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待在一所学校,走着一条道路,圆了一个心愿

-

1981年,我从南京晓庄师范学院­毕业,来到当时的江浦县建设­乡五里村小学任教。

我印象特别深的是, 20世纪80年代初,南京乡村小学提出的建­设目标是“一无两有” :“一无”是校校无危房, “两有”是班班有教室、人人有课桌凳。开学了,我发现还有6个孩子没­来报到。我不放弃,用了一个多月时间走村­串户,终于把这些孩子全部拉­进课堂。这就是我刚刚任教时的­场景。

4年后,我们学校所在村的村民­自发集资,兴建了新的校舍。同时,教育局将我们学校更名­为“行知小学” ,这是江苏省第一所以陶­行知先生的名字命名的­乡村小学。当时,我们心底里有一个真诚­的愿望,那就是希望通过我们的­努力,让农民的孩子也能享受­最好的教育。

40多年前,这所乡村学校只有几十­个学生; 40多年后,我们的学校已经有20­00多名学生。当年,农民建的四合院的校舍­还在,有一条小路是我们带着­学生一起捡废弃砖头铺­成的,我们把它叫作行知路。今天,我们的学校已经发展成­一个 300亩的大校园,幼儿园、小学、初中和社会实践基地融­为一体,学校前面修通的大马路­真的就叫行知路。

我已经60岁了,总结我这一辈子,总共做了三个“一” :待在一所学校,走着一条道路,圆了一个心愿。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表达­我们40多年时间做了­什么,那就是6个字:走在“行知路”上。

一路走来,我们发现有两样东西最­为可贵,就好比两条腿走路,哪条腿都不能缺。一个叫作教育情怀,我们教育工作者首先一­定要有教育情怀。另一个叫作教育实验,哪怕是在落后的乡村小­学,哪怕我们是普通的乡村­教师,也一定要做教育实验。

教育实验,有人认为那是高大上的、很难的东西。其实在我看来,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教育­不断优化、不断改进,那就要进行探索,放弃不好的东西,坚持好的东西,这就是教育实验。陶行知先生一直大力倡­导教育实验,我觉得我们作为基层教­师,也要有这个追求,要有这样的行动。

2022年,我们学校的“大情怀育人,扎根乡村40年的行知­教育实验”项目,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­学成果奖特等奖。《中国教育报》用一段诗意的话来描述­这个项目: “乡村学校完全可以建构­起一种自然的、健康的、和谐的教育文化,并留住乡村的味道、乡情的淳朴、乡音的美妙。”我想我们这个项目之所­以得到认可,因为它是陶行知教育思­想的当代实践,它试图解决当代中国乡­村学校育人的实际问题。乡村学校不仅要办下去,而且还要追求高质量发­展,我们这个项目在这方面­的探索,也许能给大家带来一些­启示。

“傻瓜种瓜,种出傻瓜,惟有傻瓜,救得中华”

我毕业于陶行知先生创­办的南京晓庄师范学院,我非常崇拜陶行知先生,所以毕业后,在进城和回乡之间,我主动选择了到乡村小­学去教书。

工作不到两年,我突然又被调到团县委­做副书记。但是, 4个月后,我又回去了。在从政和从教之间,我选择了从教。是乡村,是孩子们,是陶行知先生,让我做出了这样的选择。

我清楚地记得, 1981年11月14­日,陶行知先生的儿子、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陶­城先生来到学校为我们­鼓劲加油。在他的见证下,教育局将我教的一年级­班级命名为“行知班” ,这是我在“行知路”上迈出的第一步。

1984年11月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南­京召开一个研讨会,我们学校成为考察点,这直接促成了1985­年1月10日我们学校­被正式命名为行知小学、行知幼儿园。当时22岁的我也被赶­鸭子上架,成了这所学校的校长。

对于一个乡村学校的校­长来说,我最刻骨铭心的体会是­留不住骨干教师。我一次次地开欢送会,把我们学校的骨干教师­送出去,但无论如何,我还是选择了坚守。

有人说我太傻,可我有一首陶行知先生­的诗作为我的护身符。陶先生写道: “傻瓜种瓜,种出傻瓜,惟有傻瓜,救得中华。”说实话,做乡村教育确实是需要­勇气的。因为有陶先生的

走在“行知路”上,最关键的是有大情怀,有一颗育人之心。学陶行知先生,走“行知路” ,永远没有终点。

— —杨瑞清这首诗指引我,我觉得我一定要走自己­选择的这条人生道路。

1991年,在陶行知先生诞辰10­0周年之际,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给我­们学校发了一张奖状,这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。至 1993年,我们已经有8个“行知班”毕业了。我们开展了一些实验项­目,对乡村教育进行探索。比如,为了提高小学教学质量,我们对幼儿园和小学的­衔接非常重视,开展了幼小衔接的实验。比如,乡村学校条件差,但是找一块地让学生开­展种植劳动,这很容易办到,所以我们有了劳动教育­实验。还比如,当时留级问题特别严重,我们搞了“不留级”实验、良师成长实验、村级大教育实验、家长学习班。这些都是为解决实际问­题而开展的。

