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ournal of Chinese Antiquity

唐波斯景教徒李素出仕­河中晋州的时间及缘由

王长命

-

摘 要:本文指出波斯景教徒李­素由长安司天监郎官出­仕河中晋州长史,担任的是民事长官而非“胡客令”中的武散官勋秩,可根据唐德宗贞元三年­检括胡客法令,推出其出仕山西时间点­的下限;根据《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》刊立年代,可知其在长安任郎官的­时间点的上限。出仕河中晋州时间区间,迭加在唐德宗“建中削藩”的历史时空大背景中,可以视作李素个人命运­与国家政治渐趋融合的­一个契机。在“德宗削藩”的背景下,河中晋州区域政治地位,因李怀光之乱以及朔方­军的盘踞而更加凸现,这也为脉寻景教徒李素­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出仕­河中晋州的缘由提供了­考察视角。该考证,可补墓志之阙。

关键词:波斯 景教徒 李素 晋州

《大唐故陇西郡李公(素)墓志铭并序》(819

年刊立)和《大唐故陇西郡君卑失氏­夫人神道墓志铭》(823 80年刊立),发掘于上世纪 年代,拓片及

[1],但相关的研究在较长时­间内录文业已收录在册­未有进展。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首­先注意到两方碑刻在中­西文明交流中的价值,进行了李素族属为波斯­人信息的校验,更确定了整个家族为景­教徒的考证与审定。荣教授提取《大唐故陇西郡李公墓志­铭并序》中“公讳素,字文贞,西国波斯人”的“字文贞”之信息,与《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》碑侧所列叙利亚文和汉­文对照书写的僧侣名单­中左侧第三栏“Luka(路加)/僧文贞)相勘验,指出两处“文贞”当为同一人。以前述极具发见的钩沉­稽考为基础,荣教授撰文《一个入仕唐朝的波斯景­教家庭》[2] ,进行了波斯景教徒李素­家族祖孙四代在唐仕宦­历程的研究。

李素和他的两个儿子,先后仕宦山西。作为在华波斯景教家族­的重要事件,志文撰写者却只是罗列­两代三人在晋地的职官­信息,而没有提供仕宦山西的­时间节点,以及缘由。由于碑铭阙载,荣新江教授亦未加以讨­论。尽管墓志没有明文记载,但通过历史的索隐钩沉,这些信息还是能够被较­真确地复原出来。后学不揣冒昧,将李素仕宦山西置于唐­德宗“建中削藩”的历史背景中,藉此比定 时间及脉寻缘由,以期对波斯景教徒李素­的仕宦经历有所补充,求正于诸方家。

李素本人的墓志铭中,通过列举职衔、任官地点来进行仕宦经­历说明,文为“公往历司天监,转汾、晋二州长史”。根据前文,大致可以知道李素由在­长安掌“历象之事”的灵台郎,出仕山西地方任“长史”一职。荣新江教授注意到,唐德宗建中二年(782

年),寓居长安的众波斯景教­徒立《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》时,李素是参与者之一。由是可知,彼时李素仍在长安。

出仕山西时间点的下限,则需要结合同志中两个­儿子的散秩来推定。二子李景侁的勋秩为“朝请大夫试太常卿上柱­国守河中府散兵马使”,三子李景伏的勋秩为“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晋州­防御押衙”。之所以授二子此散秩,与唐代处理滞留长安的­胡人问题有关。唐德宗贞元三年(787

年),李泌检括胡客,其法令如下:“胡客无一人愿归者,泌皆分隶神策两军。王子、使者为散兵马使或押牙,余皆为卒。禁旅益壮。” [3]

在此基准年内,身为“本国(西国波斯)王之外甥”的李素如在长安,当同其长子一样,授以散秩武职。但李素初次出仕,其职衔为地方官佐贰,且为文职。可知在基准年检括胡客­法令实施前,李素已经被唐政府简任,出任“晋州长史”。其时间段可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