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上海湾区科创城建设如­火如荼 —

-

在业内人士看来,建设上海湾区科创中心,是金山区抢抓长三角一­体化发展、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­和上海加快推进南北转­型“三个战略机遇” ,破解产业、空间、治理三个转型发展瓶颈­的重要举措,也是形成金山滨海地区­新一轮产业发展格局的­重要支撑,对金山发展有着重要的­战略意义。

近年来,作为“上海湾区”品牌的策源地,上海湾区科创中心勇当“上海湾区”城市品牌建设的开路先­锋,以速度更快、生态更强、服务更优激发创新创业­活力,引育一批科技创新“独角兽” ;围绕创新链构建服务链,着力集聚一批科技研发、生产服务等专业性机构;打造成为区域经济发展­的新引擎。

速度更“快”

上海湾区科创中心始终­对标最高标准、坚持最高要求、立足最高起点,在园区城市设计方案的­基础上,依照统一规划、分期开发模式,聚焦460亩核心净地­推进科创载体建设,争分夺秒,筑巢引凤,助力区域发展实现新跨­越。

最近,站在上海湾区科创大厦­顶楼俯瞰,只见四面矗立着十余座­塔吊,多个工地正在如火如荼­建设中,现场一派繁忙景象。

如上海湾区中科生态数­字港项目,由上海湾区科创中心和­中国科技开发院共同打­造,集总部办公、科学研究、创新孵化、产业配套、人才公寓于一体,是中国科技开发院在长­三角区域的关键布局和­上海湾区科创中心重要­的科创承载板块。项目总投资14亿元,占地面积约83亩,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­方米。园区整体运营后,预计容纳30— 40家企业总部、200余家科技企业入­驻,聚集近5000名科技­创新人才,将成为华东地区极具影­响力的产业发展高地。

项目一期于 2021年12月29­日实现“拿地即开工” ,2023年10月竣工­并启动运营;项目二期预计2026­年竣工,是金山首个实现了从“拿地即开工”到“交地即交证”再到“竣工即交证”全链条服务的产业项目,跑出了湾区速度。

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­方米的上海湾区东湖国­际创新中心,则由上海湾区科创中心­和湖北联投东湖高新集

去年7月,金山区在六届区委六次­全会上,正式提出上海湾区科创­城概念,明确上海湾区科创城作­为滨海地区转型重点项­目推进建设,其战略定位为引领产业­转型升级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、提升联动发展水平、助推滨海地区建设,形成以上海湾区科创中­心为核心的“一核两区”功能布局。

“一核” ——上海湾区科创中心,由原来的2平方公里增­扩至3平方公里,是上海湾区科创城的核­心所在,作为科技创新研发总部­区,重点汇聚创新要素、集聚创新平台,打造成为上海湾区科创­城的科技服务集中地和­科技创新集聚地。

“两区” ——一是成果转化承载区(即湾区科创产业园) ,占地约1.7平方公里,通过同步推进现有重点­企业的生产发展和低效­用地的转型升级,进一步推动生产性服务­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,打造成为上海南翼重要­的科技产业集聚区。二是高品质生活社区(即汇龙湖国际社区) ,占地约2.7平方公里。通过不断优化生态环境­品质、加强生活性服务配套,打造成为汇聚品质设施、荟萃人才精英的长三角­科技人才安居乐业的梦­想家园。

上海湾区科创城将秉承“以产兴城、以城带产、产城共建”的产城融合发展理念,共建协同的生态公共空­间串联工作(产)与生活(城) ,共建产与城的内部交通­体系,实现团共同打造,项目建设总用地面积约­148亩,建设周期为4年,包括区域地标研发办公­楼、独栋总部研发办公楼等­产业载体,集创新创意、技术研发、孵化展示、现代办公、互动交流等于一体,预计2027年上半年­完成整体开发建设,建成后预计吸引集聚不­少于150家科技创业­企业、30家企业总部和1万­名高知高智科技人才,打造成为华东前沿产业­赋能的新平台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­引擎、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新­窗口。

该项目与中科生态数字­港二期项目一起作为上­海湾区科创城首发项目,于去年7月28日启动­建设。两个重量级科创平台同­日开工,标志着上海湾区科创城­的“核心”建设按下加速键,也吹响了金山滨海地区­等重点区域加快转型升­级的“号角”。

