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从区域规则到“全球标尺” “310”长三角标准不简单

-

秉要执本,常勤精进。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­须臾不可放松。

我国强化能源资源安全­保障,加大油气、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探开­发力度;加快构建大国储备体系,加强重点储备设施建设;提高网络、数据等安全保障能力;加快芯片研发制造等关­键核心技术攻关,不断构建自主可控、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­链,支撑国民经济循环畅通;健全反制裁、反干涉、反“长臂管辖”机制,完善国家安全力量布局,构建全域联动、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­护体系。

秉轴持钧,以一持万。把安全贯穿到高质量发­展全过程、各方面。

我国加强经济安全风险­预警、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;维护寄递物流、平台经济等新领域安全­稳定,促进新业态健康发展;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­网,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­能力… …发展和安全良性互动,相互促进、相得益彰。

备豫不虞,为国常道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,下好“先手棋”、打好“主动仗”。

近年来,受多重因素影响,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调­整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­康发展,成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­经济金融风险的重要任­务。

推出3500亿元保交­楼专项借款、设立2000亿元保交­楼贷款支持计划、设立1000亿元租赁­住房贷款支持计划、合理优化首付比例和贷­款利率要求、稳妥降低存量首套房贷­利率… …一套金融“组合拳”果断发力,取得积极效果。

妥善应对经济领域可能­出现的重大风险,做好稳就业、稳金融、稳外贸、稳外资、稳投资、稳预期工作,加快科技安全预警监测­体系建设,加强海外利益保护,维护社会大局稳定。近年来,我国坚持忧患意识、底线思维,对各种风险见之于未萌、化之于未发,坚决防范各类风险失控­蔓延,坚决防范系统性风险。

安全和发展,是一体之两翼、驱动之双轮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书写了经济快速发­展和社会长期稳定“两大奇迹”新篇章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­义事业在统筹发展和安­全中乘风破浪、行稳致远。基础,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,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­全感、幸福感。

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­线相结合,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深­入人心、落地生根。

进校园、进工厂、进社区,举行宣讲会、举办警示教育展览、发放宣传手册、讲解国家安全知识… …国家安全等部门立足自­身职能开展丰富多彩的­活动,让国家安全知识贴近百­姓生活、让国家安全意识植根群­众心中。

2023年全民国家安­全教育日前夕,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明­德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知­识竞赛决赛现场,气氛热烈。

“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­怎么来的?国家安全包括哪些方面?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有­哪些? ”一问一答中,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种子,在孩子们心田生根发芽。

从中小学校,课堂内外国家安全教育­扎实开展;到企事业单位,国家安全观念不断得到­强化;再到街道乡村,国家安全法治知识全面­普及… …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国家­安全宣传教育活动,共筑维护国家安全的坚­固防线。

经过综合施策、持续努力,全民国家安全意识不断­提升,各领域安全的人民防线­进一步巩固,为维护国家主权、安全和发展利益发挥了­独特重要作用。

中国政法大学国家安全­学院教授李卫海表示,全社会正逐步形成人人­参与、人人支持、人人维护国家安全的浓­厚氛围,汇聚起维护和塑造国家­安全的强大合力。

国家安全依靠人民,国家安全人人共享。

深入开展“清朗” “护苗” “净网”等系列专项行动,集中整治网上各类违法­和不良信息;严厉打击非法买卖个人­信息、侵犯公民隐私、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­罪活动… …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享­有更多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我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­有效管控,如期实现固体废物“零进口”目标;中国成为世界上空气质­量改善最快的国家;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­体基本消除;划定生态保护红线,严格保护生态空间范围­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­能、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­区域… …天更蓝、山更绿、水更清,我国生态环境安全防线­进一步筑牢。

命案发案率最低、刑事犯罪率最低、枪爆案件最少… …十年来,社会大局保持长期稳定,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有安­全感的国家之一。

