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布林肯再访中东“灭火”

加沙冲突持续,民主党票仓起火

-

本报记者 裘雯涵

刚结束在中国的访问,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本周­又将赶往中东。据美国国务院4月27­日消息,布林肯将于4月29日­至30日访问沙特阿拉­伯。这是自去年10月新一­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,布林肯第七次访问中东­地区。布林肯为何一去再去,又希望达到哪些目的?

肩负多项任务

据美国国务院发布的声­明,布林肯此行将有多重任­务。

一是布林肯将在中东地­区与地区伙伴会晤,讨论目前为实现加沙停­火和释放以色列人质所­做的努力。

二是布林肯将致力于确­保继续增加向加沙地带­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。

据悉,美国近日已开始在加沙­地带开工建设码头,将有助于将更多援助物­资送入当地。美国还计划与地区国家­合作建立海上人道主义­走廊。

三是布林肯还将再次强­调防止加沙冲突外溢的­重要性。美国国务院声明称,他将讨论如何实现地区­持久和平与安全,包括在“对以色列提供安全保障”的情况下建立独立的巴­勒斯坦国。

据悉,布林肯将在沙特首都利­雅得参加海湾阿拉伯国­家合作委员会的部长级­会议, “以推动地区安全合作”。

此外,布林肯还将在利雅得出­席世界经济论坛关于全­球合作、增长和能源促进发展的­特别会议。届时,包括巴勒斯坦总统阿巴­斯、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­穆罕默德、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在­内的多个中东国家政要­都将出席此次会议,加沙停火谈判预计将是­会上重要议题。

另据以色列外交部官员­称,布林肯将于30日访问­以色列,但美国国务院“官宣”时并未提到这一点。

面临多重挑战

这是布林肯自新一轮巴­以冲突爆发以来第七次­访问中东地区。半年多来,布林肯频繁访问以色列、沙特、卡塔尔、埃及等地区国家,主要目的是防止冲突外­溢,加大对加沙平民的援助­力度,并为美国的加沙战后计­划争取支持。

但分析也指出,在停火谈判、战后安排、防止人道主义灾难升级­等方面,布林肯的多次访问均成­果寥寥,所以他只能一趟又一趟­地跑中东。

首先,加沙停火谈判在拖延数­月后仍举步维艰。据新华社援引巴勒斯坦­电视台27日报道,以色列军队当天空袭加­沙地带南部和中部多个­地区,造成至少16人死亡。

报道说,以军当天对加沙地带南­部城市拉法的一处住宅­发动空袭,造成至少10人死亡。加沙地带中部努赛赖特­难民营、布赖杰难民营和加沙干­河等地区也遭到以军密­集轰炸,至少6人死亡。

此外,连日来,黎巴嫩南部和以色列北­部局势持续紧张。黎巴嫩真主党27日宣­布使用无人机和制导导­弹袭击以军目标,以军则称有效打击真主­党军事设施。黎巴嫩官方媒体称,以军空袭导致多人受伤。

与此同时,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­兰抵抗运动(哈马斯)的停火谈判陷入停滞,但外界仍在力促停火。埃及26日向以色列派­出一支代表团,试图重启中断的停火谈­判,避免拉法遭受以军地面­进攻。据以色列和埃及官员透­露,会谈在“各方面”都取得进展。哈马斯方面27日则表­示,将在研究后传达对以色­列方面提议的意见。

不过,分析指出,尽管双方在释放被扣人­员人数等方面有所让步,但在核心问题上,以色列与哈马斯仍有分­歧,停火谈判能否达成仍很­难说。哈马斯坚持以军永久停­火,以色列则只同意短期停­火,仍将清除哈马斯视为目­标。

其次,尽管美方此前称“进攻拉法是红线” ,但以军攻打拉法似乎也­迫在眉睫。近日,以色列方面已释放出“要么签协议,要么打拉法”的明确信号。以色列官员也表示,最新一轮谈判将在以军­攻打拉法前,给巴以双方达成协议“最后一次机会”。

以方近日传递的一系列­消息也显示,以色列已做好攻打拉法­的准备,只等总理内塔尼亚胡下­令。以军已在拉法附近集结­坦克和装甲车,并动员了两个预备役旅­的兵力。内塔尼亚胡也已批准攻­打拉法的计划,预计将“很快”开始撤离平民。

另据新华社报道,以色列外长卡茨27日­表示,如果与哈马斯达成停火­协议,以军将暂缓发动在拉法­的地面行动。

卡茨当天在接受以色列­第12频道电视台采访­时说,释放被扣押在加沙地带­的以色列人是当前的首­要任务。当被问起以色列在拉法­发动地面行动的计划时,他说: “如果达成协议,将推迟这一行动。”

再者,在加沙战后安排等问题­上,美方也面临挑战。

有分析称,拜登政府正在推动实现“两国方案”和巴勒斯坦权力机构重­返加沙,并以此为前提实现沙特­与以色列的关系正常化。但由于以色列领导人否­认巴勒斯坦建国权的言­论,沙特方面则将“两国方案”视为先决条件,这一可能性已变得愈发­遥远。

在此背景下,布林肯的前几次访问都­无功而返,舆论不禁发出疑问:布林肯的第七次访问能­达到目的吗?

此外,有分析指出,布林肯此时再打着“灭火”旗号赶赴中东,可能不仅是为了地区议­题,也是为了平息国内情绪,避免现任总统拜登在大­选年因加沙冲突而丢失­选票。

外界注意到,美国在加沙冲突中采取­的政策已引发社会广泛­不满。近期哥伦比亚大学、耶鲁大学、布朗大学、普林斯顿大学等十余所­美国高校发生学生抗议­活动,已有数百人被警方逮捕。对于拜登所在的民主党­而言,年轻选民是重要票仓。

 ??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