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老外贸“花开七朵”做全球新生意

东方国际以数智化转型­为牵引,布局跨国经营寻求效率­最优解 集团约 万名员工中近 为外籍员工,集团上海外贸高质量发­展新航标的营收来自海­外

-

本报记者 李晔

云南芒市,与缅甸一河之隔,有座特别的服装厂。工厂的上百名员工,都是河对岸可便利通勤­的缅甸边民。两位管理层人员,来自上海和香港,由近 3000公里外总部位­于上海的东方国际(集团)有限公司委派。这样的资源配置,既利用了沪港智力资源,又挖掘了边境加工区域­价格洼地,还能享受缅甸原产地关­税减免。

东方国际还在运作另一­条跨国供应链— —先从我国中西部采购纱­线等原材料,在苏浙实现染整后,运往越南、柬埔寨等地加工,成衣最终出口欧美。这种关键环节尽在掌握­的集成加工业务, “链主”一年要运作超20亿美­元,在去年集团41亿美元­出口总额中占了半壁江­山。

向转口贸易、离岸贸易进阶

东方国际是《繁花》中的上海“老外贸” ,但它显然在颠覆老路,从一家劳动密集型的单­一外贸出口企业,变身新质生产力项下智­力、技术、资本密集型的跨国综合­贸易商。东方国际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童继生却道“这些变化都是逼出来的” ——多年来,他不

从劳动密集型的单一外­贸出口企业,变身智力、技术、资本密集型的跨国综合­贸易商

着眼高层次服务配套而­非停留在简单生产层面,以脑力与技术赢得领先­而非硬拼成本价格,以区位和信息枢纽优势­重塑贸易新通路

以贸易的内容、渠道、货源地、交易形式的全面枢纽来­定位国际

企业观念定位

贸易中心

停思考:当传统外贸“浅表开采”行将结束,当直面国内外贸同行愈­发激烈的无差异竞争,及地缘政治影响下全球­复杂多变的贸易形势,立志成为国际贸易中心­的上海,该如何解锁新一轮外贸­高质量发展的新姿势?

多年思考与转型实践令­他感悟。“上海外贸,应着眼高层次服务配套­而非停留在简单生产层­面,应以脑力与技术赢得领­先而非硬拼成本价格,应以区位和信息枢纽优­势重塑贸易新通路,在数智化、服务时效化、贸易方式新型化上大做­文章。”童继生说。

基于这些认知,东方国际锐意破题,观念先转。传统老外贸,讲究的是啥都“自己有、自己来” ,却忘了自己身处上海,天然坐

20年,是F1扎根中国市场积­聚能量的过程。很多 2004年刚刚认识F­1的学生,如今成为门票购买的中­坚力量。票房出现“U”字形上扬,也是车迷群体成长的井­喷式表

拥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­智力与物质资源的集成­能力。于是近年来,东方国际探索将供应链­向境外转移,如以绿地投资(又称新建投资,指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­在东道国境内设置部分­或全部资产所有权归外­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)形式在埃塞俄比亚建设­毛衫加工厂,以千台横机、数千当地工人、年产400万件的规模,成为亚的斯亚贝巴最大­的外资项目。

通过直接投资、收购、参股等多种形式,东方国际目前在东南亚、非洲及欧美共有43家­工厂。这种全球布局、跨国经营,寻求成本、效率的最优解,是化解和对冲风险的现­实路径,也使原先上海单一口岸­贸易向转口贸易、离岸贸易进阶。

同时,企业转型正打开新思路。集团旗下申达股份,不满足于只做“服装用纺织” ,大胆向“产业用纺织”拓展,于2017年收购欧美­汽车用纺织软饰部件资­产,并在境外设立企业Au­ria。而今, Auria已是全球第­二大汽车软饰部件供应­商,汽车地毯总成、隔音隔热垫、减震器等品类产品,覆盖奔驰、宝马等主流汽车制造企­业。

同样,东方国际也并不故步自­封于“只做出口”。2018年起,东方国际利用距“四叶草”不足5公里的虹桥商务­区保税物流中心( B型) ,积极承接和放大进博会­溢出效应,聚焦化妆品、护肤品等四大品类,开拓跨境电商业务。去年,东方国际进口订单达8­53万单,今年预计再增长60%以上,力争实现日均4万单、全年销售额25亿元目­标,持续坐稳跨境电商保税­进口业务单量、金额全市第一位置。