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­被概括为生活教育,我们学校当时的办学口­号是“村校一体,生活育人” ,其实就是朝着生活教育­的方向去努力。

从 1981年到 1993年,是我们走在“行知路”上的第一个阶段。这个阶段我自己最实在­的收获可以用两个字来­概括,那就是“扎根”。我在乡村扎下了根,从此走上了爱乡村、爱教育、爱儿童的正道。我觉得,只有将根基牢牢地扎在­乡土文化的土壤里,才能源源不断地吸收营­养,才能化解乡村教育的各­种困扰。

办教育看上去复杂,但大自然会给出答案

乡村学校的困扰很多,主要有三大困扰。

第一个就是乡村学校留­不住好教师。

我在工作中发现,好教师不愿意留在乡村­教育的岗位上,最主要的原因是觉得没­有盼头,而且,在闭塞的乡村环境中,教师会逐渐变得麻木、封闭、落伍。于是,让教师学会成长,成了我们解决这一困扰、突破这个难题的一大策­略。

乡村教师怎么成长呢? “工于实践,勤于读书,善于交友,乐于动笔。”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就是­怎样真正做到知行合一。

知行合一的道理大家都­懂,但做起来很难,而做得最好的人毫无疑­问是陶行知先生。陶先生原名叫陶文俊,在南京上大学的时候更­名为陶知行,后来又改名叫陶行知。但是,他对这个名字似乎还不­太满意,所以他签名的时候常常­把“知”和“行”合在一起,创造了一个新字,他说这个字读“干”。知行合一,还是要靠干。

在一路的探索中,我们终于找到了学校的­办学精神,也找到了做一名平凡乡­村教师的盼头:立大志,做小事;立大志,做实事;立大志,做新事。

我很看重“盼头”这两个字,它是引领一个人精神世­界的重要方向,每个人都要活出盼头来。那么,一个乡村教师的盼头是­什么?用世俗的眼光来看,我们也许一辈子升不了­官、发不了财、出不了名,但是,我们真正的盼头正是陶­行知先生的那句话— — “千教万教,教人求真;千学万学,学做真人”。我们的人生价值、我们的盼头要在“做人”上去找。要立足做良师,力争做名师,做新时代的“大先生”。陶行知先生一辈子没有­受过一次表彰,没有领过一张奖状,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一­名伟大的教育家。

就这样,学校的老师们统一了思­想,大家的腰杆挺直了,作为教师的尊严更有保­障了。

第二个困扰是农村小学­条件太差。长期以来,我们认为乡村学校条件­艰苦,资源贫乏,很难办出高质量的教育。我们的对策是学会联合,不断促进村校联合、城乡联合,在改善学校条件、改善课程开发上整合资­源,从而提高教学质量。

早些年,我们在学校里栽了一片­小树林,原来打算等树长大了,我们可以更新一批课桌­凳。后来国家发展了,不用砍树做凳子了,这片小树林成了学校的­一个景观,也成了一本活教材。不仅是劳动教育,德智体美都可以通过这­个载体去呈现。后来,我们向村主任一口气要­了8亩地种茶树,种茶、采茶、炒茶、品茶,这就是我们现成的校本­课程。

最有意思的是,我们在学校东面又租了­200亩地,邀请一个农民种了一片­荷花田,品种齐全。这个农民是个高考落榜­生,凭着这片荷花田,他居然每年收入二三百­万元,还出了专著,成了荷花种植专家。于是我跟学生们讲:大家好好读书,争取考上大学,但万一将来考不上大学,也可以回乡种荷花。当然,最关键是要终身学习、学以致用,这个农民就是活生生的­榜样。

我们转换了思路,把乡村学校搞得有声有­色。1994年,我们挂牌成立了行知基­地,这是江苏省第一个社会­实践基地。城里的学生纷纷走进我­们的校园,来这里插秧苗、摘棉花、割麦子、访农户,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。

办教育看上去复杂,但实际上也简单,大自然自会给出答案。

既赞美盛开的鲜花,又善待迟开的花苞

乡村学校的第三个困扰­是面对不够和谐的师生­关系应该如何改善。

我们提出的目标是,要让学生在欢乐和入迷­中学习,要让教师在激动和享受­中教学。那么,这怎么变成现实呢?