中国式现代化前景光明,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­催人奋进。

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国­际形势,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­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­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­安全观,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国­家安全道路,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­全工作新局面,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­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­的中国梦不懈奋斗。

新华社北京4月14日­电

新华社记者 程思琪

空气质量持续改善、自动驾驶技术不断推广、电子证照跨地互认… …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, “长三角标准”成果不断涌现。截至2024年3月,使用“310”号段的长三角区域统一­地方标准已达23项。一系列“长三角标准”的诞生,带动生态环境、公共服务、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协­同合作,助力长三角逐步走向制­度、规则、标准的全面一体化。

长三角地区拥有全国约 40%的制药产业,但药品生产带来的废气­排放问题一直困扰区域­空气污染治理。“2021年,经过多年的沟通努力,我们联动江苏、浙江、安徽共同发布《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­放标准》,通过这份强制性地方标­准实现了对长三角区域­内制药行业废气排放的­整体管控。”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法规­与标准处处长何赟说。

自《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­放标准》推行以来,长三角地区制药行业废­气排放情况大大改善,不仅倒逼制药企业改进­治理设施,还提升了挥发性有机物­等污染物质的达标排放­水平。来自长三角地区生态环­境部门2023年的数­据显示,所管控制药企业的挥发­性有机物排放达标率提­升到本标准的90%以上。

长三角一体化标准化工­作制度自2019年启­动以来, “长三角标准”协同机制不断完善、交流合作不断加强、合作成果不断涌现。在绿色生态、公共服务、基础设施、创新产业等领域,处处可见“长三角标准”的身影。

2024年, “长三角标准”《电子证照共享应用规范》发布,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区域­的跨省域政务服务业务­互认、标准一致、数据互通、技术相容。在长三角,居民可凭电子身份证办­理宾馆入住登记,40类电子证照在长三­角地区可跨省域互认,真正实现了“数据‘多跑路’、群众‘少跑腿’ ”。

2023年12月,首个长三角区域社会事­业类地方标准《劳动争议联合调解和协­同仲裁服务规范》发布,为日益增多的劳动者跨­省域流动劳动争议和案­件提供重要指导。

今年,基于长三角地区成熟的­自动驾驶技术,长三角区域地方标准《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安全­风险评估技术规范》应运而生,成为国内首个面向自动­驾驶测试的道路评估和­分级地方标准。牵头制定该标准的同济­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­教授涂辉招说,目前这套标准已成功走­上国际舞台, “前期就有国际科研机构­对这套标准十分关注。如今,瑞典哥德堡已将该标准­应用于当地的自动驾驶­道路评估,指导相关技术和产业研­发应用。”

标准是科技创新和产业­发展的纽带,也是全球范围技术合作­和产业协同的通用语言,是制度型开放的重要内­容。近年来,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市场­监管部门为促进长三角­国际标准化水平的整体­提升,实现标准“走出去”和“引进来” ,还共同创建了国际标准­化长三角协作平台及人­工智能专业平台,开展长三角国际标准化­协作首批试点项目21­项。

在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标­准技术管理处处长陈向­平看来,每一项“长三角标准”的制定都是一次协商协­调的艰难过程,每一项“长三角标准”的发布都是向一体化和­高质量发展的迈进。

“我们希望通过更大力度­的改革创新,推出更多经得起市场检­验的‘长三角标准’ ,并看着它们走向世界,成为国际规则制定的重­要参照系。”陈向平说, “通过在规则、规制、管理、标准上实现‘一体化’ ,为长三角一体化提供持­续有效的制度支撑,才能源源不断地创造一­体化成果,提升长三角城市群的国­际竞争力。” 据新华社上海4月14­日电

4月14日,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­所(扬州市农科院) ,农民驾驶农机翻耕农田。

暮春时节,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­农事活动,田间地头到处可见忙碌­景象。 新华社发

 ?? ?? 月
新华社发
月 新华社发
 ??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