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市民政局负责人做客“民生访谈” ,一一回应市民关切 打通结算,让养老助餐“补贴跟人走”老人点外卖也能享受政­府补贴“演人物”成为她一生追求

吕瑞英获白玉兰戏剧奖­特殊贡献奖

-

本报记者 王海燕

昨天,2024民生访谈节目­拉开帷幕,市民政局局长蒋蕊作为­首期嘉宾走进直播间,就市民关心的社会救助­认定标准、社区长者食堂、婚姻登记等热点问题一­一作答。

跨省婚姻登记2102­5对

上海 2400多万人口中,将近1000万是外来­常住人口,他们在上海工作、生活,如果能在上海办理结婚,不用为了领取“红本本”千里迢迢回老家,是许多年轻人的愿望。

蒋蕊表示,上海民政部门抓住“跨省通办”改革契机,满足群众异地办理婚姻­登记需求。自去年6月1日起,对于双方户籍均不在上­海的一对新人,只要一方持有上海市居­住证就可以在16个区­任一婚登中心办理婚姻­登记。

“这为在沪奋斗的外地户­籍年轻人减少了奔波、提供了便利,更让他们增强了对这座­城市的归属感。”蒋蕊表示,在去年6月1日当天,全市各婚登窗口就有1­00多对新人通过“跨省通办”办理了结婚证。

蒋蕊在访谈中讲到,有一对新人都在上海念­大学,并一起留在上海,他们结缘于6月1日,选定在去年6月1日登­记领证。“原本已经请好假、订好火车票,听说上海婚姻登记可以‘跨省通办’了,就退了票,由此成为上海婚姻登记‘跨省通办’首对新人。”

为做好这项工作,民政部门精心构建信息­系统,强化数据核对,优化窗口服务流程,克服一系列技术困难,以优质的公共服务提升­群众幸福感。数据显示,从去年6月1日至今年­3月 31日,累计办理跨省婚姻登记­21025对,占同期本市内地居民婚­姻登记的 17.31%,惠及来自内地30个省­市区来沪工作、生活的群众。

困难家庭认定标准提高

从今年4月1日起,上海市社会救助家庭居­民经济状况认定标准提­高,货币财产认定标准从原­来的定额“低于3万元” ,调整为“低于24个月本市同期­最低生活保障标准”。

蒋蕊说,今年民政部门对上海的­社会救助困难家庭的经­济认定标准做了调整。这个认定标准,除了包括可支配收入的­情况,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­准是家庭的人均货币财­产。一个低保三口之家,家庭的货币财产不超过­9万元,是进入低保家庭的门槛。

“希望通过这次标准调整,使那本报记者 查睿

上海老年助餐服务正加­速“破墙” ,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武­宁片区长者食堂近日打­通政府补贴和外卖平台,老年居民完成注册、绑定的操作后,通过手机点餐就可以享­受政府助餐补贴。项目负责人介绍,这一数字化的便利服务­正在覆盖更多社区。

去年,松江新桥镇率先跑通了­老年助餐“新桥模式” ,让老年居民可以在线上­点餐的同时使用政府补­贴。如今,更多街道正与外卖平台­沟通合作复制这一模式。曹杨新村街道60岁及­以上老人占比接近50%,近年来已开办多个长者­食堂,构建了广覆盖的老年助­餐服务体系,而此次上线的武宁片区­长者食堂也成了普陀区­内首个线上老年助餐服­务项目。如今,老年人在饿了么搜索进­入“爱上食·社区长者食堂(武宁店) ”就有丰富的餐品可供自­主选择并下单,除政府补贴外,外卖平台的用户红包也­能叠加使用。

据悉,武宁片区长者食堂是附­近居民心中的“网红食堂” ,包子、烧卖、瓦罐汤等都是深受老年­朋友喜爱的“明星餐品” ,仅馒头和包子每天就能­卖出多达 4000个。食堂上线外卖平台后,除了将服务范围扩大至­25平方公里,令更多老人受益,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­恶劣天气、腿脚不便等情况下,老年人的居家用餐问题。

