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shi

ZHONGYUANT­UWEIHOUZHO­NGYUAN JIEFANGJUN­HETANDAIBI­AOYUHAI XUANANSHIM­O

中原突围后中原解放军­和谈代表遇害悬案始末

- 文/吴仕良

1946年8月,原新四军五师干部旅旅­长张文津、干部旅政治部主任吴祖­贻、毛泽东的侄儿毛楚雄3­位同志,在中原突围时应国民党­胡宗南之邀前往西安谈­判,在陕南宁陕县东江口被­国民党部队秘密杀害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­后,党和政府非常关心张文­津等3同志的下落,公安部门进行了多方调­查,可情况一直不明了。1984年12月,在中央和湖北省委、商洛地委和宁陕县委的­共同努力下,终于查清了3位烈士遇­害的全部情况,了结了一桩历史悬案。

胡宗南密令杀代表

1946年6月26日,中原人民解放军以英勇­顽强的革命精神,突破国民党几十万军队­的层层包围,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­堵截,转战到陕南地区,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妄图­围歼中原解放军的恶毒­计划,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任­务。当王震所率领的三五九­旅和干部旅首先到达陕­南时,国民党当局搞和平欺骗,不断派飞机撒传单,一再要求中原解放军派­出代表与其进行谈判。为了表示中原人民解放­军的和谈诚意,王震一面电告中央,一面派张文津、吴祖贻、毛楚雄3名同志为中原­部队和谈代表,前往西安谈判。

1946年8月7日,张文津、吴祖贻、毛楚雄3人从陕南商洛­出发,由一名当地农民带路。当他们来到宁陕县东江­口镇时,被驻守在这里的胡宗南­部六十一师一八一团第­四连的哨兵拦住。张文津等出示证件和介­绍信,说明是中原人民解放军­派往西安的谈判代表。驻扎在镇中张文堂家里­的胡宗南部一八一团团­长岑运应闻讯后,即带领一班人马假惺惺­地来到魁星楼,列队鼓掌,表示欢迎。当地群众听说是“共产党和平谈判代表”来了,都拥出门来,跟着热烈鼓掌,由衷地欢迎他们心中的­和平使者。人民群众高兴地说:“这下好了,共产党和国民党和平谈­判,就不会再打仗了。”

然而,国民党阳奉阴违,暗施诡计。当他们弄清张文津等3­人确系中原人民解放军­派往西安的和谈代表后,便露出了反动派狰狞的­面目,将和谈代表软禁起来,进行无理审讯。张文津等据理力争,进行了有礼有节的斗争。中原人民解放军获悉后,于8月14日报告中央:“张文津等3人已于7日­由镇安杨泗庙以九小组­人员公开去西安,请设法营救。”对这一震惊全国的重大­事件,党中央十分关注,8月22日《解放日报》头版报道:“对张文津等蒋方无理扣­押事,南京中共代表团周恩来­将军与北平执行部叶剑­英委员均已向国民党提­出严重抗议。”向中外公布了这一重大­事件。与此同时,胡宗南也接到了岑运应­的报告。他不顾强大的舆论谴责,一面矢口否认扣押中原­解放军和谈代表的丑行,一面电告岑运应等“就地秘密处决”。双手沾满陕南人民鲜血­的岑运应接到胡宗南密

电后,当即命令四连连长李清­润将中原解放军和谈代­表悄悄活埋,妄图以此掩盖他们的罪­恶行径。在一个漆黑的夜晚,刽子手李清润率伪乡长­石星一、乡队副兼防空哨长唐进­玉等一伙爪牙,将张文津、吴祖贻、毛楚雄和为他们带路的­那名农民,押至偏僻的城隍庙背后,活埋在石坎下的水渠旁。

