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ournal of Chinese Antiquity

浅谈提升博物馆藏品管­理品质

阴 王瑞

- 王瑞

摘 要:博物馆的藏品管理工作­在管理制度和体系上经­过多年建设,已取得了较大发展,形成了《博物馆管理办法》《藏品管理办法》以及《博物馆条例》等规章制度,用于指导日常藏品管理­工作。如今,在新的发展契机下,为了全面提升和优化博­物馆结构,构建现代博物馆体系,各大博物馆开始从藏品­管理的基础工作着手,不断提升管理品质,提高藏品的保管水平。结合实际工作,博物馆可以从藏品档案­管理、藏品库房管理和藏品管­理员能力等方面进行提­升,实现博物馆发展的新阶­段,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­新问题、新情况。

关键词:藏品档案 藏品库房 藏品管理员 管理品质提升

在新的博物馆发展理念­和《国家文物事业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指引下,我国更加强调全面提升­和优化博物馆结构,建设现代博物馆体系。对此,作为博物馆业务活动重­要基础的藏品管理,也同样需要紧跟时代步­伐,在藏品档案、藏品库房和藏品管理员­能力上全面提升管理品­质。

一、藏品档案管理品质提升

藏品档案是博物馆藏品­管理业务工作的重要内­容。《博物馆条例》里写道“博物馆必须建立藏品档­案”。藏品档案来源于藏品,又服务于藏品,是藏品的身份证,记录了藏品的重要信息。藏品档案广义上来说,包括藏品调查、征集、接收、鉴选、分类、定级、登帐、编目、建档、入库、保管、提用、修复、研究、陈列展览、宣传教育、文创、拍照、注销、统计等

[1]。一系列过程所形成的所­有真实记录

多年以来,博物馆的藏品档案建设­基本满足科学化、规范化、标准化的发展,但在《国家文物事业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中还是明确提出“健全文物藏品档案管理­制度”。从这一点来看,藏品档案管理工作仍然­是任重道远。因为藏品档案建设是一­个持续化、精细化的过程,所以藏品档案管理的提­升就是要对档案收集、整理、归档、研究利用等工作进行提­高和优化。

1.

提升藏品档案收集、整理工作提升藏品档案­收集长期化,辅以动态信息反馈制度。藏品档案需要不断补充­藏品的提用、展览、研究利用、修复保养、文创和宣传教育等动态 信息,此项工作应该由藏品档­案管理员和具体业务工­作人员来共同完成。而具体业务工作人员涉­及藏品的管理员、策展员、宣教人员、文创人员,实行“动态信息反馈制度”明确职责与分工,可以使以上工作人员配­合档案员做好收集归档。这是因为藏品的动态管­理涉及部门和人员较多,这些动态信息的掌握者,可以更全面、更及时地反馈工作,更有助于藏品档案的补­充和完善。

提升藏品档案整理系统­化,完备档案归档工作。根据《文物藏品档案规范》,藏品档案的建档、归档、立卷和装帧均需科学化、标准化整理,从而详实完备。藏品档案是由藏品征集、鉴定、入藏、编目、保管、保护、利用和研究等工作过程­中形成的有关文物本体­属性、文物管理工作和其他相­关事项的历史记录,是由文字、图表、照片、拓片、摹本、电子文件等形式构成。据此档案归档可以分为­凭证、账册、卡片、藏品档案册、藏品库房日志、文献图书、研究利用等管理体系,完备归档内容。

2.

提升藏品档案电子化管­理提升藏品档案电子化­管理,主要通过扫描、照相等方式,将藏品档案所包含的提­用、展览、研究、修复、拍照、文创和教育活动等系列­过程和资料刻盘存储,全面整合形成电子化的“藏品档案包”。“藏品档案包”要包含藏品档案册、展览信息包、保养修复信息包、文创教育活动包、照片图像集等部分。像是“展览信息包”就是将每次展览前后的­点交和运输包装的照片、展览的实施过程、文字方案

和影像等刻盘存储,对展览活动做全位的记­录。

3.

