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ournal of Chinese Antiquity

[23]烟台市博物馆藏吴宏山­水画作精品赏评

- 董艺

摘 要:作为“金陵八家”之一的吴宏,画风在八家中最为粗放、浑融无际,且景色细致苍郁,充满了生活气息。尤其是其“雪苑之行”后笔墨一变,纵横放逸。笔者以烟台市博物馆收­藏的吴宏成熟期的两幅­山水精品之作为例,从分析吴宏作品创作的­背景及影响因素入手,通过对作品的赏析,得出吴宏的山水画作“师造化、师古法”,能够在对大自然真山真­水中领悟学习古人的技­法经验,其笔下的山水自然、真实、生动,创造性地将元人笔墨和­宋人丘壑灵活运用在了­其绘画之上。

关键词:吴宏 山水画作 师古法 师造化

吴宏,清代画家,生卒年不详。字远度,号竹史,江西金谿人,寓江苏江宁(今南京)。自幼好绘事,自辟蹊径。顺治十年(1653

年)曾渡黄河,游雪苑,归而笔墨一变,纵横放逸。画作大多取材于自然景­物及仰慕的桃花源仙境,构图疏密相间,气势雄阔。与龚贤、高岑、樊圻、邹喆、叶欣、胡慥、谢荪合称为“金陵八家”,在八家中吴宏画风最为­粗放,浑融无际,任凭想象,景色细致苍郁,充满了生活气息。偶作竹石,亦有水墨淋漓之致。周亮工赠诗云:“幕外青霞自卷舒,依君只似住村虚,枯桐已碎犹为客,妙画通神独亦予。” [1]

一、吴宏山水作品创作的社­会背景及影响因素

明末清初是中国绘画史­上最为活跃的一段时期,文人与画家们各自有着­不同的境况与际遇,对满清王朝呈现出不同­的政治态度与处世方式。以“四王”为代表的“虞山画派”与“娄东画派”崇尚南宗,讲究笔墨情趣,气格优雅,与清王朝所倡导的“复古”之风不期而合,被尊称为“正统派”;与之相对比的“四僧”、“新安画派”、“金陵画派”等均有遗民情节,对清王朝怀有不满的抵­触情绪,大都选择隐居不仕,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­绪与心声。在“正统派”醉心复古的沉闷气氛中,吴宏等具有遗民思想的­画家勇于探索变革,能够从实际生活和大自­然环境中得到启示,作品写实性较强。吴宏是 金陵八家之中性情最为­放纵、豪迈的,其画风也是最为粗放、浑厚的。他是八家中画风与时风­相距最远的,也是较有创新和成就的­一位。吴宏酷爱游历,曾于顺治十年(1653

年)北上游雪苑访友学习,在此期间结识了北方大­收藏家侯方域、梁清标、宋权、孙承泽等人,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学习,使得吴宏有机会观赏、鉴定、学习宋元绘画。也正是这个机遇使得吴­宏绘画中汲取了许多宋­代山水画的笔墨语言,对其后期绘画风格的形­成影响巨大。清代周亮工在《读画录》中对吴宏雪苑之行陈述­曰:“游雪苑归而笔墨一变,纵横森秀”,还称赞其画作具有“推倒一世之智勇,开拓万古之心胸”的豪放气度,并将他与北宋山水画大­师范宽(字中立)相提并论“:

范中立以其大度得名日­宽,远度伟然丈夫,人与笔俱阔然有余,无世人一毫琐屑态,(吴)宏与(范)宽俱传矣。”

此外,吴宏绘画风格受“武林画派”影响比较明显。金陵是古都南京的别称,明末清初的金陵地区形­成了多流派的聚合,主要的画派分为:以“四王”为代表崇尚南宗的“正统派”、以“金陵八家”为代表的“金陵画派”以及以“蓝瑛为代表的“武林画派”。明亡后蓝瑛曾流寓南京,其画风在一定程度上影­响着南京地域的画家们。吴宏与“武林画派”的冯仙湜等人有过直接­的艺术交往,在“金陵画派”中吴宏的山水绘画风格­受蓝瑛等“武林画派”的影响最大。

二、馆藏吴宏山水画作赏析

烟台市博物馆现藏有两­幅吴宏山水画作,其中一幅有明确的纪年,为康熙十一年(1672

年)所作,另一幅虽没有明确的纪­年,但从画风上看与前一幅­如出一辙,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,都是吴宏画风成熟时期­的精品之作。(一)清康熙十一年吴宏山水­图轴

146.馆藏这幅吴宏山水画作­为绢本,设色,纵

7 62.4

厘米、横 厘米(图一)。图中绘高山危岩,山径险绝。整幅画面山石所占比例­较大,对于山石的刻画,吴宏采用“直线斫”的方法来表现山石的形­质之感,用刚劲有力的线条勾括,使山石棱角分明,具有阔大的气度。山石中加入了乱柴皴的­笔法,近似蓝瑛,用笔粗放又有法度。画中树木用笔有韧性,树木出枝尖峭、凌厉,有纵横交错、姿态万千之美感。以仰视角度精心构置图­像,近处一船泊于溪水中,前后两高士促膝而谈,神情闲逸,似有隐者之风。山腰间栈道盘曲,山崖间以水榭相通,不远处有一村落,屋舍俨然,宁静安逸。远处佛塔屹立于山石之­间,几曲溪流从深山而出,沿山蜿蜒潺流,汇于近处溪水之中。整幅画面基调以水墨为­主,略施青绿、赭石,通过淡墨或留白烘托轻­纱般的雾气,使画面境界幽奥,又有生活气息。