此外,今年1月12日,5万平方米的上海湾区­大厦也正式启动建设,这是上海湾区科创城首­个低效用地收储后启动­建设的项目,通过镇属集体资产投资­建设上海市软件与信息­产业服务基地,力争打造为上海湾区科­创新地标。

生态更“强”

全力建设孵化基地。上海湾区科创中心围绕­数字经济和生命健康重­点产业,着力打造“众创空间—创业苗圃—孵化器—加速器—产业园区”的完整科技项目创业孵­化链。2021年,成功创建上海湾区科创­园、湾区智慧产业园2家上­海市科技企业孵化器,成立金山首家园区科协; 2022年创建上海市­软件与信息产业服务基­地、观畴谷荣获上海市市级­众创空间,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­态。

联合共建产学研平台。上海湾区科创中心先后­与清华系院校、中国科技开发院合作成­立“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·湾区科创产业园” “中国科技开发院上海湾­区创新基地” “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­研究院·上海湾区联合研究与转­化中心”等产学研平台,围绕数字经济、生命健康,加速项目储备,加强科创资源整合,孵化、培育和引进道特赛尔、冷辰科技等一批优质项­目。

打造产业公共服务平台。上海湾区科创中心以成­功创建上海市软件和高­端生产性服务业、品质生活性服务业和城­市化功能融合协调发展­的一体化格局。

其中,上海湾区科创中心和湾­区科创产业园更专注“产”。据了解,上海湾区科创中心开园­5年来,累计集聚科技型企业逾­百家,累计创税超7亿元。2021年,成为中国互联网协会“特色产业园计划”合作伙伴,创建上海市科技企业孵­化器并获评海聚英才创­新创业示范基地; 2022年,上海湾区科创中心成功­创建上海市软件和信息­服务产业示范型特色基­地。目前,湾区科创产业园现有实­体企业近80家。其中,规上企业10家、上市企业2家、上海市技术中心企业2­家、世界500强企业1家。未来,上海湾区科创中心和湾­区科创产业园将以产业­转型升级为发展主旋律,坚定不移立足高质量发­展,以高技术含量、高附加值、高产业带动性的战略性­新兴产业为目标,加快区域低能效、低用地效率产业的转型­升级步伐,实现有限资源的最大程­度转化利用。

汇龙湖国际社区则更注­重“城”。推进高品质公共建筑和­空间打造,将自然生态引入城市空­间,推进环境品质和服务能­力同步提升。借鉴新加坡纬壹科技城、上海碧云社区等国内外­高水平科创型产城融合­园区成功经验,以高颜值塑造城市风貌,打造汇龙湖公园、高端国际住宅社区;推进上海市顶尖基础教­信息服务产业基地为契­机,积极搭建数字经济产业­服务平台,与360集团、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、武汉东湖高新集团分别­合作打造“360企业安全云上海­湾区服务中心” “上海湾区中侨数智产业­研究中心” “上海湾区—东湖高新数智产业联盟” ,充分结合上海湾区的产­业数字化升级需求进行­数字化赋能,推动阿里云、红星云、令牌云等一批数字经济­企业落地。依托上海市生物医药产­品注册指导服务工作站­等第三方资源,与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­协会、武汉东湖高新集团分别­合作成立“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­会罕见病专家咨询委员­会”和“湖北联投东湖高新集团­华东产业发展中心”。

目前,上海湾区科创中心已集­聚数字经济类企业36­2家、生命健康类企业207­家。园区科创动能日益增强,经济效育配套华师大二­附中金山实验学校、高品质综合商业配套规­划“一馆两中心” (即:区级图书馆新馆、全功能邻里中心和综合­性体育中心)建

,全面提升公共服务 施配置水平,强化对中高端产业人口­的吸引力,有效提升滨海地区城市­能级,赋予城市发展新动能。如今,汇龙湖公园已建成并对­外开园; 2023年4月,汇龙府高品质住宅社区­建成并对外销售; 2023年10月,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­中学金山实验学校启动­建设。“一馆两中心”的配套设施力争在“十五五”期间建成投用。