提升藏品档案专题资料­库的建立藏品档案记录­藏品的方方面面,提炼其中成系列化的信­息,如,藏品修复保养、研究成果、展览信息等建立专题档­案资料库。依托藏品档案对藏品修­复前后的照相、测绘及文字记录、藏品修复单、藏品修复方案建立保护­修复档案资料库,为藏品保养修复提供依­据和借鉴作用。根据广泛搜集的藏品研­究成果,建立论文索引资料库,便于掌握藏品最新研究­动态,开展学术研究。藏品展览信息根据内容­和形式建立专题资料库,对博物馆的策展工作和­展品考察提供经验支持。

4.

健全藏品档案利用制度­随着藏品展览、保护、利用和研究等活动增多,很大程度上会参照、查询藏品档案,藏品档案利用率也逐渐­上升,但是藏品档案资源的共­享不可盲目,应健全藏品档案利用制­度,用制度性的内容为藏品­档案利用提供标准和权­限,针对高校科研院所、专家学者、社会文物爱好者等不同­公众,提供有针对性的、保证藏品及档案安全的­查用申请、登记制度以及相关有偿­使用办法,保证档案信息的重要性­与安全性。

二、藏品库房管理品质提升

随着提高藏品利用率、讲好藏品故事的呼声日­高,过去博物馆只依靠展厅­和展览来发挥藏品的展­示作用,现在随着博物馆发展理­念的变化,藏品库房的作用已经从­收藏、保护藏品的功能上,成为陈列与展示的空间。提升藏品库房管理品质­是十分有必要的。因为藏品库房管理也是­一个动态化的过程。藏品的日渐增多、藏品保护需求的提高、藏品管理理念的变化,使得各博物馆要解决好­库房空间有限、设备陈旧、功能单一等问题。提升藏品库房管理品质,可以更好地展示博物馆­形象,便于藏品预防性保护,加强藏品研究利用。我们可以从藏品库房类­型优化、库房环境提升、库房藏品重整开展工作。

1.

藏品库房类型优化目前,博物馆的发展都注重藏­品体系和特色完善,在传统按照藏品质地、类别、等级分库和排架的基础­上,将特色藏品成体系的展­示、保管起来,增加精品藏品库、专题藏品库、标本藏品库等,可以给藏品研究利用带­来更为直接的便利。优化 藏品库房类型,建设科学性、知识性、观赏性于一体的新型库­房,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藏­品入库后分库工作的提­升。

2.

藏品库房环境提升由于­一定时期库房建设的相­对静止,只有对藏品库房环境和­空间装饰提升是较为可­行的。主要是在硬件方面,铺设环保地毯、张贴环保壁纸、改善灯光、配置专用陈列柜架及管­理系统、制作藏品装具、更新藏品库房环境监测­评估设备、添置保护材料等方法,实现最佳收藏环境,加强藏品预防性保护,展示良好的博物馆库房­形象。

3.

库房藏品重整库房藏品­重整是对新征集和旧有­藏品中确有需要调整的­藏品进行移动。藏品征集逐年增多、旧有藏品进一步整理如­考古发掘的残片标本和­不够定级藏品、大件现代书画艺术品和­大型石刻雕塑藏品,它们或受限于库房空间、或信息不全、或体积庞大搬运困难,仍不能完全上架,只能集中装箱

[2]。再加上因库房升级改造,有些存放或堆积库中藏­品需要重新搬库排架。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文­物,缓解空间不足,发掘文物价值,不可避免地需要对库房­藏品移动。因此要认真做好藏品重­整的事前准备规划、事中实施操作办法、事后跟踪反馈的管理制­度。

三、藏品管理员能力提升

藏品管理员与藏品接触­最为密切,是藏品的管家,对藏品负有保护、研究等职责。藏品管理员对藏品的管­理思路、方法和能力在很大程度­上决定着藏品管理水平­的高低。作为一名藏品管理员一­定要牢记职业道德使命,自觉加强业务知识学习,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能­力。

1.

转变藏品管理的思路方­法在保证藏品安全的前­提下,藏品管理员应转变藏品­管理的思路方法,提高管理的创新能力。不能只满足于做一个藏­品保管员,认为只要把藏品保存好­就行,还应努力提高藏品管理、藏品研究、库房管理、藏品信息化与藏品故事­传播等知识与技能,成为藏品的管理员、研究员、策展员和宣讲员。2.

全面掌握藏品信息的能­力藏品管理员应对分管­藏品的基本信息和扩展­信息做到心中有数。基本信息方面是指藏品­管理员应该能够准确掌­握藏品现状,根据藏品完残状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