从单一外贸到“七联动”

“老外贸”的观念更新,以技术、交易流程、管理方式等的数智化转­型为牵引。成衣订单在上海完成数­字打样后秒传全球工厂、六层扫描还原面料纹理­结构、3D仿真直接呈现产品­外观性能、VR技术帮助客户轻松­完成验厂,还有生产中的电子排单­与柔性制造,无不诠释着“数转”所释放的新质生产力。 , 3 56圈的争夺,红牛车队车手维斯塔潘、迈凯伦车队车手诺里斯­和红牛车队车手佩雷兹­本报记者 海沙尔 摄

现。F1铁杆车迷魏先生告­诉记者, “从单身到结婚再到有娃,如今一家四口一起来看­F1;从穷学生只买得起草地­票,到现在抢20周年套票,我们在上海和F1中国­站彼此见证,这种感

觉很奇妙! ”

1月9日20时, 2024F1中国大奖­赛通过久事体育App­正式开票,45分钟时间,超过10万张可售票宣­告售罄。 , 3

徐家汇书院二楼文脉

光盒空间变身“巴金书房”

主题阅览区,这是巴金故居

“在这里,读巴金”专题阅读

空间首次授牌落地。昨天下

午, “巴金书房”在“书香上

海 阅见未来” ——

2024年

世界读书日上海全民阅­读

主题活动上揭幕,纪念“人

民作家”巴金诞辰 120周年

系列活动同时启动。

由徐汇区文旅局与巴

金故居合作的“巴金书房”

是上海深化全民阅读内­容

供给的一个缩影。2024年世

界读书日上海全民阅读­主

题活动上,《2023年上海市

民阅读状况调查》、上海图

书馆 2024年“阅读季”和第

20届上海书展暨“书香中

国”上海周首批重点宣传活

动信息先后发布。

《2023年上海市民阅­读

状况调查》显示, 2023年上

海 市 民 综 合 阅 读 率 达

97.49%,人均阅读超12本。

市民纸质阅读覆盖率和­阅

读时长双提升,数字阅读率

达 98.20%,成为主流阅读

方式。过去一年, 83.0%的

上海市民使用过公共阅­读

设施,公共图书馆为市民阅

读最佳首选地,城市书房对

青年群体的吸引力不断­增

强。公共阅读活动成为市民

获取文化给养和开展休­闲

社交的重要载体, 69.0%的

上海市民至少参与过一­项

线下阅读活动。“通过这份

报告,我们得出的结论是

‘书香城市’建设成效显著,

这也是上海建设习近平­文化

思想最佳实践地的全民­底

气所在。”上海交通大学媒

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徐­剑

说。

作为本市公共图书馆

的引领者,上海图书馆发布

以“跃入书海 阅见未来”为

主 题 的 第 六 届 阅 读 季

( 2024— 2025),“瞰江山、寻

文脉、汇百川、拓经纬、读百

科、悦生活”六大板块汇聚

45项重点项目、120余个系

列活动,将为市民读者提供

约1500场内容多元、形式多

样的阅读活动。上图发布、

上图讲座、上图展览、在上

图做研究、上图科普、上图

美育形成阅读文化品牌­矩

阵。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表

示,未来市、区、街道(乡镇)

级公共图书馆将增强联­动,把更多阅读活动下沉至­社区,不断满足读者多样化、多层次、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。

将于今年8月如约而至­的第20届上海书展暨“书香中国”上海周发布首批8项特­色宣传活动,包括2024思南美好­书店节·咖啡季、与社交媒体联动的“你想要这样的上海书展? ”、上海书展20届老物件­征集、“我阅读我推荐”全民荐书、“开卷见光明”阅读主题AI短片大赛、上海书展“逗点”文创设计大赛、“新中国成立75周年”红色阅读定向赛、“一本好书一座城”上海书展CityRe­ad等,希望激发市民读者的书­展情怀、丰富上海书展系列IP­形象,放大上海书展这一“上海文化”品牌的号召力和影响力。

 ?? ?? 本报记者 施晨露
本报记者 施晨露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