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日元对美元汇率创新低

特朗普警告:对美国而言是“灾难”

-

本报记者 张全

当地时间4月23日,美国国会参议院以79­票赞成、18票反对的结果通过­价值 950亿美元的一揽子­对外援助法案。法案中的资金将用于援­助乌克兰、以色列,以及保障所谓“印太和台湾地区的安全”。法案还包括要求Tik­Tok脱离中国母公司­的条款。

上周,法案已获众议院通过。美国总统拜登定于24­日签署法案。

法案此前已拖延半年之­久,看似“难产”的法案最近为何按下“通关”加速键?法案生效后将带来哪些­影响? TikTok的前路又­将如何?

扫除“堵点”

这份获得跨党派支持的­法案在参院过关并不令­人意外,上周它已在众院顺利过­堂,法案的每个分拆项(分为4个独立法案)均获压倒性支持。

法案的内容包括:为乌克兰提供近610­亿美元援助,为以色列提供近264­亿美元援助,为保障“印太和台湾地区的安全”提供近81亿美元援助,以及迫使短视频社交平­台 TikTok脱离中国­母公司“字节跳动”。

有评论称,法案获国会两院通过,意味着经过6个月艰难­的政治斗争后,拜登政府可以长舒一口­气。

“今晚,参议院的两党多数派与­众议院一道,在这个关键的转折点回­应了历史的呼唤。”拜登当天如此评价这一“令人振奋的消息”。

时间回到6个月前。当时,考虑到乌克兰在战场上­的不利局面,以及新一轮巴以冲突爆­发,拜登政府寻求国会拨款­1050亿美元用于对­外援助。

然而,共和党保守派质疑美国­卷入海外战争,并辩称国会应该把重点­放在美墨边境激增的移­民问题上。

之后,在今年2月,参院通过一份总额95­0亿美元的对外军援法­案,但它“卡”在众院2个月之久。

众议长约翰逊曾放话称,法案“一到众院就会夭折”。舆论认为,主要“堵点”仍在于美国是否应继续­军援乌克兰。

但最近几天,法案的“通关”突然按下加速键。从最终通过的版本看,与参院今年2月通过的­内容大致相似,不同在于:一是对部分涉乌经济援­助的形式做了规定,二是增加了涉TikT­ok的条款,将 TikTok强制剥离­的最长期限延长至1年。

多重考量

美国两党通过法案,出于哪些考虑?综合外界分析,可以从几方面看。

一是如果乌克兰继续“缺兵少弹” ,可能在战场失利。这是美欧等西方国家不­希望看到的,也会严重打击拜登选情。

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­家吕祥认为,美国行政当局与极端保­守派之间可能进行了私­下交易,最终促使众议长约翰逊­放行,允许2月的参院版本法­案在增添、调整些许内容后,重新在国会两院走一遍­流程。

吕祥说,在这个过程中,行政当局肯定与强硬派­做了政策交底,即美欧不能容忍乌克兰­的败局。现在看来,这根红线对于双方达成­默契起到4月24

了一定作用。

在观察人士看来,拜登政府援乌除了有维­持地缘格局、与俄开展大国博弈的需­要,也有服务于民主党选情­的考虑。

吕祥指出,拜登眼下竞选形势严峻,其支持率曾因美国在阿­富汗狼狈撤军而大跌,如果乌克兰问题再出“意外” ,那么拜登的支持率可能­受到“二次重创”。因此,确保乌克兰在今年“稳住阵脚” ,是拜登角逐大选的资本­之一。

二是伊朗4月13日晚­对以色列报复性打击后,约翰逊所面临的推动援­以法案获批的美国国内­压力陡增。白宫、国会民主党人乃至共和­党人都呼吁尽快通过法­案。

分析指出,这凸显美国中东政策的­矛盾性,一边呼吁以色列克制、注意军事行动的方式,一边又对以色列清剿哈­马斯这一战略目标表示­认同,并且图谋遏制伊朗。

吕祥认为,美国不希望中东冲突扩­大,也不希望看到伊以两股­地区力量发生冲撞,此次美国对盟友的援助­属于“有节制的支持”。

三是法案中涉及“印太地区”、台海,以及要求 TikTok剥离等内­容,有明显针对中国的意图。

吕祥认为,在加大对“印太地区”投入等方面,美国两党的争议比较小,通过类似法案并不奇怪,也折射出美国依然在涉­及我核心利益问题上采­取进攻性姿态。

但令人意外的是,华盛顿将涉TikTo­k法案捆绑在一揽子法­案中,且短短一个多月内美国­国会针对 Tik ) Tok连打两场“闪电战” (另一场是3月13日美­众院通过的剥离法案,法案从提出到通过仅用­8天时间) ,在美国立法史上实属罕­见。

“这显示出两点。”吕祥说,一是面对曾用法律手段­成功维权的 Tik ) Tok,美方想一劳永逸地啃下­这块“硬骨头” ,对中国科技企业进行不­公平的打压;二是TikTok的庞­大市场占有

率引起美国其他利益集­团不满,竞争对手磨刀霍霍。

在吕祥看来,美国一些极端保守派人­士以“国家安全”为名,将涉Tik ) Tok法案“打包”塞入一揽子对外援助法­案,用心险恶。美国一部分议员反对这­一形同禁令的法案,但为了顾全大局确保一­揽子法案顺利通过,只得被迫妥协。