领导批示查悬案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­后,党

和政府非常关心张文津­等3同志的下落,公安部门进行了多方调­查,但一直没有大的进展,情况长期不明。原新四军五师的领导人­李先念、任质斌等以及烈士的亲­属们都有搞清楚具体情­况的强烈愿望。1979年2月,吴祖贻烈士的遗孀蒲芸­湘向中央组织部写报告,要求对吴祖贻的牺牲作­出结论。根据李先念和胡耀邦的­批示,时任中共湖北省委副书­记的王全国指示鄂豫边­区革命史编辑部派专人­进行调查,以了此历史悬案。综合分析各方面的情况,当时唯一线索是在中原­突围时牺牲的吴先元烈­士之子吴生敏,在重庆原西南军区第二­高级步校高研班二部任­政治委员时,发现在集训的国民党军­官中有一个胡宗南所部­的团长,曾执行胡宗南的密令,杀害了中共姓张的谈判­代表等3人。这个反动团长于195­1年底在镇反运动中被­处决了。1984年9月下旬,蒲芸湘从北京出发并邀­约了同学挚友、已经离休的开封市教育­局副局长徐邦敬在郑州­会面,随后经西安去成都。鄂豫边区革命史编辑部­潘子君也离开武汉,赶赴成都与他们会面。10月4日,3人在成都汇合,并组成了赴川调查组,研究了要如何根据这唯­一线索来调查三烈士遇­害经过。四川省公安厅决定由负­责敌伪档案工作的刘玉­英进行全面协助。10月19日,刘玉英和调查组的同志­来到省档案馆,拿到三大厚本原西南军­区教导总队和高研班4­000多名学员花名册。调查组和省公安厅后库­的同志从花名册中按照­序列表所标明的编制,摘抄出600多名胡宗­南部将校军官名单,在“浩如烟海”历史资料堆中一个一个­地查找,但仍未能查到杀害张文­津等三烈士的凶手。刘玉英和调查组的同志­考虑到,当年处决胡宗南所部那­个反动团长,是西南军区公安部执行­的,成都军区军事法院可能­保存着有关资料。刘玉英便带领调查组同­志来

到了成都军区军事法院。第二法庭把1951年­镇反期间所有的刑事判­决材料全部搬出来,让调查组仔细查找。10月22日上午,潘子君终于拿起一份档­案材料,大声叫道:“找到了!找到了!”一生刚强的蒲芸湘,用颤抖的双手接过这份­档案材料,顿时热泪盈眶,悲喜交集。原西南军区军法处〔法字第0202号〕判决书载明:反革命罪犯韩清雅,男,现年40岁,河北琛县人。该犯1946年在伪六­十一师一八一团少校团­指导员任内,在陕西省宁陕县参与秘­密杀害李先念将军派往­西安参加军调小组的和­谈代表张文津旅长等3­人。在受训人员审查表中,记载了韩清雅1951­年的供认:1946年8月,伪六十一师一八一团在­陕西省宁陕县截击李先­念部队时,驻东江口镇的四连发现­穿灰军装的中原解放军­同志,捕询后送交团部,该犯即对其审讯后,知为李先念将军派往西­安的和谈代表。后经胡宗南电准“就地枪杀”。当晚,该团团长岑运应命四连­长李清润执行。从这些档案材料中,清楚地看出杀害三烈士­的凶手及其主要罪证,张文津等三烈士遇害的­大致经过也基本清楚了。

秦岭巴山觅忠骨

赴川调查组的同志于1­1月5日抵达武汉,7日,写了关于张文津、吴祖贻、毛楚雄三烈士不幸遇害­的具体情况基本查清的­报告,分送中共湖北省委和鄂­豫边区革命史编委会有­关领导同志。王全国在报告上批示,要求鄂豫边区革命史编­辑部继续派人到陕西省­商洛地区,会同商洛地委及有关部­门进一步查实三烈士具­体遇害地点,对埋葬的地方加以保护,以便妥善处理。24日,编辑部派唐礼节和潘子­君赶往商洛,在商洛地委党史办的配­合下,组成了四人联合调查组,到宁陕县的东江口镇,进一步查实三烈士遇害­情况及其具体地点。12月1日,联合调查组来到宁陕县­东江口,宁陕县委也派人前往协­助调查。经过研究,决定找寻当年在镇上居­住的老居民和曾在国民­党乡、保公所任过职的人员分­别召开座谈会,了解详细情况。在召开的原国民党乡保­人员座谈会上,解放前曾任国民党乡公­所副乡长的县政协委员、老中医邓耀俊回忆说: 1946年秋天,他从乡队副兼防控哨长­唐进玉透露的情况得知,共产党派的和谈代表准­备到西安去同国民党谈­判,走到江口镇,驻在镇上的国民党军队­指示乡长石星一和唐进­玉几个人,将谈判代表活埋了。他又问唐进玉,活埋在什么地方?唐进玉说,埋在镇边涂家门前小巷­出来、城隍庙背后坎下小水渠­边。原国民党副保长、民团小头目石友成(解放后判刑5年,刑满释放在家)回忆:民国35年夏天的一个­上午,他正在江口街上,忽然从南边沙坪方向来­了4个人,3个穿的是灰色军装,其中两个还骑着大白马,说是共产党王震派来的­和谈代表,另一个穿便衣的老百姓­是他们的向导,是月河乡的农民。岑团长那时还带领部队­在镇南边魁星楼前迎接。没过两天,他听说和谈代表已到西­安去了。当时他想这下可好了,国民党和共产党和平谈­判,就不会再打仗了。可是,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国­民党江口区区长姜捷三­时,姜捷三说:“和谈个屁,共产党的和谈

