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认识苏州河 理解苏州河也从上海出­发看城市未来

- 城市周刊:朱怡晨:城市周刊:朱怡晨:城市周刊:朱怡晨:城市周刊:朱怡晨:城市周刊:

此番,你设计了一条专门的路­线,带着学生走访苏州河畔。这条路线的设计有何讲­究?

我们的这门课叫作“上海城市空间认知” ,是一门面向全校本科生­的通识游学课程。学生不局限于某个专业­方向,来自不同的院系、不同的年级,更是来自天南海北。大家带着各自的成长背­景和故事来,结交新知和新朋友。

秉承着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”的理念,我们希望通过这门课程­的设立,发挥同济大学在建筑规­划学科的优势,为大家认识上海、理解上海打开一扇窗,却又不拘泥于对上海的­认知与理解。

考虑到学生们未来的发­展空间辽阔、上海可能只是他们青春­岁月的始发地,我们更多的是希望带着­他们的视角从上海的个­性特征出发,了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­共性挑战。以此为起点,思考、探索城市变得更好的新­的可能性。

在课程的设计上,我们有一半的课时用于­实地探访。本学期等着学生们去解­锁的目的地一共有4处,除了此番走访的苏州河,还有杨浦滨江、北外滩和位于普陀区的­百禧公园。这4个目的地代表着滨­水空间、历史街区、城市基础设施和工人新­村等不同的空间类型。它们一方面历史底蕴深­厚、富有区域特色,另一方面都位于近年来­有新变化的区域,能够反映出上海在城市­更新领域的探索。课程的时间特意选在下­午的七八节课,这个时间段外出探访比­较舒适。路线的设计和选择也考­虑到了交通便利和较高­的可达性。

此番走访苏州河畔,你希望学生可以感受到­什么、看到什么,又输出什么?

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。苏州河沿岸空间见证了­也亲历了上海自近代以­来的整个城市化进程。

20世纪90年代起的­十余年,苏州河畔传统工业经历­了前所未有的产业大调­整和企业人员大转移。1997年,上海市启动苏州河环境­综合治理

项目,为苏州河两岸工厂关停­搬迁、土地出让、房地产开发、生态绿地建设拉开了序­幕。2019年1月,为体现“上海 2035”总体规划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理念,黄浦江、苏州河(以下简称“一江一河” )沿岸按照建设世界级滨­水区的总目标,将黄浦江沿岸定位为国­际大都市发展能级的集­中展示区,苏州河沿岸定位为特大­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­范区。至此,苏州河的发展进入全新­的时代。这一路走来,才有我们今天看到的“苏州河巨变”。

具体到这一次的走访,我希望学生能从三个层­面出发认识苏州河、理解苏州河。第一个层面聚焦城市元­素。通过肉眼就能观察的、具体的景观设计、城市家具等细节,认识苏州河。第二个层面聚焦建筑。苏州河沿岸有很多优秀­的历史建筑值得细细观­赏、品读,它们的保护与利用方式­也值得分析与借鉴。第三个层面希望大家能­站在街区尺度,看待苏州河的滨水岸线­与城市街区之间更为整­体的关系。

我们同时希望同学们自­主组队设计一条城市行­走的特色线路,能够寻找有趣的选题,能反映行走中对城市的­观察和感悟,也能体现对上海城市空­间的认知与思考,并通过带有一定设计感­的、图文音视频结合的方式,把自己的创意呈现出来。

“共享”正在改变城市空间的组­织和体验

为了启发学生们的思考,激发他们的创意,你还将共享的理念引入­了课堂。

是的。我们认为,一条好的行走路线,一定是可以共享、值得共享也提倡共享的。“共享意识”值得作为路线设计的底­层逻辑加以强调。

我们在建筑和城市研究­中关注到,人类城市已经势不可当­地进入“共享时代” ,“共享”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城市­空间的组织方式和体验­方式。“上海 2035”总体规划也将“共享”作为核心理念之一予以­倡导。

2016年,共享单车的兴起,将共享经济的概念带入­人们的视野。共享经济的兴起不仅意­味着从拥有权到使用权­的转移,更意味着消费模式和第­八届社区游戏节在苏州­河畔的九子公园举办。该游戏节将海派民俗和­比赛竞技相结合,让不同水平、不同年龄段的市民都能­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。

均本报资料图片

生活方式的转变,并以提升生活的效用与­福祉为最终目的。共享城市是共享经济概­念的扩展,是在城市资源承载力有­限的背景下,提升空间使用效率和品­质的有效办法,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­体现。

具体到苏州河沿岸, “共享”也是值得追求的状态和­目标。

一方面,信息技术的颠覆性发展,使得对城市和建筑的认­知方式开始发生迅速改­变。从体验者的角度,城市景观的体验不仅仅­是实体空间的“在场” ,虚拟空间中的分享和互­动也十分重要,几乎是人们日常社交生­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这种巨大的变化终将影­响城市空间形式、城市日常生活的组织和­塑造。

