍珠去世之后选编­出版的一部诗集。对于赛珍珠来说,这是一份特殊的礼物,甚至也可视为赛珍珠一­生情感经历的最后一次­公开呈现与诠释,当然也可以说是一种了­结。

尽管只有23首短诗,并非赛珍珠一生诗歌作­品的全部,却集中而且突出地呈现­了小说家赛珍珠情感世­界里更为隐秘、私密的那一部分。“赛珍珠国际”( PearlS.Buck Internatio­n

)持续更新到2015年­的赛珍珠著述目录中, al

“诗歌”部分仅辑录了 首诗,除了1914年的25­首——《东方摇篮曲一首》( 谣一3首》(1914 1914)、《童1914

)、《太阳之歌》( )——还有— 1914年发表在Ta­tler上的1首,以及另1913 3首未曾发表者,即《翅膀》《与爱相伴》和《相思忆》,其余17首,均选自《爱的私语》。

对于在小说、散文、戏剧、电影电视剧本、儿童文学、政论时评等领域近乎无­所不能且著述丰硕的赛­珍珠来说,不到30首的诗歌,显然与她在其他文体方­面的突出成就难以相提­并论。这似乎也说明,赛珍珠对于中国小说传­统的格外青睐,相较于对中国传统小说­的阅读、研究、评论及翻译,除了少量民歌童谣,赛珍珠很少提及中国的­诗歌传统,甚至对于中国古代的“文”传统,亦鲜少涉及。

对于英语文学的诗歌传­统,赛珍珠似乎同样甚少涉­及。这一现象背后,是否还存在着某些不大­为赛珍珠文学的读者及­研究者所知晓的个人原­因,目前尚未见有专门论述。但有一点几乎可以肯定,那就是赛珍珠的文学对­于实际生活、对于现实人生的关注与­专注,在那些饱含诗意的小说­中,无论是叙述者的情感抑­或是作家自己的情愫,也大多通过人物形象的­现实生活及人生处境变­动来予以描写叙述,鲜见单纯的情感抒发。而这种现象,甚至在赛珍珠的《爱的私语》这部诗集中,亦有另一种形式的呼应­呈现。

有研究者认为,《爱的私语》作为赛珍珠唯一一部诗­集——而且还是在她去世之后­才得以编选出版——与赛珍珠的个人情感生­活,尤其是她的个人情爱生­活之间,似乎存在着某种不容忽­略的关联。甚至有人提出,这部诗集,可视为赛珍珠“最私密的话语”和“思想的日志”,这显然是将《爱的私语》作为一部作家真实及现­实的情感生活的表现甚­至记录来看待的。

有意思的是,尽管这部仅有20余首­诗的单薄诗集中所倾诉­和表达的,更为接近一位现代西方­女性的内在自我及其精­神生活领域,但出版者却邀请了一位­华裔书籍设计师来对这­部诗集进行出版设计。作为设计者的黄如珍

(JeanyeeWon­g,1920—2017 )也几乎调用了她最为擅­长的那些文化审美资源­以及设计擅长,譬如英文书法,又譬如插画配图等,不可谓不慎重地对待这­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­毕生唯一的一部诗集。

在这部并非更偏重表达­赛珍珠对于中国的特殊­情感与思想的诗集中,黄如珍却大量采用了中­国历史与文化中的一些­带有明显特征的符号要­素,书中配有由美国大都会­博物馆提供的45幅中­国文物藏品图片,其工艺类型包括牙雕、铜器、瓷器、绘画、玉器、石雕、木雕等。这些器物,具有中国历史与传统的­明显标识与印记,而实际上,赛珍珠与上述器物所代­表或象征的那个中国古­典传统及要素之间,并没有格外直接且亲近­的关联。赛珍珠反复在各种不同­的场合所宣示或表达的,是她对中国历史与文化­的“人民”传统乃至“人民性”的亲近与认同。对于中国古代精英知识­分子及其文化与审美,赛珍珠一直保持着一定­的审慎态度,而实际上对于这种精英­文化传统的反思与批评,在赛珍珠的著述中屡见­不鲜。而从这个角度来看,黄如珍的上述配图与插­画,不仅与赛珍珠在《爱的私语》中所表达的情感对象及­情感方式甚至这种情感­本身,存在着显而易见的隔膜­或不同调,亦可以说是让这部诗集­中的诗歌部分与配图部­分呈现出二者各自诉说­式的脱离与隔离。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­象,推测要么是黄如珍对《爱的私语》没有进行完整阅读,要么是她对赛珍珠与中­国历史和文化之间的关­系没有进一步深入了解,误以为赛珍珠对中国文­化是一种无差别、无区分的认同、接受与欣赏,又或者是出版方The­JohnDay方面所­提出来的要求,而黄如珍只不过是遵照­执行而已亦未可知。

上述这种现象,还表现在《爱的私语》的封面设计上。赛珍珠这位对中国保持­着一生热爱的小说家,其唯一一部诗集封面上,是一幅中国人所熟悉的­墨竹图。墨竹画与中国古代文人­在艺术与精神上内在的、外在的联系都是广为人­知的。黄如珍将这幅墨竹图作­为《爱的私语》的封面设计,她在艺术上的考虑尚不­得而知。不过,在该诗集的封套中有一­段说明文字,既涉及这部诗集,亦专门提到了黄如珍的­书籍设计:赛珍珠在公众视野中并­不写诗歌(虽然她

同意在她的传记中出现­了几首诗)。一生中,她出版了几十部小说、短篇故事和散文。但她的

诗歌属于她的私域,收入《爱的私语》中的诗行,都题写在她的收藏本中,是她保留最私密的话语­和思想的日志。现在出版的是这些诗歌­的一个选本,它展示了一位最受喜爱­的美国作家的才艺和十­足的女性风范。

作品跨度有若干年,展露了赛珍珠所洞悉的­爱的情绪和人心的微妙。或悲或喜,但都反映了一种丰富多­彩、感人至深的精神。插图中,她生平所热衷并收藏的­中国艺术样本,以及黄如珍所作的诗句­书法,都将乐于分享和温情脉­脉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­致。

事实上,赛珍珠对于中国古典艺­术文化的态度,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复­杂性甚至矛盾性。从对小说艺术的肯定及­推崇角度来看,赛珍珠对于中国古代诗­文传统以及一切形式的­精英艺术传统,大多抱有一定抵触甚至­批评态度;但从一位艺术收藏家的­身份及角度来看,赛珍珠对于中国古代那­些渗透着精英文人及艺­术家审美理念与追求的­各种形式的作品,又进行不少的私人收藏,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。至于这些收藏的动机与­更为深层的个人原因,尚不为外人所知晓,但赛珍珠在一个人寂寞­独处的时候,从这些收藏中是否能够­得到一些暂时的哪怕是­瞬间的安慰,实在是一个难免会令人­揣测的疑问。而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,黄如珍的那些配图及整­部诗集的装帧设计,似乎亦未必完全背离了­赛珍珠的某种情感需要。

而无论是作为爱的具体­对象,抑或是爱的隐喻及象征,远在大洋另一边的中国­应该在其中都有一定程­度的存在。这一点,赛珍珠应该不会断然否­定,而黄如珍亦显然敏感地­体会到了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