曹杨新村街道相关负责­人表示,去年年末街道就开始策­划对社区的老年助餐服­务进行数字化升级, “我

些真正有困难的家庭的­生活水平得到一定幅度­的提高,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­相适应,实现应保尽保、应助尽助。”蒋蕊说。

建设社区长者食堂

目前,上海已建成长者食堂3­50家,老年助餐点约1500­个,日均供餐能力超20万­客。蒋蕊表示,接下来将不断加快布点,同时解决养老助餐补贴­的人户分离问题。

有网友表示,各个区的长者食堂数量­分布不均,希望能够多建一些。蒋蕊表示,目前上海已经印发了促­进老年助餐服务高质量­发展的文件,除了大力建设社区长者­食堂之外,也将鼓4 10日,武宁片区社区食堂外,外卖小哥正在助老送餐。

们尤其关注项目的可持­续性,通过政府统筹、市场参与,结合政府补贴与企业让­利,这样不会对任何一方产­生运营压力,才能长期为老人提供服­务。”

在老人的使用体验上,曹杨新村街道细致地进­行了创新。经过街道联合辖区各居­委会对年满60周岁并­开通区级助餐补贴服务­的老年群体进行排摸,结合实际情况梳理出一­批体验用户清单,与饿了么进行数据对接,方便老人在平台使用相­应手机号注册并绑定支­持补贴扣款的银行卡

励社会餐饮单位加入,增加供应量。

目前,很多区的街镇村居会为­辖区内的户籍老人发放­助餐补贴,而不同区、不同街镇的补贴额度和­补贴方式不同,一些老人为此感到困扰。“如果因为人户分离而享­受不到居住地的助餐补­贴,这对老年人本身不太公­平。”蒋蕊表示,目前正研究打通结算,努力实现“补贴跟人走” ,让老年人能更加方便地­享受助餐补贴。

老年综合津贴“免申即享”

上海从2016年5月­1日开始实施老年综合­津贴,这是市委、市政府专门给老年人发­放的小红包,根据不同年龄分五档,很受老年人的欢迎。有

资料图片

或敬老卡后,能够自动识别身份并享­受相关优惠。试点运营一个星期后,已有 970多位老人在饿了­么完成了注册、绑定操作。

“我们规避了一些身份认­证方面的程序,尽量简化下单步骤,方便老人操作。”据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,因线上点单服务仍在试­运营阶段,目前食堂线上点单开放­时间为每天 11: 00— 12: 30、17: 00— 18: 30两 个 时 间段。在菜品供应上,线上平台与线下保持一­致,均以符合老年人需求的­少油、少糖高品质健康餐食为­主。

老人担忧,自己如果错过了申请时­间,能否追溯这笔养老津贴。

“今年5月1日开始将实­施新的政策,改变原来的申请办理,实行‘免申即享’。”蒋蕊说,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­人,后台将通过大数据的比­对,通过“随申办”直接推送,线下通过居村委会、养老顾问上门通知,老人即使错过了申请期­也不用担心,这笔钱都会打到老人的­账上。

“这张敬老卡和社保卡进­行绑定,覆盖11家银行,接下来还将进一步拓展。这张卡即使没有激活,也不影响打钱进去,这笔钱会定期发放,在每个季度第一个月的­15号打到老人的账上。”蒋蕊说。

4月15日,第32届上海白玉兰戏­剧表演艺术奖揭晓各奖­项提名名单,同时宣布,92岁越剧吕派创始人、国家一级演员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­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吕瑞­英获特殊贡献奖。

吕瑞英曾任上海越剧院­院长、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副主­席。她专长花旦,兼擅花衫、青衣、刀马旦。她对创腔十分重视,通过不同唱腔的设计体­现出人物性格及不同感­情,在继承袁(雪芬)派委婉典雅、细腻隽永特色的基础上,又增加活泼娇美、昂扬明亮的旋律色彩。《打金枝》中的公主、《西厢记》中的红娘、《红楼梦》中的薛宝钗、《穆桂英挂帅》中的穆桂英、《花中君子》中的陈三两等,都是吕瑞英塑造的经典­形象。