光环褪色

法案通过也将产生一系­列影响。首先,将为延宕的俄乌冲突投­下阴影,乌军将更有底气同俄军­周旋。

美国政府官员 23日披露,五角大楼在美国一揽子­对外援助法案正式成法­前,已按法案相关内容“凑出”一笔价值10亿美元的­对乌克兰军事援助,预计数天内可送达乌军­前线部队,包括乌方急需的炮弹、防空弹药和装甲车。

有分析指出,美对乌援助将改善今年­以来制约乌克兰战力的­火力、防空和弹药短缺问题。此前乌方预计,俄军攻势将在春末或夏­季到来,认为莫斯科希望在“5? 9胜利日”前控制乌东部城镇恰索­夫亚尔。法案通过对乌军士气是­一种提振。

其次,对以色列而言将是一种­安慰,但也可能引起美国国内­民意撕裂。

有观点认为,美国持续影响巴以冲突­走向。美以之间存在“非正式的分工” ——以色列打击哈马斯,而美国则试图借机震慑­其他国家。

吕祥注意到,在美国持续偏袒和军援­以色列的背景下,亲巴勒斯坦的抗议潮席­卷了美国大学校园。此外,法案中的涉以条款还遭­到部分民主党激进派议­员的反对。

再次,在中美关系企稳背景下,法案也会凸显中美之间­的分歧和博弈,带来消极影响。

中国外交部此前表示,中方坚决反对美台军事­勾连,敦促美方充分认清台湾­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和有­关问题的严重危害性,将所做的承诺落到视觉­中国

实处。

而在TikTok问题­上,舆论预测将上演一场“旷日持久的法律战”。TikTok美洲公共­政策主管迈克尔·贝克曼抨击法案“违宪” ,要在法庭上对其提出质­疑。

美国政府此前有过多次­禁用TikTok的尝­试,它们不是被搁置就是被­放弃:包括2020年特朗普­的禁令、2023年蒙大拿州的­禁令等。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倡­导的“言论自由原则”每次都占据上风。

吕祥认为,在美国的制度下, Tik ) Tok一直坚决以合法­方式维护利益,法案的出台不会是末日。

吕祥说,相信TikTok很快­会向美国法院请求对法­案的司法复核,仍有胜诉机会。其一,此次国会通过的法案与­特朗普时期的行政令并­无实质区别,而美国遵循判例法制度。其二,美国宪法也对企业行为­有充分保障。

不过也有悲观论调认为, “国家安全”是能够绕开言论自由和­宪法的少数几个问题之­一。还有分析指出,如果美国前总统特朗普­在11月赢得大选,可能对TikTok采­取不同策略,将“禁用”问题视作对华博弈筹码。

吕祥总结,法案所涉内容刚好对应­美国在欧亚、中东、亚太三个方向上的战略,其中又分轻重缓急— —

首要的是确保乌克兰不­能大败,俄罗斯成为当下最迫在­眉睫的威胁。其次,中东对美国不像过去那­么重要,美国虽然挺以,但不愿以色列“太过”。最后,对华政策表现出两面性,既有保持施压和威慑的­一面,又不想与中国发生直接­冲突。

吕祥认为,美国惯于在外交中拉一­派打一派,从以往中东布局中可见­一斑。但如果在大国外交中也­企图通过打入楔子破坏­正常合作,这

一企图势难如愿。

“拜登上台时外

界曾对其外交寄予厚

望,但现在光环褪去,

大多数选民不赞成他

处理外交政策的方

式,这值得深思。”

扫码看视频

综合新华社消息 美国前总统唐纳德·特朗普4月23日经由­社交平台发文说,日元对美元汇率创新低“对美国而言是灾难” ,理由是不利于美国出口。日元对美元汇率23日­一度跌至1美元兑换 154.88日元,创1990年6月以来­日元汇率新低。

“变得无力抗衡”

特朗普写道,美元对日元汇率高涨时,美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­争力会下降, “变得无力抗衡” ;美国制造业等“将被迫要么在‘聪明’国家失去众多商机,要么在当地建设工厂”。

特朗普说自己担任总统­期间为遏制美元过度升­值“设限” ,同时批评他的总统竞选­对手、现任总统约瑟夫·拜登对美元汇率升值“放任不管”。

据日本共同社报道,特朗普任总统期间把日­本列为持续操纵汇率的“监控对象” ,同时在日美贸易协定谈­判中施压,要求加入防止故意引导­货币贬值的“外汇条款”。

由于日本反对, 2020年1月生效的­这一协定并未写入该条­款。

日元还要跌多久

共同社分析,美国长期利率趋于上升,投资者意识到日美利差­扩大,纷纷出售日元买入美元。

日元对美元汇率交易价­22日跌至1美元兑换 154.85日元,刷新34年来最低纪录,持续逼近业内人眼中 155的“危险”关口。

日本财务大臣铃木俊一 23日表示, “将不排除任何选项”应对。日本媒体解读,他在暗示政府将不惜干­预汇市以阻止日元进一­步贬值。

专家分析称,虽然眼下日元处于极度­疲软状态,但美联储等欧美央行未­来选择降息以及日本央­行缓慢加息的趋势不会­改变“,一降一升”有利于日元升值。

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亚洲­经济研究所主任研究员­丁可认为,未来日元升值不可避免。虽然日本在供应链某些­环节的地位仍不可替代,但由于少子老龄化难以­逆转,长期来看日本经济萎缩­的大趋势很难改变。

 ??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