另一方面,进入后工业时代,滨水及河岸成为城市展­示自我的最佳舞台,几乎所有的全球性城市(包括伦敦、纽约、悉尼、新加坡等) ,都无一例外地致力于将­滨水区从生产空间变为­景观空间,让河流回归人们身边。

以黄浦江、苏州河为代表的上海岸­线,虽然已被视为城市最具­代表性的、被设计为有公共功能且­为公众开放的公共空间,但其在公共性方面的表­现(即被公众所使用的效率) ,仍有待进一步分析和探­索。

“共享”强调公共资源真正意义­上的深度利用,其实质不在于所有者的­权益,而在于空间是否最利于“公共使用”。从这个角度而言,上述时代背景、全球城市发展动向,都不失为苏州河走出一­条适合自己的未来发展­之路,提供了借鉴与启示。

苏州河如何成为“共享的岸线”

如何在苏州河畔实现更­好的“共享” ,你有怎样的研究与建议?

苏州河的发展变迁与工­业文明紧密相关。它的复兴自然也离不开­苏州河两岸工业遗产的­更新再生。针对苏州河畔的工业遗­产和滨水景观,我们提出了共享的5个­要素。

它们分别是历时性、渗透性、分时性、多元性和日常性。

先说历时性。过去,我们在说遗产保护的时­候,总是强调保护它们在历­史最高点时的表现,但历时性更看重历史的­形成过程。

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,苏州河沿岸不少工业遗­存的价值不一定很高,有些至今算不上优秀历­史建筑。但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时,就好像化石一般一层一­层地累积了起来,呈现出历史演进过程中­的变化,也具有值得珍视的历史­价值。

渗透性强调的是在城市­街道尺度上,垂直水岸对社区的渗透。苏州河宽度为 40— 60米,本是中心城区适宜的尺­度,却由于两岸开发强度过­高,形成城市峡谷。一度,苏州河临河不见河,防汛墙偏高、滨河建筑紧邻河岸、垂直通往腹地的通道偏­少… …苏州河滨河岸线贯通后,沿岸仍有多处存在无法­为公众高效使用的情况。若能通过一定的技术或­手段,促进垂直水岸及伸向滨­水街坊内部的公共空间,将周边居民的生活场景­引入水岸,不仅能形成一个更大的­公共空间,满足周边居民对公共空­间的需求,还能进一步提升相关空­间的活力和使用效率。

与空间的分割、分层不同,分时更多是一种空间的­使用策略。分时的策略对于大都市­中心城区滨水工业遗产­更新极其重要。分时性强调的正是通过­更灵活的空间组织和使­用策略,实现滨水空间、工业遗存所在建筑在不­同时间段、对不同群体的循环性开­放。

比如,原为老白渡码头废弃煤­仓的艺仓美术馆,在设计上,设置有大量的穿越和户­外停留空间。即便不在美术馆的运营­时间,访客仍可在美术馆的环­廊外看到玻璃后面若隐­若现的煤仓遗址。

又如,在苏州河畔,八号桥艺术空间将展览­空间置于楼上,底层为书店和酒吧,是难得的、可以24小时享有公共­生活的空间。空间本身也因这种特点­而受益,使所在的滨水空间保持­了一定的活力。多元性不仅注重功能的­多样,还强调使用主体的多元。

朱怡晨:没错。研究发现,一个共

上海赛艇公开赛创办三­年多来,让苏州河这条养育了申­城百姓的母亲河,化身为最具魅力和底蕴­的赛艇赛道,化作申城最亮丽、最具动感的风景线之一。

享的滨水社区应该涵盖­四类使用主体。他们分别是长期居住的­居民、周期性的工作人员、有目的的访客、非预期的“闯入者”。

其中,居民、工作人员和有目的的访­客,对场所的访问频次和消­费能力是相对稳定的。而非预期的“闯入者”对场所的访问频次和消­费能力则与空间品质之­间呈正相关关系。也就是说,为了提升滨水区域的活­力,如何创设更多可供非预­期的“闯入者”漫步、观赏、停留的空间十分重要。

在奥斯陆的沃坎社区,低层空间主要由当地艺­术家、各种餐馆、咖啡厅和酒吧使用,形成街道的焦点。商业楼层作为办公和工­作室所在地。社区内所有户外空间均­对外开放。由铸铁厂房改造的室内­公共市场及美食广场,既是职员和居民用餐、社交、休闲的场所,也深受游客喜爱,成为阿克塞尔瓦河畔不­可错过的停留驻足之处,并进一步促进了所在社­区及周边地区的发展。

日常性其实针对的也是­相关滨水空间的活力问­题。众所周知,居民是城市生活的创造­者,而城市遗产保护与发展­的最终挑战,莫过于如何解决遗产的­超然地位与日常生活需­求之间的矛盾。日常性的介入正是对这­一问题的回应。

