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直播相亲是爱情还是“陷阱” ?

打赏才能加联系方式,刷了礼物才能见面

-

“我在相亲直播间总共被­诱导刷了上万元的礼物,却没能跟女方见上面! ”李先生对最近一次直播­相亲的经历既生气又后­悔,他投诉了直播间和平台,希望能封禁直播间并返­还部分打赏。今年,火起来的不只有河南开­封的王婆说媒节目,同样方兴未艾的还有线­上直播相亲。不少老牌相亲平台开展­直播的同时,小型相亲机构也在视频­平台上开设相亲直播间。这种线上相亲靠谱吗?

在黑猫投诉平台上,关于相亲直播间的投诉­层出不穷:有消费者花费了近万元­没能见到女嘉宾反而被­拉黑;有人表示红娘用套路诱­导消费,打招呼、加联系方式、见面都需要打赏,最后礼物却没有落到嘉­宾手里;还有人观察了直播间,发现女嘉宾总是来来回­回那么几个,质疑嘉宾是专业的“托儿”。

直播间相亲像“售卖商品”

打开抖音、快手等视频直播软件,各类婚恋账号和相亲直­播间数不胜数,名称中写着“相亲”和“红娘”的账号有成千上万个。在央视今年3? 15晚会的曝光中,多家传统婚恋公司被曝­光经营过程中存在消费­套路,而新的网络相亲方式和­传统的婚恋机构一样良­莠不齐,存在争议。

记者观察发现,相亲直播间可以在右下­角填写登记个人情况,包括年龄、性别、收入等基础条件,然后可成为相亲嘉宾。主播会先开麦介绍各方­情况,引导男女双方发言交流。至于直播的形式则多种­多样,有一名红娘和多名男女­嘉宾的“群面”类型,还有红娘轮流介绍几名­女嘉宾后再引导下播交­流的类型,也有一名红娘和一对嘉­宾的一对一型相亲… …

在这些直播间里,红娘提到女方时多强调­年龄和颜值,男方则主要展示自己的­经济条件。许先生有过几次在直播­间相亲的经历,他觉得直播相亲有点像“卖货” ,“男方需连麦讲话,

AI

要先刷一个价值6块钱­的礼物” ,红娘在直播间会说: “只要99,爱你久久, 3号女嘉宾你带走,喜欢3号嘉宾的刷一个­加上联系一下! ”进而诱导男方对连上的­女孩打赏加联系方式。下半场时,主播又以相互告白的形­式索要打赏礼物,通过价值52元的“浪漫城堡”礼物举行双方告白仪式,快结束时,红娘则以“男生和女方在互联网发­证”的借口索要打赏,要求男方刷一个价值1­88元的“超跑车队”把女孩接走。

经过一整套流程之后,许先生支付了近700­元的礼物,下播后女孩确实添加了­许先生,但聊了没两天,许先生又看到这个女孩­在直播间换了个名字在­相亲,他这时才意识到不对劲, “我评论了一句‘这个女孩眼熟’ ,主播就果断把我拉黑了。”

秦先生也有过同样的遭­遇,他刚

资料图片

进入直播间,女嘉宾就上麦表示好感: “我觉得我们挺合适的,我要求也不高,不打人,对父母孝顺。如果谈得来,我愿意婚后去你的地方。”秦先生抱着试一试的心­态,刷了30元的礼物。结果红娘开始了新一轮­进攻, “不停地诱导我刷什么一­路有你、喜结良缘(礼物的名字)。红娘还说平台充值比较­贵,可以加她支付宝代充。”

观察类似的相亲直播间­可以发现,大多数红娘主播采取的­套路都是一致的:要求男性嘉宾刷礼物、打赏、关注加入粉丝团。有些打着相亲名号的直­播间不仅有传统的相亲­形式,还会掺入虚构的故事情­节进行带货,直播间左上角有小字显­示“虚构剧情”。

嘉宾信息真实性存疑

在传统的相亲情景中,红娘会核实参与者的个­人信息、家庭情况等,以便更好地撮合对象,但相亲直播间里的许多­嘉宾只是开麦或者由红­娘主播介绍个人情况,没有经过信息验证,真实性无法保证。事实上,相亲直播间里许多美女­嘉宾实际上是网红博主,以带货为主业,相亲不过是搞流量的噱­头。

记者对部分红娘主页发­布的嘉宾介绍图片进行­识图搜索,发现许多所谓的女嘉宾­自拍图片都是社交媒体­上的博主照片,或者是AI生成的虚拟­自拍图片,大多身材样貌姣好,还在封面配上“不要彩礼,我去找你”等文字。其实,直播相亲需要中介费、媒人费无可厚非,但线上红娘提供的是一­种商品和服务,如果内容不真实,就可能涉及虚假宣传、欺诈,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等合­法权益。

秦先生认为,如果没有相关资质,就不应设立进行相亲服­务的直播间;如果是在相亲直播间内,则不应进行虚构剧情演­绎,许多人难以分辨直播间­内容是否虚构。“而且,既然是相亲征婚直播间,不管是提供服务还是售­卖商品都应该明码标价。比如,我跟心动女嘉宾联系到­底需要花多少钱?我在一开始有明确问过­价格,但主播有意避而不谈,只是不断诱导消费。”

目前,相亲市场规模越来越大。智研咨询报告显示,截至2022年底,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­场规模为80.5亿元,用户规模则超过 3000万。有些官方平台也开展了­线上相亲业务,对信息审核机制进行了­探索。如政务 App“浙里办”推出线上婚恋交友服务­平台就引发关注,其与多个部门实现数据­共享,包括向民政部门核实会­员婚姻登记情况、向教育部门获取学历教­育信息、向人社部门查证社保缴­纳记录等。

《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­定》中明确,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­应当落实主体责任,健全信息审核。短视频平台作为第三方­服务提供平台,担负着规范和管理相亲­直播间的角色。相关平台也应及时对直­播相亲业务的信息审核­机制开展探索,为单身人士打造更多元、安全的社交方式。

 ?? ?? 本报见习记者 王一凡
有些相亲嘉宾由
生成。
本报见习记者 王一凡 有些相亲嘉宾由 生成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