还是那片荷花田给了我­们启发。我们欣赏荷花的时候,心情是很舒畅的,觉得它们很美;可是,当我们回到教室,看到那些成绩落后的学­生,心里好像又堵上了。你看,站在荷花池边赏花,没有人会埋怨那些花苞­为什么迟迟不开;而那些考试成绩落后的­孩子,其实就是一朵朵含苞待­放的花骨朵啊。所以,我们开始倡导大家修炼“花苞心态” ,学会赏识。学会赏识就是既欣赏盛­开的鲜花,又善待迟开的花苞。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,学会百分百尊重学生的­人格。

用“花苞心态”来看待学生,学生只有两种。过去我们喜欢把学生分­成三六九等,喜欢排名次,其实,学生不是美丽的鲜花,就是可爱的花苞。我们需要耐心等待,你犯得着跟可爱的花苞­天天发脾气、生闷气吗?所以说,教育是很有美感的一件­事。

从 1994年到 2006年,我们学会成长、学会联合、学会赏识,走过了“行知路”上的第二个阶段。在这个阶段,我们学校建成了教学楼,周边的村小合并过来,我们又有28个“行知班”毕业了,我们还进行了一些新的­教育实验项目。经过这十多年的努力,我们从“扎根”到实现了“突围” ,我们确信乡村学校不是­没有出路,乡土文化其实是个宝藏,乡村教师也能创造独特­的生命价值,享受美好的教育生活。

2006年,陶城教授第二次来到我­们学校,对我们又是一次极大的­鼓舞。那次见面的时候,陶城教授对我们说: “老夫子当年总是教导我­们,人生的大道理要彻底想­明白。”一直到今天,这句话在我心里都有着­沉甸甸的分量。人生的大道理要彻底想­明白,这样你才会坚定地朝着­一个方向走下去。

我们不能止步,我们“还能更精彩”

2005年5月,行知基地来了一群新加­坡学生,他们要在这里住上17­天。怎么接待他们呢?经过研究,我们发现,在独特的乡土文化基础­上,我们还可以融入南京文­化、长江文化。原来,我们的课程资源这么丰­富。

资料照片

这次新加坡学生的来访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,结果把新加坡的教育部­长也给吸引来了。从那以后,我们学校走向了世界,成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­基地、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­基地。这也意味着学校的发展­进入了新的阶段。

截至目前,行知基地共接待了来自­100多个国家的 12000多名师生。基地为行知小学的孩子­争取到了现代化、国际化的办学条件,但更大的意义在于,它为乡村孩子的成长打­开了一扇城市之窗、国际之窗,打开了一道友谊之门。

从 2007年到 2014年,我们以国际交流为通道、以文化育人为目标,实现了在“行知路”上的进一步跨越。学校的面貌有了翻天覆­地的改变,行知基地也启用了新宿­舍楼,但始终不变的是,那条“行知路”一直都在。这是学校内在文化品质­之路,是被教育家精神照亮的­永恒之路。

我们学校的校训是“还能更精彩” ,这是一位91岁的老将­军为我们题写的墨宝。“还能更精彩”的潜台词是,我们的乡村校长、乡村教师、乡村孩子已经很棒了,但是我们不能止步,我们还能更棒。

学校的吉祥物是由“行知班”的毕业生朱仁洲设计的。这个曾经顽皮的学生,如今在一所大学的艺术­设计专业当老师,他主动请缨为母校设计­形象标志。于是,我们学校有了一个象征­着“手脑并用、知行合一”的吉祥物,那是两个脑袋长得像手­掌似的娃娃,它把我们学校的文化活­灵活现地表达出来。作为教师,我们逐渐明确了我们应­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,那就是持续学习者、自觉教育者、积极创造者。

40多年来,我们一直在践行着行知­教育实验。陶行知先生是行知教育­实验的开创者,我们作为后来人,希望能够接过这个接力­棒。如今,行知教育集团的教学理­念被概括为:关怀生命、关心生长、关切生机、关心生态。

南京师范大学曾对行知­小学 1986届— 2021届的2735­名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,结果显示,校友对学校生活描述最­多的词是“温暖” ,学校师生都表现出“不放弃、能坚守、爱劳动、会创造、有担当”等良好素养。温暖、坚持、创新、担当,这是教育的初衷,也是教育的答案。

最后我想说,走在“行知路”上,最关键的是有大情怀,有一颗育人之心。学陶行知先生,走“行知路” ,永远没有终点。

以下是财经评论家叶檀­近日在第六届北京大学­清明论坛上发表的演讲,内容有删减。

叶檀

我以前是学经济学的,后来做财经、金融,恨不得抓紧每一分钟时­间赚钱,但突然间,有一种外力让我停了下­来。

2022年6月,我被确诊为乳腺癌晚期。当我嗅到死亡气息的时­候,我的想法发生了很大的­变化。在我身体还健康的时候,我曾经想过:要是有一天我得了不治­之症,就不治了,我要体面地离世。但是,当我真的倒在床上、一步都不能动弹的时候,一种求生的欲望突破了­我的理智。我深深地感到,活着的每一天都是那么­有意义。

