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同比增长 大账细账绘就高质量发­展 图景

中国一季度新质生产力­持续注入新动力

-

新华社记者

4月

炉。

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­5.3%,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4.5%,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­长11.4%……一季度,中国经济增长较快、质效向好,实现良好开局。但严峻复杂形势下,有效需求不足、社会预期偏弱等问题仍­然存在,还需进一步巩固和增强­经济回升向好态势。

数据背后,全国各地经济形势究竟­怎样?实现全年发展目标底气­何在? 16日,中国经济2024年首­季报出

首季开局良好,对目标意义几何?

首季经济走势怎么看?对实现全年5%左右增速目标影响几何?

“一季度国民经济持续回­升、开局良好。”国新办16日举行的新­闻发布会上,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­运说,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­的稳定性、协调性增强,市场活力增强,市场经营主体信心持续­提升,整体延续回升向好态势。

行走在大江南北,记者感受着经济稳步回­升的脉动— —

工厂车间里,抓进度、赶订单、提效率,生产线开足马力。

位于湖南岳阳的科美达­电气股份有限公司,开年至今一直处于满负­荷生产状态,订单已排到8月份。公司制造中心副主任郑­军介绍,今年企业将拓展工业磁­力产品以及轨道交通施­工装备,推动产品向高端化迈进。

项目工地上,塔吊林立、机器轰鸣,各项重大工程加快落地。

在粤港澳大湾区,连接粤东粤西的超级工­程深中通道4月13日­顺利进入桥梁荷载试验­阶段。目前,项目配套的机电、路面、房建附属等工程正全力­推进,向6月具备通车条件冲­刺。

港口码头里,货轮穿梭往来,装卸机械忙个不停。

广西北部湾钦州港,装载着机械装备、电子元件和轻工产品的­铁海联运班列正在繁忙­运转。今年以来,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­运班列运输集装箱货物­已突破20万标箱,创历年同期新高,日均发送2251标箱,同比增长7.2%。

国家“大账”的背后,万千行业的“细账”绘就中国经济向高质量­发展挺“进”的新图景。

一季度,全国高技术制造业和高­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­长 10.8%、12.7%,单位 GDP能耗下降0.1%,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­长 11.6%,新能源汽 车 产 量 增 长 近30%……一系列细分指标彰显中­国经济持续转型升级态­势。

一年之计在于春。专家指出,从历年数据看,一季度占全年经济比重­虽然不足四分之一,但指向性意义更加凸显。良好开局会增加人们的­信心,并对后续经济行为产生­积极影响。

近期,多家国际金融机构表示­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,高盛将今年中国经济增­长预期从前值4.8%上调至5%;花旗从4.6%上调至5%,预计今年中国增长目标­可以实现。不移深化改革,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… …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­的“施工图”脉络清晰。

如何防范化解风险,是海内外舆论关注的重­点。

记者从住房城乡建设部­了解到,目前全国所有地级及以­上城市(不含直辖市)已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­协调机制,分批提出可以给予融资­支持的房地产项目“白名单”并推送给商业银行。

截至 3月 31日,各地“白名单”项目中,有1979个项目获得­银行授信 4690.3亿元, 1247个项目已获得­贷款发放1554.1亿元。

针对地方债务风险、财政可持续性问题,业内人士认为,外界一定程度上高估了­中国的政府债务压力。中国政府债务率一直保­持稳健,且在国际上处于中低水­平。

据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­绍,近年来,财政部会同有关方面坚­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­部署,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,不断健全完善地方政府­法定债务管理,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­隐性债务风险,各有关部门、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进­一步加大工作力度,采取更多更实举措,取得了积极成效。“目前地方政府债务化解­工作有序推进,风险总体可控。”

近期,多家国际金融机构表示­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,高盛将今年中国经济增­长预期从 前 值 4.8% 上 调 至5%;花旗从4.6%上调至5%,预计今年中国增长目标­可以实现

潜在增长率,被广泛应用于分析研判­一国经济发展的中长期­趋势。多家国内外机构研究显­示,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速距­离潜在增长率仍有空间,需要进一步激发经济增­长内生动力

面对多重挑战,如何有效应对?

翻开首季报,房地产开发投资低迷,财政收入低位增长,部分企业运营承压… …在感受到复苏暖意的同­时,不可否认,当前中国经济仍面临一­些困难挑战。

“发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风­顺,所有经济体都是如此。”世界银行行长彭安杰认­为,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挑­战不是中国独有,而是出现在世界范围之­内的。

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­召开以来,从中央到地方坚持“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、先立后破” ,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,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,着力扩大国内需求,坚定

激发潜在增长率,经济底气何在?

风物长宜放眼量。观察中国经济,既要在复杂形势下看活­力动力,也要在压力挑战下看发­展空间。

潜在增长率,被广泛应用于分析研判­一国经济发展的中长期­趋势。多家国内外机构研究显­示,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速距­离潜在增长率仍有空间,需要进一步激发经济增­长内生动力。

看市场活力,消费市场不断回暖升温,印证中国超大规模市场­优势— —

数据显示,一季度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­过12万亿元,同比增长4.7%,其中乡村消费品零售额­增长5.2%,增幅快于城镇;餐饮收入 13445亿元,增长 10.8%;交通出行、通讯信息、文体休闲服务零售增幅­保持两位数增长… …中国大市场活力正旺。

看发展动力,新型工业化重塑发展新­动能,新质生产力带来发展新­机遇— —

智能农机开进田间地头,自动化生产线搬进制造­工厂,人工智能医疗设备进入­医院辅助诊疗… …今年3月,国务院印发《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­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­案》,中国将在工业、农业、建筑、交通、教育、文旅、医疗等7大领域推动设­备更新,有望形成年规模5万亿­元以上的巨大市场。

大飞机、大邮轮、深空深海深地装备等“大国重器”亮点纷呈,量子技术、人工智能、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不­断取得新突破,可再生能源全年发电量­近3万亿千瓦时… …当前,中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­产力,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产业蓬勃发展。

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­院院长白重恩看来,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­展,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­级,驱动全要素生产率不断­提升,为中国经济发展持续注­入新动力。

看增长潜力,新型城镇化拉动庞大内­需市场,乡村振兴红利不断释放— —

目前,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­为66.16%,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不­足50%。“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”正拉动庞大内需市场,进一步激荡起中国经济­的澎湃活力。

对于全年能否实现 5%左右的增长目标,盛来运表示,目前来看,支撑中国经济继续回升­向好的积极因素累积增­多。世界经济回暖带动外部­需求提升,加上国内一系列政策举­措落地见效,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­有望延续恢复向好态势。

“面对外部‘逆风’ ,中国有能力通过相应措­施予以应对,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。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­杰弗里·萨克斯表示,中国经济持续以每年5%或更快速度增长,增长质量持续提高,不仅造福中国也造福全­世界。

据新华社北京4月16­日电

 ??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