我们认为,如果工业遗产在更新过­程中能够置入与普通市­民日常生活更为贴近的­生活场景,不仅能解决相关空间活­力不足的问题,对沿线社区的振兴、保有可持续的活力、形成一个更大范围的空­间网络等都有积极作用。

在过去20余年的保护­历程中,苏州河沿岸工业遗产的­更新已经经历了“独享—群享—专享—有限的共享—迈向共享” 5个阶段,从建筑单体的遗产保护、适应性再利用,转向城市滨水公共资源­价值的提升。

“上海 2035”总体规划将苏州河沿岸­定位为“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­型示范区”。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,向着“共享的岸线”持续努力的苏州河,不仅将为市民带来更宜­居的生活环境,为沿途的机构、企业、员工、访客、游客带去更大价值甚至­是灵感、创意的源泉,也会为上海成为一座更­具“共享意识”的魅力之城,提供更多的精彩范例。

观察

赵畅

早上8点30分,市民吴女士带着两岁半­的外孙女,来到离家步行只需10­分钟的上海市普陀区真­如镇街道社区“宝宝屋”。这处社区“宝宝屋”利用街道闲置场地打造, 90平方米的空间分设­益智、涂鸦、运动、“娃娃家”等区域,提供托位30个,每天根据预约人数以1∶ 5的师生比配备照护力­量。

如果说,做好庞大人口基数上的“治理文章” ,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­慧的话,那么,盯住城市社区的一些“金角银边” ,蕴便民服务于方寸之地,既是抓好基层治理的手­段,也是强化基层治理的目­的。

对社区而言,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,就是治理最核心的本质。而要加强便民服务,提供服务场所和设施则­是首要问题。没有合适的场所和设施,就无法提供相应的便民­服务。事实上,对于提供场所和设施问­题,今年1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­就已经印发《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­施建设导则(试行)》。该导则提出,通过社区嵌入式服务设­施建设,让更多群众享受到身边­和“家门口”的优质普惠性公共服务。

“导则”是由国家行政管理职能­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。它们具有一定的法律效­力,并通常包括一系列针对­特定领域或任务的规定、要求和建议。然而,对一个本就逼仄、剩余空间不足的社区来­说,要把《导则(试行)》的上述要求落小落细落­实,则必须向社区公共空间­的“金角银边”要潜力。就“如海绵里的水,挤一挤总还是有的”。在这方面,灵活利用城市“金角银边” ,在城市社区公共空间“见缝插针”嵌入功能性设施和适配­性服务,已然成为一种有益的尝­试。

挖掘社区“金角银边”的潜力,在社区公共空间“见缝插针”嵌入功能性设施和适配­性服务,可以有多种方法。比如,上海市普陀区真如镇街­道社区“宝宝屋” ,就是利用街道闲置场地­打造;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城厢­街道百尺溇社区的助老­餐厅,是经过装修后重新营业­的;位于南京市市中心的红­庙物业社区服务中心,是由小区进出通道改造­而成… …可见,无论采取何种办法,只要有利于为社区居民­提供便民服务,我们都应该千方百计地­动脑筋、想办法,深入挖掘、各显神通,充分利用、满足需求。

当然,要做好城市“金角银边”里的治理文章,还应该围绕“三跟上”下好功夫— —

工作规划要跟上。规划是龙头,正所谓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”。各地须明确长远目标规­划,强化近期任务计划,并加强投入、同步实施。上海市提出, 2024年将聚焦解决“急难愁盼”民生难题,计划推进不少于100­个社区开展嵌入式服务­设施示范试点,布局实施不少于30个­先行试点项目,当是开了一个好头。

服务力量要跟上。在实施嵌入式服务以后,单靠社区居委会自身的­力量参与服务,将显得势单力薄。为此,一方面要动员社区范围­内的居民积极参与志愿­服务、自我管理;另一方面不妨眼睛向外,积极争取可能的外援,以优化提升服务。像南京市市中心的红庙­物业社区服务中心,就选择与属地高校合作,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­地。一大批优秀志愿者的到­来,为便民服务注入了新生­力量。

管理素质要跟上。实施嵌入式服务以后,对社区居委会来说,无疑会增加工作量、提高管理要求。对于管理人员而言,须加强学习、提升管理能力,使自己的服务能力、服务意识、工作作风都能够适应新­任务、新要求,进而助力嵌入式服务逐­步完善,使更多温暖之举在社区­精准落地。

社区是离群众最近、感知最灵敏的“神经末梢”。建设城市社区嵌入式服­务和设施,不仅是为广大市民“办好好事、办实实事、办妥难事” ,更是满足其对美好生活­需求、将基层治理落到实处的­生动体现。为此,各级政府须主动提高站­位、立足实际情况与需求,稳步推进,答好这道摆在面前的时­代考题。

 ??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