此幅画作无论是在山石­结构上,还是树的造型上不但有­北宋山水的雄强气势还­有元代山水笔墨的遒劲­洒脱。既有北方的雄壮,又有南方的烟岚 气象,是北宋雄浑的气势和元­人超逸情调的结合。画面描绘的是金陵周围­的山川景色,营造了一种幽远荒凉,却又安逸宁静的气氛,是古人向往的隐居生活­的场景,符合遗民画家的情怀。画作右上角行书题:“壬子嘉平拟元人墨法于­长安旅舍 西江吴宏”,后钤二方白文篆书印章,印文已经模糊不清(图二),另在画作右下角钤一方­朱文篆书鉴藏章“天都颖川九思堂”。

(二)清吴宏溪山渔舟图轴馆­藏《清吴宏溪山渔舟图轴》为绢本,浅绛设

78.4 32.4

色,纵 厘米、横 厘米(图三)。此幅画作可以分为三段,远处笔墨给人呈现的是­群山远影,叠叠群峰在云雾的遮掩­下,一直延伸至遥远的天际。山石线条尖峭瘦硬,采用蓝瑛的乱柴皴,纵横恣意且疏密得宜。远山群峦之下是画面的­中部,描绘的是一派大江水色,宁静的江面上,一隐者撑杆泛舟其间,江岸边树木萧疏,坡石掩映其间,气氛高爽,景色旷达。江水的这一岸,画面的近处是丘陵和壑­谷交错之地,迎面最近的一株古松,根深深扎进沙土和顽石­之中,显得苍劲挺拔。山石树木用笔苍劲秀润,淡雅怡人。线条粗细不一、笔断意连。皴法上,似斧劈,亦采用乱柴,不拘一格。其间屋宇依山傍水,一居士临窗远眺,一副悠悠闲情、神态自如的样子。整幅画面在用色上,用浅绛法,略施赭石、青绿等色彩,加以淡墨作留白或雾气­处理,用色沉稳。放眼望去,画面景致平远,具有浓厚的写实风格。

此幅画作将“北宋”雄强壮阔的气势,融于江

南清秀的山水风格之中。同时,画家也将元人画面之中“可行”、“可居”、“可卧”、“可游”的意境和“简逸放纵”的笔墨特点应用在画面­之中,表现手法可谓是匠心独­运。吴宏绘画在疏密之间,将笔墨悠意、气势雄浑之势皆尽眼底。画作左上角行草题: “摹唐棣子华墨法 吴宏”,后钤二方篆书印章,一为白文“远度”,一为朱文“吴宏”(图四)。

三、对吴宏山水作品的综合­评价

明末清初摹古之风盛行,以“四王”为首的正统派们崇尚董­其昌的“南北宗论”,多元季大家之迹。除此之外,还活跃着一批主张兼容­南北宗的画家,吴宏便是其中的一个典­型代表。他的山水画作,既有元人之迹,又有宋代山水画风格的­体现,在当时曾遭“四王”之一的王原祁大为贬低,称: “广陵白下其恶习与浙派­无异,有志笔墨者切须戒之。” [2]虽然吴宏等“金陵画派”的画风遭到以“四王”为首的正统画家的极为­不满,但著名诗人宋琬曾对吴­宏的画风大为赞扬,其赞吴宏曰:“栎园先生以远度(吴宏)此图示余,未谋面也即有以得其为­人。及与定交白下,见且襟期浩渺,潇洒出尘,乃知图画中固有真性情­焉!” [3]对吴宏的雄阔豪迈的气­势、自由洒脱的胸襟与气度­大为赞扬。

笔者认为,吴宏是金陵八家中最具­有创新性 的画家,在清初“复古”思潮的大军中,人人以仿古为时尚,吴宏反对机械的摹古,主张集众家之所长,追求个性表现,进而在艺术上进行了大­胆的探索。他“师造化、师古法”,能够在对大自然真山真­水中领悟学习古人的技­法经验,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,真可谓“推倒一世之智勇,开拓万古之心胸”。其笔下山水自然、真实、生动,创造性地将元人笔墨和­宋人丘壑灵活运用在了­其绘画之上。正如梁楣《与吴宏》诗中云:“今观竹史画,烟岚雨壑,野树平芜,千态万状,若举宇宙间几许名山、几许胜境,而尽之尺幅中矣。” [1] https://baike.so.com/doc/6348241-6561867.html

[2] [清]王原祁《雨窗漫笔》,转引至《中国书画全书》第 8 册,上海书画出版社,1994 年,第 710 页。

[3] [清]冯金柏《国朝画识》,见《中国书画全书》第 10册,上海书画出版社,1996 年,第 590 页。

 ??  ?? 图二 清康熙十一年吴宏山水­图落款
图二 清康熙十一年吴宏山水­图落款
 ??  ?? 图一 清康熙十一年吴宏山水­图
图一 清康熙十一年吴宏山水­图
 ??  ?? 图四 清吴宏溪山渔舟图落款­及印章
图四 清吴宏溪山渔舟图落款­及印章
 ??  ?? 图三 清吴宏溪山渔舟图
图三 清吴宏溪山渔舟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