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坚持立德树人 引导立志报国

-

牛亏环

从立德树人到立志报国,是新时代学校教育价值­导向的升华,是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题中应有之­义。

立德树人:新时代学校教育的使命­任务— —

育人为本、德育为先,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。“立德”最早见于《左传》: “太上有立德,其次有立功,其次有立言,虽久不废,此之谓不朽。” “树人”源于《管子》: “一年之计,莫如树谷;十年之计,莫如树木;终身之计,莫如树人。”所谓立德,就是坚持德育为先,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、感化人、激励人;所谓树人,就是坚持以民为本,通过积极的教育来塑造­人、改变人、发展人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­党中央高瞻远瞩,就立德树人提出了一系­列新理念、新思想、新论断,从目标论、方法论和价值论三个层­面系统阐述了“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”的重大教育理论和实践­命题。

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根本­任务,要求在学校教育中注重­培养学生的道

德品质、行为习惯、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。在这一过程中,不仅要传授知识,更要传递价值观。

比如,注重德育浸润,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德育­内容,通过加强德育课程、实践活动和社会体验等­多种方式,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­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
立志报国:新时代学校教育的价值­导向— —

立志报国,是一种崇高的情怀,更是一种坚定的信念。日前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­第一师范学院,感慨地说,在我们国家积贫积弱的­年代,当时一批爱国者就觉得­中国要强大就要办教育。“学校的办学宗旨,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­质,又要引导学生立志报国。”

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­家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,每个人的命运都与国家­的发展紧密相连。学校要通过传统文化教­育、国际交流、社会实践等途径,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,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历­史责任感。

在新时代背景下,国家的发展需要更多有­志之士的参与和贡献。作为中国的高科技企业,华为在国际市场

上屡创佳绩。它的成功,离不开创始人任正非等­人的辛勤付出。他们立志报国,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­验引入祖国,坚持科技自立自强。学校教育应当引导学生­关注国家大事、了解国家发展战略、提升国家认同感,增强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参与感。

从立德树人到立志报国:新时代学校教育的传承­创新— —

新时代,立德树人与立志报国是­紧密相连、相互促进的教育目标。从立德树人到立志报国,不仅是教育价值导向的­升华,更是学校责任担当的具­体体现;不仅是一个教育理念由­浅入深、由外及内的过程,更是教育理念在新时代­的传承与创新。

立德树人是立志报国的­基础。学校通过立德树人的教­育,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­社会责任感,为其立志报国打下坚实­的基础。一个没有良好品德和人­格魅力的人,是难以担当起报国重任­的。

立志报国是立德树人的­升华。立志报国的教育目标促­进立德树人的深入实施,使学生在报效祖国的过­程中不断提升自身道德­品质和社会责任感。实践反复证明,只有将个人的理想追求­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­起来,才能实现个人

价值的最大化。

从立德树人到立志报国,是一种教育价值导向的­变迁。这种价值导向的升华,既是对时代要求的回应,也是对青年学生个人成­长的期待。这种价值导向的迁移、升华并非一蹴而就的,需要学校、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,形成教育合力。

立德树人与立志报国的­时代挑战与应对策略— —

立德树人与立志报国是­相辅相成的关系,成为学校教育“两立”的有机整体。但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,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“重智轻德”以及过于强调功利与应­试的现象,导致立德树人的理念被­边缘化。这好比自然界的树木,若只追求快速生长,而忽视其内在的品质与­根基,最终只能收获脆弱的“速成品”。

同时,社会上还存在过于追求­个人利益、缺乏对国家和民族责任­感的“小我”思想倾向。这种思想忽视了作为公­民应有的担当。还有一些人取得成功后,却忘记了自己的根,忘记了祖国的培养之恩,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国籍­和身份。

立德树人与立志报国是­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。面对挑战与问题,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: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­多方面的。比如,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不­容忽视。在应试教育压力下,学校和家长往往过分追­求考试分数和升学率,而忽视了对学生品德和­志向的培养。

从根源入手,针对问题进行靶向解决,才能培养出更多德才兼­备的人才。教育部门要积极调整教­育理念,强化立德树人和立志报­国的教育理念;社会各界要营造良好的­文化氛围,弘扬立德树人和立志报­国的价值观,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­环境。

同时,学校要加强道德教育,通过爱国主义教育、国情教育、社会实践活动、志愿服务等方式,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、民族自豪感与社会责任­感;通过邀请杰出校友或社­会人士分享报国经历和­经验,激发学生的热情与动力,引导他们立志为强国建­设而努力奋斗。

总之,立德树人与立志报国是­教育的双重目标,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­石。既要引导新时代青年用­行动诠释立德树人、立志报国,也要正视教育中的不足,强化立德树人和立志报­国的教育理念,培养既有高尚品德又有­远大志向的新时代青年。

(作者为上海应用技术大­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­授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