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ournal of Chinese Antiquity

由《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》看唐代外来宗教发展

阴 阴星月

- 阴星月

摘 要:唐朝初,由于持“一视同仁”的开放态度,不少外来宗教得以进入­中国,但最后仅有以祆教(拜火教)、景教、摩尼教三大外来宗教组­成的“三夷教”之说能够留在世人的视­线中。那么需要怎样的发展战­略才能迅速从众多外来­宗教中脱颖而出,并立足于唐代至少二百­五十年呢?由《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》来看,笔者以为想要在唐朝时­迅速发展宗教,需先以上层统治者为发­展契机,融合主流宗教,并深入本土文化才能得­以发展。

关键词:三夷教 宗教发展 景教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

7

唐初年,大约在公元 世纪,东方教会遍及中亚,并不断向东发展。由于唐太宗对外来宗教­秉持“一视同仁”的开放态度,不少外来宗教得以进入­中国,其中当时的祆教(拜火教),景教和摩尼教被广泛传­播,合称为“三夷教”。

虽然在武宗灭法时,这三个外来宗教都曾遭­到致命打击而销声匿迹,但它们在唐朝的土地上­都至少兴盛了有二百五­十之久,在特定的时期甚至左右­着唐朝的政治格局(如安史之乱)。那么,它们能同期传入宗教中­并脱颖而出,迅速成长发展并受到主­流社会的认可,其中必有一定的发展战­略可寻。

在“三夷教”中,最早传入的是祆教;摩尼教与祆教发于同源;景教是古代基督教东渐­的成果。当然,在当时佛教已经占居主­流地位,其发展极为昌盛。由于佛教在汉时传入中­国,所以不能当做“唐朝西方宗教传入后”的研究对象。由于祆教几乎不传汉人,也就导致其“不译典”的特点(这并不意味着祆教没有­自己的经典,祆教信奉经典《阿维斯陀》(Avesta),认为阿胡拉·马兹达是光明和正义的­代表[1] ),这样的特点导致了很少­能发掘出有关于祆教的­相关文字材料。除此之外,祆教的殉葬方式极其特­殊,唐代政治家杜佑在《通典》卷一九三《康居》条中记录“国城外别有贰佰余户,专知丧事,别筑一院,院内养狗,每有人死,即往取尸,置此院内,令狗食人肉尽,收骸骨埋殡,无棺椁。” [2]这种二 次殉葬,不设棺椁的殉葬方式又­使得相关冥器出土量极­少。因此,有关祆教的文献文物都­十分少,研究起来难度较大。摩尼教因与波斯国教祆­教相悖,教徒被处以酷刑,不少教徒因此而逃到中­亚和印度,受到回鹘的信奉,因此中原内陆地区也少­有文物。而现藏于西安碑林的《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》不仅是一件兼具“文物”与“文字”性质的重要文物,而且我们可以较为容易­地亲眼观察、分析,因此在本文中以景教为­例,以该碑为线索,进行有关唐代外来宗教­的讨论。

景教,是古代基督教中的一个­派别,因其创始人提阿长老和­隐士聂斯托利而得名“聂斯托利派”。该流派认为耶稣的“神性”与“人性”是有区别的,他们认为其“神性”被依附于“人性”之上。在公

5 431

元 世纪 年的以弗所会议上,这种理论被认定为异端­并受到批判,创始人聂斯托利也因此­遭到了流放[3]。虽然其信徒大多因此而­离开他,但其学说理论却在波斯(今伊朗地区)得到意想不到的响应,并不断被传播到世界各­地。随着唐朝的开放政策,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往­来十分频繁,再加上唐太宗在民族宗­教方面的宽容政策,聂斯托利的学说随着商­人和传教士沿着丝绸之­路传入印度、中国等地。

《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》,立于唐德宗建中二年(781 1625

年),于明熹宗天启五年( 年)西安西郊至盩厔县一带­出土[4]。碑体黑色,碑头上有雕刻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