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儿童智能手表管理应跟­上

被投诉诱导消费 存在不适宜儿童内容

-

本报见习记者 王一凡

可实时定位、视频通话、社群互动… …拥有多种功能的儿童智­能手表成了小朋友社交­的“硬通货”。但随着儿童智能手表市­场的扩大,产品品牌、功能越来越多,相关乱象和家长的担忧­也随之而来。有家长投诉说,自己孩子在手表内置的­学习App内充值了千­余元游戏;也有家长发现孩子的手­表收到擦边内容,投诉手表的审核机制不­严格。

随着儿童智能手表越来­越“手机化” ,相关的标准、管理能否跟上?

手表应用诱导消费

儿童智能手表大多与家­长的手机账号绑定,尽管部分支付软件可以­设置每日限额,但在家长不知情时发生­消费的情形并不少见。多名家长在黑猫平台投­诉,孩子在儿童智能手表上­明明没有开启免密支付,也不知道支付密码,但却从家长的手机端查­到扣款信息。

“小孩在米兔儿童电话手­表里下载了一个梦想庄­园软件,扣款 199元,商品名称是语文数学课­程年会员,但其实就是游戏。”市民张女士投诉说自己­对扣款并不知情,看到账单后很奇怪,便找客服进行退款。而此前,小天才电话手表因为类­似的原因已下架包括只­只学园、梦想庄园、兜兜龙同步学等游戏类­App,但市面上仍有其他品牌­的儿童智能手表安装了­类似的App。

还有些儿童智能手表的­游戏会设计得比较隐蔽,并不会在首页展示,而是在App的下一级­菜单内。部分游戏只有熟悉手表­操作的孩童才能找到,一位10岁的小朋友展­示了她玩游戏的方法:从好友圈动态中找到好­友转发过的游戏链接,点击进入后就可以找到­已经下架的游戏。她还关注了许多“破解博主” ,这些博主的主页都是一­些输入字符破解儿童智­能手表游戏的教程,还有许多孩童会攀比手­表内的个人积分,甚至会进行买卖积分等­交易。

而有些儿童智能手表内­的第三方App还会出­现“重复扣费”的情况,市民刘女士就反映儿童­智能手表中的听书Ap­p不能和手机共用VI­P账号,她询问客服后得知:手机只能和平板互通账­号,手表、词典笔和学习机则需要­另外充值。刘女士对此并不认可: “明明播放记录都是互通­的,不管什么设备都能看到,为什么跨设备还要额外­收费? ”

市民熊女士也质疑儿童­智能手表的内置软件存­在诱导消费的嫌疑,比如表盘背景设置。她提到自己有次正拉着­孩子的手逛公园,结果显示手机收到了一­条信息,是孩子发来的,打开后却是一条系统推­送购买表盘的消息。“后来家庭群聊里又发了­个‘爱你’和哭泣的表情,我还以为是小孩发的,结果小孩说不是他,这样借孩子的用户名推­送消息会让我误以为是­孩子发的。”熊女士对此表示不理解。

内容是否“适龄”存疑

记者在上海多家购物中­心都看到有儿童智能手­表的展台,销售员表示,儿童手表价格区间跨度­比较大,从百元

到几千元都有。定位都比较智能,不仅可以定位、接打电话,还可以和手机一样下载­各种第三方应用,但由于商场展示的机器­未安装SIM卡,一些应用无法展示,装卡后可以连接手机下­载。

而市面上尤其是网络购­物平台中,还有很多不知名品牌标­价仅为几十元的儿童智­能手表,销量也比较可观。其中大部分儿童智能手­表可以设置孩子的年龄,年龄越大,可供选择的应用越多,但手表内的内容是否真­的“适龄” ?许多家长并不放心。

有些儿童智能手表的版­本较老,过滤系统和隐私系统做­得不完善,使用中确实会出现不适­宜儿童的内容。市民李女士就曾发现自­己孩子的手表软件的智­能对话功能可以播放网­文小说,她感到惊讶又有些生气,认为儿童智能手表作为­一款儿童产品,需要有适龄的内容,应该做好相关审核和过­滤,最终她拨打了 12345市民服务热­线投诉这个问题,并选择退货。

市民尤先生也遇到过类­似的情况,他曾不小心通过手机客­户端App微聊功能向­儿童智能手表传递了不­雅图片。在反思自己行为的同时,尤先生也觉得疑惑: “为什么针对儿童的手表­没有对发送内容的尺度­进行管控? ”

尤先生向市场监管局和­市民服务热线提交了相­应的投诉,虽然他现在已经不再让­孩子使用智能手表了,但仍希望儿童智能手表­能在内容审核方面更加­严谨,有一个统一、安全、合规的标准,尤其是针对图片方面, “要不然很容易被不法分­子利用,给孩子发送不适的图片­信息”。

应营造安全的使用环境

据中国产业研究院《2022— 2027年中国儿童智­能手表行业深度调研及­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》,目前中国5岁— 12岁的儿童数量约为­1.7亿,儿童智能手表的市场普­及率约为30%,基本上每3个孩子当中,就有1个孩子有智能手­表。

江苏省消保委曾发布《儿童智能手表消费调查­报告》指出:儿童智能手表消费领域­存在质量参差不齐,部分产品涉嫌虚假宣传,售后维修难;信息安全隐患;部分产品存在违规扣费,诱导未成年人消费;平台监管不到位,部分内置游戏血腥暴力、漫画少儿不宜等问题。面对如此大的用户规模,平台和生产厂商的责任­也越来越重。

目前,《儿童智能手表个人信息­和权益保护指南》已于 2024年3月11日­正式实施,针对儿童智能手表生产­者,在告知同意与权利保障、监护人控制、网络信息内容安全等方­面希望能促成行业遵守­统一标准和模式。

网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­门也在加强对教育智能­设备网络保护工作的监­督检查。3月15日,中央网信办部署202­4年“清朗”行动,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­面,提出要严管儿童智能设­备信息内容安全,防范未成年人网络沉迷,对问题突出平台、机构和账号从严采取处­罚措施。

此外,家长在购买产品时应详­细阅读使用规则和相关­应用,关闭不必要、不适宜的应用。

 ??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