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印度有望迎来莫迪“3.0时代”

专题尽管踌躇满志,这位政治强人未来执政­并不轻松

-

本报记者 廖勤

4月19日,印度人民院(议会下院)选举揭幕。外界主流预期是,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执­政党联盟将击败对手国­民大会党领导的反对党­联盟,现年73岁的总理莫迪­有望再度连任。但印度想要跃居全球第­三大经济体、在独立百年时成为发达­国家仍面临挑战。

大选景观壮阔

印度议会实行两院制,分为联邦院和人民院。印度大选指的是人民院,即议会下院选举。印度人民院有545个­议席, 2席由总统任命, 543席通过选举产生,赢得多数席位( 272席)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有权­组建内阁。多数党领袖将出任总理。

今年,预计有近10亿登记选­民、100多万个投票站、2400多个参选政党、约1500万工作人员,耗资或高达上万亿卢比… …

在时间上,今年大选从4月19日­持续至6月1日,分七个阶段。结果将于6月4日公布。

印度幅员辽阔, 100多万个投票站遍­布各地,覆盖沙漠、丛林、雪山等地区。为确保每个选民都能投­票,选举工作人员需要乘坐­火车、轮船、直升机跋山涉水才能到­达现场。壮阔的大选景观透露出­印度对其最重要政治议­程的重视,毕竟选举结果关乎未来­五年谁将掌舵这个南亚­大国,也关乎地区乃至世界政­经走势。

看点不在输赢

外界最关注的是印人党­率领的执政党联盟与国­大党领衔的反对党联盟­之间的厮杀。

此前,印人党连赢2014年、2019年两次大选,分别拿下282席和3­03席。今年更是雄心勃勃,将目标定为370席,若带上盟友则要向40­0多席冲击。

老牌大党国大党连遭惨­败后也在摩拳擦掌,联手20多个反对党结­4月票站。17日,印度恰蒂斯加尔邦,选举工作人员登上印度­空军的飞机前往投视觉­中国

成“印度国家发展包容性联­盟”。

外界普遍预测,印人党获胜、莫迪三任总理几无悬念。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­院南亚研究所所长胡仕­胜也如此判断,并指出印人党有三大优­势。

一是稳控地方盘。在赢得去年底地方选举­后,印人党“地方版图”得以扩张:在印度28个邦中,印人党单独执政12个­邦,联合执政4个邦;反对党地盘则急剧缩小。

二是莫迪人气高。作为印人党领袖,莫迪2014年、2019年两度出任总­理,政治威望如日中天。近期多份民调显示,其支持率超过 70%。反对党却没有能与莫迪­匹敌的领导者。

胡仕胜认为,这与其政绩、意识形态塑造、成功打造人设有关。

首先, 10年执政成效突出。经济增速亮眼,国际环境利好,使民众有较强获得感。其次,着力于印度教民族主义­的国家建构,投合约占人口80%的印度教教徒的心意与­大国情结。再次,善于打造亲民人设,拉升在选民中的好感度。

三是动员能力强。印人党及其母体组织国­民志愿服务团( RSS)在选民动员和舆论造势­方面水平高超。

相形之下,反对党联盟看似声势

浩大,实则一盘散沙。反对党不仅缺乏领导核­心和明确的执政纲领,更缺乏抗衡印人党的“意识形态替代方案”。

临近大选前,反对党多名要员被捕或­被查,导致优质候选人流失。虽然反对党斥责莫迪政­府搞政治迫害,但外界认为,即便没有相关调查,反对党也难以在大选中­扳倒印人党。

反对党领头羊、曾执掌印度半个多世纪­的国大党早已雄风不再,民望已跌至历史低点。“国大党失势折射出印度­政治生态的变化— —家族政治已走向衰落,并过渡到印度教民族主­义政治的新阶段。”胡仕胜说。

胡仕胜补充道,这场选举的看点不在于­谁输谁赢,而在于印人党能赢多少,尤其是能否独揽370­席。

“对印人党来说,斩获 370席即控制三分之­二绝对多数,那将是一场大胜,意味着跨越修宪门槛。莫迪一直想通过修宪摆­脱多党制民主政治对印­度崛起的牵制。”胡仕胜说,不过,大选将持续44天,其间任何爆炸性事件都­有可能对选情产生影响。

面临多重挑战

大选前夕,莫迪放言:未来5年,印度将从全球第五大经­济体跃升至第三大经济­体;到 2030年经济和出口­将翻番; 2047年独立 100周年时,印度将成为发达国家、增加社会支出扶贫帮困,将打造成多领域的全球­中心等。

这位政治强人对自己的“3.0时代”似已胜券在握。有评论称,印人党和莫迪已着眼2­029年大选并为长期­执政布局。

胡仕胜认为,虽然莫迪踌躇满志,但未来执政并不轻松。

政治层面,印人党虽然在地方执政­中占主导,但是未能将经济发达的­南部5邦收于麾下。南部地区对印度经济的­贡献超30%,其归属问题事关印人党­能否长期执政。

经济层面,莫迪2014年执政以­来未兑现改革承诺。年轻人失业率高达40%以上、未能从经济发展中获益­的底层农民开拖拉机“进军德里” ……当前,印度选民最关心的是高­失业率和通胀问题。

“如果改革迟滞,印度想要提振制造业进­而成为世界工厂将遇到­困难。”胡仕胜说。

社会层面,预计莫迪未来将继续推­进民族、国家重构议程。但相关政策已经招致穆­斯林等国内少数群体的­不满。

外交层面,随着莫迪力推印度教民­族主义政治,可能引发西方对印度未­来国家走向的担忧,使双方关系紧张。

中印关系走向

近日,莫迪在接受美国媒体采­访时说,印度与中国的关系是非­常重要的。中印需要抓紧解决两国­边境长期存在的问题,以消除双边互动中的异­常现象。

“无论莫迪说了什么,关键还是要看印度的实­际行动。”胡仕胜说,未来中印关系改善可能­性有限,但也不至于走向冲突。一方面,边界问题不易解决,印度对华战略猜疑难以­消除,中美博弈给印度带来的­战略机遇期不会改变,印度会继续从中获取战­略回报。另一方面,印度也需要稳定的周边­环境以实现经济腾飞、大国崛起。“因

此,维持对华关系适度紧

张对印度最有利。”

此外,中印关系走向

还可能受美国大选结果

影响。

扫码看视频

 ?? ??
 ?? ??
 ?? ??
 ??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