得病后最难受的是,我不得不躺在床上。日复一日,我看着窗外的树叶,早上从东边闪闪发光,到中午太阳照到树顶,傍晚时西边这一侧又变­得金黄。更可怕的是癌痛,那是一种身体上的真正­的痛苦。我当时已经有骨转移,看我靠在床上坐着,医生就感到很紧张,因为如果脊椎压力太大,他们担心我会出现病理­性骨折。

我突然发现,我的眼前展开了一个新­的世界。我需要坐轮椅,需要坐着洗澡,抽水马桶和浴室边的墙­上需要装上扶手,我每一步都要扶着走路,我还需要成人尿不湿。我终于体会到失能老人­的生活是什么样的。而且,时间长了以后,我在心理上也发生了变­异,既焦躁又抑郁,还常常对身边的人发脾­气:我是一个病人,你们怎么能这么对待我­呢?

很多人可能认为,我之所以现在身体恢复­了健康,是因为我得到了特殊的­治疗,医生给我用了最好的药。但是,事实并非如此。我一开始住的是普通的­病房,七人一间,我是听着病友的呼噜声­睡觉的。我接受的也是标准化的­癌症治疗。所以,我特别感恩,感恩好运气,感恩科技,以及感恩那些为我提供­帮助的人。

我从2022年7月开­始化疗,一直到12月。当时我的头发掉得很厉­害,有一天,我买了一把电推子,让我家阿姨干脆给我理­了一个大光头,我觉得光头造型也不错。到化疗停止的这一天,我对自己说:我要每天走一万步。

只有我自己知道,从寸步难行,到每天走一万步,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奇迹。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,享受美食、享受阳光,可以自己走路,可以自己思考,这是多么理所当然。但是,当我大病一场之后,我觉得每一天都是来之­不易的,每一天都是生命的奇迹。

在“消失”了近9个月之后, 2023年4月24日,我发布了一个视频,宣布我得了乳腺癌。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做这­个视频,其实有两个原因。第一个原因,我生病后发现,很多患病的姐妹都有病­耻感,她们羞于说出自己的病­情。但疾病就是疾病,作为一种身体上的不幸,我希望能将这种羞耻感­从我们的身上剥离。

第二个原因,乳腺癌作为一种激素依­赖性肿瘤,治疗手段包括切除乳房、进行激素治疗等,这导致女性在乳腺癌全­切之后的离婚率高达4­0%。所以,我想站出来,希望能够唤起更多的关­爱。

最近一段时间,我主要做两件事情, 50%还是做财经,还有 50%的时间做心理疏导。现在有很多人给我写信,包括病友,他们遇到了一些不愉快­的事情,比如婚姻问题、家庭问题,会写信问我怎么办。我每周都会花时间亲笔­给他们回信。我很感谢他们让我有机­会发挥一点点作用,这不仅仅是我帮助了他­们,其实他们也给了我机会,让我更加了解我自己,让我有更多的触角和他­们拥抱在一起,也使我自己获得了新生。

上一次住院检查的时候,医生向我宣布:你可以回归社会了,不要再把自己锁起来了。所以,我正在逐步回归社会。我现在的心情是,能做一点是一点,能服务一点是一点,能快乐一点是一点。

我感觉自己生病之后,在两个方面改进很大。第一,我变得更勇敢了。我现在知道,在有限的生命里真正重­要的事情是什么。很多事情我不做了,很多应酬也不参加了,以前觉得这怎么行啊,现在才发现有些事一点­也不重要。第二,我愿意享受当下每一刻。以前有一段时间我睡不­好,吃很多安眠药,吃得越多越睡不着。现在我根本不内耗,也不再谴责自己,能睡着比什么都重要。今天睡得好,就好好表扬一下自己,心情好,睡得就更香。我也有不高兴的时候,有时候会碰到一些不愉­快的人和事,但是它们对我的影响很­有限,往往只过了5分钟,我就想通了。

就这样,在身患癌症之后,我一步一步逐渐走出黑­暗期,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。

(本报记者徐蓓整理)

 ?? ?? 杨 瑞 清在给学生们上课。
杨 瑞 清在给学生们上课。
 ?? ??
 ?? ?? 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­的留守儿童参加暑期游­警营活动,近距离观看直升机。 新华社 发
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­的留守儿童参加暑期游­警营活动,近距离观看直升机。 新华社 发
 ??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