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上海邮轮出入境旅 “双喜临门”

“海洋光谱号”回归上海母港,创国际游客单船入境人­数纪录

-

今年一季度,上海接待入境游客超过 127万人次,同比增长249%

截至4月24日,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累计­接靠邮轮 41艘次,旅客接待量32.30万人次

本报记者 李宝花

这两天,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­格外繁忙。昨天清晨,承载着近 4000名国际游客的“海洋光谱号”邮轮靠泊上海,创下国际游客单船入境­中国旅游的最高人数纪­录;今天, “海洋光谱号”将带着来自世界各地的­3700余名游客,开启回归上海母港后的­首航。

今年以来,上海邮轮出入境旅游双­双稳步增长。此前, “迈希夫五号” “银影号”等访问港邮轮陆续抵沪,带来大批入境游客来沪­观光。首艘国产大邮轮“爱达·魔都号”元旦开启商业首航, “MSC荣耀号”和“海洋光谱号”两大国际邮轮陆续开启­上海母港,吸引海内外游客来沪参­加邮轮之旅的同时,也标志着上海作为国际­邮轮业亚太投资门户地­位的回归。

“去新的地方体验新的文­化”

17万总吨量级的“海洋光谱号”是皇家加勒比2019­年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­超级国际巨轮,最大载客量5200人。昨天举行的入境游客欢­迎仪式上,舞龙舞狮表演、非遗剪纸等国风传统项­目和多家金融机构设置­的服务摊位,吸引了众多入境游客的­视线。当天到访的入境游客中,不少人是第一次来到中­国和上海,对即将开启的旅程充满­期待。

来自美国的尼克和父母、妻儿等一行6人随“海洋光谱号”来沪。8天前他们从新加坡上­船,一路途经越南、中国香港等港口,最终抵达上海。“我总是喜欢去新的地方,体验新的文化。这是我和家人第一次来­中国,最期待品尝这里的美食,然后乘地铁

昨天,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­港,大批入境游客的待提取­行李堆满了行李提取大­厅。

四处走走。”

从奥地利维也纳远道而­来的弗兰克夫妇,也是第一次来到中国。一走出邮轮,他们就被通道上一张大­幅风景照吸引。弗兰克描述说,图片上大片的树长在水­中,看起来非常漂亮。记者给他们看了苏州河­旁天安千树的照片。弗兰克说: “这座建筑很特别,但不是我看到的场景。”

思索片刻后,记者猜想弗兰克描述的­可能是青西郊野公园的­水杉林,再次搜图出示,他满脸兴奋地说: “对对,就是这里! ”然后举起手机翻拍了水­杉林的照片,准备有机会让导游带他­们实地体验。结束上海的行程后,弗兰克夫妇还将乘坐高­铁前往北京游览。

伴随着邮轮业复苏,邮轮入境15天免签及­中国“免签朋友圈”不断扩容,越来越多海外游客乘坐­邮轮来到上海,打开体验中华传统文化­和东方

之美的大门。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统­计,今年一季度,上海接待入境游客超过­127万人次,同比增长249%。

邮轮出境游成为消费新­亮点

今年以来,街头外国游客身影越来­越多的同时,上海邮轮出境游也持续­成为消费新亮点。

今明两年的航季, “海洋光谱号”将带来61条前往东京、大阪、神户、釜山、济州等目的地的16种­度假航线。同时, 100余条涵盖周边国­家热门目的地的精品游­线路,将带领宾客探索丰富多­元的地域风情。

皇家加勒比亚洲区主席­刘淄楠介绍说,考虑到阔别4年半后中­国邮轮市场的变化, “海洋光谱号”为此次回归做了多方面­准备,包括引导游客和旅行社­领队分批抵达和用餐,抵达港口时将游客分散­到不同的等待区域避免­拥挤等。记者昨天短暂登船、本报记者 孟雨涵 摄

下船后发现,无论是寻找邮轮上的酒­吧、会议室还是下船通道,随时都能找到会说中文­的船员予以解答。

“中国邮轮市场潜力巨大、挑战也巨大。不管顺境还是逆境,我们将始终坚守中国市­场。”刘淄楠说。

今年以来,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计划­接靠邮轮近167艘次、接待出入境旅客140­余万人次。截至4月24日,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累计­接靠邮轮41艘次,旅客接待量 32.30万人次。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­中心副主任邱羚认为,大型国际邮轮陆续靠港­及回归,将进一步带动消费复苏­和上下游产业链恢复,助推中国邮轮产业高质­量发展。

与此同时,上海也将进一步优化服­务方案,打造“宜游”更“易游”的岸上休闲观光体验,向全球游客生动展示更­加开放包容、更富创新活力的上海国­际大都市形象。

副市长刘多出席首航仪­式。

 ??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