上海湾区,未来可期。

当前,上海湾区科创城正以金­山滨海核心区域转型塑­形为契机,以“一核两区”总规划面积 7.4平方公里为承载区,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­型,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­产力,打造现代服务业产业集­群。同时,《关于促进上海湾区科创­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­策》也在抓紧研究制定中。相信,不久的将来,一座顶尖人才集聚、高端科研集成、先进成果转化、新兴产业汇聚、金融科技发展、品质生活融合的生态智­慧科创城将精彩亮相。应初步显现,累计落户企业近

服务更“优”

3000家。

上海湾区科创中心构建­政、产、学、研、创、孵、投“七位一体”的湾区服务体系,推出湾区服务中心BA­Y客厅。自 2020年9月正式投­入使用以来,联合相关职能部门,搭建成立区科委企业服­务站、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、湾区数字化转型赋能中­心和区人才中心服务驿­站,形成多维度多领域联动,为企业提供政策培训、现场咨询、政策解读等专项指导和­专业服务。同时,结合线上智慧管理系统,为园区企业、机构和个人提供定制化­的解决方案,成为将创意、智慧、技术成果最大限度地转­化为商业价值和社会价­值的服务平台。

制定实施湾区“政策十条”。为解决相关 技扶持政策存在事后扶­持、申请门槛过高以及针对­性不强等问题,研究制定湾区政策十条。政策涵盖了高端科创人­才引进、优化人才安居保障、鼓励总部经济发展、支持企业改制上市等诸­多方面,为企业落户、项目落地提供全方位的­支持。连续举办两届湾区BA­Y客奖评选。截至目前,共有24个项目获得B­AY客奖,获奖人才、企业将得到资金、办公场地等多项政策扶­持。2021年底,园区规划内87公顷土­地纳入张江高新区扩区­范围,通过发挥张江园区政策­优势,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。

此外,作为金山首个上海市海­聚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基­地,上海湾区科创中心顺利­协办第三届、第四届“海聚英才”全球创新创业大赛,推动“以赛代评” “以赛选才” “以赛聚才” “以赛招商” ,为创新创业企业、项目、人才搭建合作交流平台。

— —他们选择在上海湾区发­展的理由

解决好人才安居问题,是城市聚作机遇与发展­空间,也为企业发展注才引智、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举­措。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。”上海湾区凡

入驻上海湾区科创中心­9楼的上特实业有限公­司总经理冯韬深有体会­海凡特实业有限公司,是一家专注于智地说。

能电气产业创新与升级­的国家高新技上海湾区­科创中心开展的“全链术企业。对初创及快速成长期的­企业来条” “一对一” “保姆”式服务,也让中开说,最大的瓶颈在于如何吸­纳高素质的(上海)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产业­发展总人才,而上海湾区人才专项政­策为企业经理陈瑞虹感­触颇深: “我们的中科生解决了招­引人才的后顾之忧。态数字港项目,从土地手续阶段到工

凡特公司一入驻湾区,园区团队程手续阶段,园区帮我们全链条梳理,就为企业成功申请到了­2套环境优绘制了清晰­的手续办理时间表。同时,雅、设施完善、租金优惠的人才公寓。区规资局、区建管委等相关部门创­新如今,公司已有数位员工入住­人才公举措,跨前服务,大大缩短了办证时寓。园区还积极帮助公司高­端人才申间,提高了项目落地效率,真正实现了请落户上海,并给予专业指导和帮助。项目‘加速跑’。”

目前,公司已有2位高管成功“落沪”。“城市不仅要有高度,更要有温这种正向激励­效应,大大提升了员工度”。一系列“有温度”的举措,释放出的归属感,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积极­性了“满满诚意”。眼下,正有越来

和创造力。越多的人才来到金山、扎

去年成立的上海湾区数­智产业联根湾区,在这片充满

合会,则为新质生产力企业搭­建了一希望的热土上发

个交流合作平台。通过这个平台,企业光发热。

与行业内的其他优秀企­业、高校和研

究机构等建立了紧密的­合作关系。“我

们坚信,随着产业联盟的成立与­运

作,将为各方带来更多的合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