2022年,记者访问吕瑞英,她依旧关注越剧发展并­表示“,以前演出比较简单,现在观众见识多,要求更高了。要拿戏出来,戏立得住;剧团不怕忙,只怕没事做。”听到青年演员正在赵志­刚等名家指导下学习经­典戏《何文秀》,还提出希望可以学昆曲、声乐,反哺越剧表演,吕瑞英高兴地频频点头“,学习,不能马马虎虎混过去。”

在舞台上真看真听真想

2021纪念章。

2012年,吕瑞英在《解放日报》撰文怀念袁雪芬: “在大上海的舞台上,我第一次看到了袁雪芬­老师的戏,演的是《绝代艳后》。她的艺术立刻像一块巨­大的磁石,牢牢地把我吸引住了。由于受到她和新越剧的­感召,我放弃了唱头肩旦,进入新越剧的大剧团努­力学习。1949年,我如愿以偿加入东山越­艺社,从此可以到袁雪芬老师­身边向她学艺了。”

从袁雪芬身上,吕瑞英第一次听到“演人物” ,这三个字成为她一生的­追求。关于吕瑞英与袁雪芬,有两段著名的往事。拍摄越剧电影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“草桥结拜”时,吕瑞英扮演丫鬟银心站­在祝英台身旁。见梁山伯主仆走过来,袁雪芬问吕瑞英: “来了两个陌生的年轻男­子,银心的反应是什么? ”吕瑞英说: “赶紧掩饰自己,不要被人家看出来自己­是个小姑娘。”袁雪芬笑了: “银心是丫头,首要任务是保护小姐,突然来了两个陌生男子,首先想到的当然是小姐,怎么会是自己呢? ”

在《西厢记》,袁雪芬饰演崔莺莺, 50年”资料图片

她问饰演红娘的吕瑞英: “瑞英啊,今天‘赖婚’这场,我头上换了朵什么颜色­的花? ”吕瑞英想了半天“:我… …不知道。”几十年后,吕瑞英总结, “袁老师所提出的问题都­是关于演员在舞台上一­定要真看真听真想,这是她用朴素的语言所­归纳的演员如何塑造人­物的要领。”

事实上,吕瑞英一直非常勤奋。演完《西厢记》,吕瑞英回家会拿起几根­火柴比照,研究红娘站位怎样更合­适。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中银心喂鸟,吕瑞英到公园里观察、模仿别人喂鸟的动作和­神情,一遍遍练习,假想眼前有鸟的跳跃,使眼珠跟着假想的鸟转­动,渐渐使之和手的动作融­合起来。

不同人物设计不同唱腔

吕瑞英早年师承袁派,后根据自己音域宽广、音色甜美的特点和擅演­剧目不断创新发展,形成独具一格的吕派唱­腔。吕瑞英说,唱腔是人物的语言。她根据不同人物的特点,亲自设计了不同的唱腔,几乎不重复自己。

《西厢记·拷红》红娘“夜坐时停了针线” ,吕瑞英用“尺调腔”与“四工调”化合起来,形成一曲别开生面的新­腔。《桃李梅》中“风雨同舟” ,她吸收借鉴锡剧行路板­而设计新颖别致的越剧­行路板,表达人物女扮男装上京­告状时心急如焚的情绪。这种曲调后在越剧中被­广泛运用。《别洞观景》中,她的不少表演手段来自­川剧。在《穆桂英挂帅》中,她融合了豫剧、京剧表演元素,使穆桂英的唱听来清丽­刚健。在《凄凉辽宫月》最后一场,吕瑞英创作了脍炙人口­的《一弯冷月照宫墙》,又创造性地用E调唱腔,并让乐队借用京剧反二­黄的过门来渲染气氛。

 ?? ?? 月
 ?? ?? 本报记者 诸葛漪年,吕瑞英获颁“光荣在党
本报记者 诸葛漪年,吕瑞英获颁“光荣在党
 ??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