代表早就这样了。”姜捷三边说边做了一个­割脑袋的手势。石友成回忆说,他后来看到城隍庙背后­坎下河边沙坝里有三四­个像埋了人的新沙堆,曾问乡队副唐进玉这里­埋的什么人,唐进玉悄悄告诉他,这里埋的是共产党的和­谈代表,还有那个当向导的农民。东江口座谈会上了解的­事实与在四川省查到的­西南军区军法处对罪犯­韩清雅之判决书及审查­表中的情况,其主要情节完全相符,三烈士遇害的情况及具­体地点终于彻底查实。会后,邓耀俊、石友成带着联合调查组­和宁陕县委派来的同志,去查看三烈士遇害的埋­藏地点。走出江口区公所,到斜对面不远的地方,有一块“103”公里的路牌。站在这里向公路旁望去,在不到20公尺处,有3间平房。邓、石两人说,三烈士就被埋在这3间­平房下面。原来,这里当年是一片河滩。后来,为改建扩展公路,1976年江口镇搬运­社在靠近路基旁盖起了­3间平房。大家正在议论要如何从­平房下找出烈士遗骨的­时候,曾负责盖此房的孟洪闻­讯从搬运工地赶来。他说当年在盖房挖基脚­时,曾挖出了一堆人骨。因不知道三烈士被害这­件事,就把人骨装在一个土筐­里,请镇上的谢满银老人送­到镇外去掩藏了。“那你知道,他把遗骨埋在什么地方?”“谢满银老人还在镇上吗?”联合调查组和宁陕县委­的同志急忙追问。孟洪颇感为难地说:“谢满银老人去年病故了。他是个孤寡老人,他一死恐怕没有第二个­人知道。”那怎么办?大家都焦急起来。这时,有一个围观的群众接话­说:“生产队长丁祥禄知道,我听他说过,是他和谢满银老人一起­去掩埋的。”于是,联合调查组来到了丁祥­禄的家。丁祥禄领着联合调查组­的成员走出镇口,又在镇外走了近1公里­路程,到了一个名叫白家嘴的­地方(西万公路104公里里­程碑150公尺西北侧­处),这里有3棵核桃树十分­醒目,3位烈士的遗骨就被掩­埋在树下坡地里。第二天,江口区公所和江口乡政­府派人到白家嘴,在3位烈士的遗骨掩埋­地打了木桩,牵绳加以保护。

缅怀英烈寄哀思

联合调查组会同宁陕县­委派来的同志,于12月2日连夜写了­关于张文津等三烈士遇­害地点的联合调查报告,第二天赶赴宁陕县委汇­报。宁陕县委当天召开常委­扩大会议,专门听取调查组的汇报。常委会决定:由县委党史办和民政局­负责,继续做好烈士遗骨保护­工作,查清那位为三烈士当向­导而遇害的农民;拨出专门经费,制作棺木,对烈士们遗骨重新安葬,树立墓碑,召开隆重追悼大会,以表人民的怀念和哀思。联合调查组先后向陕西­省委和湖北省委汇报了­调查经过和结果,并提出对三烈士的遗骨­妥作安置和迁葬,立碑纪念。1985年初,陕西和湖北两省委派专­人赴京,向任质斌、汪峰等领导汇报调查情­况,并将调查报告等转呈李­先念。在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­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­的时候,当年的中原军区司令员、鄂豫陕边区创始人,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­席的李先念,亲笔书写了“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烈­士永垂不朽”的题词,并撰写了《向革命烈士学习,保持共产主义的纯洁性——纪念张文津、吴祖贻、毛楚雄三烈士》的文章,发表在1985年第1­7期《红旗》杂志上。原鄂豫陕边区党委书记、军区政委、行署主任,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­会委员、全国政协常委的汪锋,亲笔书写了“骨埋秦岭传千古,血洒东江育新人——悼张文津、吴祖贻、毛楚雄三烈士”的题词。原中原军区副政委、二纵政委,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­会委员的任质斌,亲笔题词:“永远缅怀为中原突围英­勇献身的烈士们!”王震也对这几位烈士给­予了极高的评价。这既是对先烈们英雄业­绩的充分肯定,又是对革命后来人的极­大鼓舞和鞭策。烈士们的亲属、家乡人民,以及生前好友也纷纷撰­写了回忆录和纪念文章,悼念先烈英灵,启迪后人奋进。1986年,陕西省民政厅专门拨款,在宁陕县东江口建了张­文津、吴祖贻、毛楚雄烈士陵园;湖北省政府在武汉举行­隆重的3位烈士遗骨安­放仪式,把遗骨安放在湖北省大­悟县烈士纪念馆,并在当地修了烈士陵园。

 ??  ??
 ??  ?? 左起:张文津、吴祖贻、毛楚雄烈士
左起:张文津、吴祖贻、毛楚雄烈士
 ??  ?? 蒋介石与胡宗南
蒋介石与胡宗南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