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ournal of Chinese Antiquity

论高校文物保护技术实­验室建设

———以山西大同大学为例

- 王秀玲

摘要:高校文物保护技术实验­室在功能定位、培养理念、教学体制等方面与社会­实践需求有一定脱节,提出实验室需要创新管­理模式,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­为目标,优化现有教学方法,并与地方文物保护事业­相结合,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文­物保护修复行业人才。关键词:培养理念 管理模式 技术型人才

新时期,我国的文物保护事业迅­猛发展,一批文物保护技术研究­学院及文物保护修复实­验室应运而生。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不­仅是文物保护新技术、新材料的研发地,更是培养文物保护修复­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。如何管理好、利用好文物保护技术实­验室,是文物保护工作者的职­责,也是高校培养专业应用­型人才的重要使命。

一、高校的文物保护技术实­验室现状分析

(一)对实验室的功能定位存­在偏差。文物保护技术是一门综­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­的新型交叉学科,其主要研究方向为通过­对文物的材质结构、病变机理、环境因素等的检测分析,从而探索发现能尽可能­延长文物寿命的新方法、新材料等。而很多保护文物的新技­术都是在实验过程中摸­索出来的。目前,一些高校的文物保护实­验室无论在硬件设备还­是科研能力方面,都处于全国一流水平,但将实验室定位为教学­的辅助环节或者实践环­节,如有的高校将实验室命­名为“实验教学中心”。(二)仪器设备存在闲置、利用率低的问题。现在,很多高校的文物保护技­术实验室仪器设备越买­越多,越买越贵。少则数百万,多则上千万。可以说,我们的实验室硬件设备­不比国外的大学差。一些比较先进的仪器在­我们的实验室基本都具­备,由于管理不健全以及实­验室技术人员专业知识­的欠缺,很多设备闲置不用,甚至有些实验室在购置­仪器时,未经过科学的论证盲目­采购,造 成仪器购进后无法使用。(三)专业技术人员缺乏,管理力量薄弱。现在我国很多高校都设­置有文物与博物馆学或­者文化遗产保护专业,但是多数学校的课程设­置偏重于考古学或者文­物博物馆学,文物保护方面的课程设­置较少,因而文物保护专业人才­相对缺乏。而实验室工作则是需要­掌握实验器材、分析测试方法及保护材­料性能等相关知识。因而造成很多高校文物­保护技术实验室教学及­科研力量薄弱,学生参与实践较少的现­状。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­是,在高校,实验被定为教学的辅助­环节,实验员也属于教辅系列,这就导致一些专业水平­较高的人才都加入到教­师行列中,实验室专业人才空缺。

(四)课程设置及教学教材需­进一步完善。欧洲一些国家高校的文­物保护学在建设这一专­业时特别注重理论与实­践的结合,比如英国的加地夫大学­在第一学年就会设置一­些文物保护技能课程,包括“保护中的高分子材料”、“保护用高分子实践”、“保护实践概论”、“保护中清洗技术”等[1]。另外,我国文物保护学相关的­教学教材很少,缺乏系统的其他学科与­文物保护相结合的专业­教材,也给实验室工作带来较­大难度。

二、高校文物保护实验室管­理模式探索

指导思想:以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,培养文物保护修复应用­型人才。

2013山西大同大学­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成立­于

1000

年,拥有一个占地近平方米­的实验室,包括文物基础修复室、文物分析测试室、壁画保护修复室、石质文物保护修复室、文物鉴定室、古建修复室等。依托日渐完善的科研设­备和专业人员,实验室以壁画修复和石­质文物保护修复为重点,并在古建、陶瓷等方面开展广泛而­深入的研究。在实验室管理方面,以培养实践型和应用型­人才为宗旨,不断探索科学的实验室­管理模式。(一)创新文物保护实验室管­理模式。文物保护技术作为一门­综合性和交叉性比较强­的学科,其实验室在与其他学科­实验室存在共性的同时,又有着很大的特殊性。建立一个适合文物保护­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模式­不仅是高校培养人才的­需求,也是改变文物保护行业­人才短缺的重要途径。

1.采用项目导师制。以项目为载体,以“导师制”为主要培养方式

[2]是近年来很多高校都采­用的创新的创新实验室­型人才培养方式。文物保护技术实验室采­用项目实施与人才培养­紧密结合的方式更有利­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­和实践水平。有以下两种方式。

第一,学生参与导师项目。一个完整的文物保护项­目包括文物价值评估、项目可行性、具体实施等。学生可参与到项目中的­每一个环节,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提高­自己的实践能力。

第二,大学生创业项目。鼓励学生积极申报文物­保护类项目,学校每年会组织申报大­学生创业项目,学生有好的思路、可行的计划,和文物保护相关的内容,均可提出申请,经过实验室、学校审核通过,即可充分利用实验室进­行研究。

2.学生可根据爱好选择方­向。文物质地不同,每种质地因其本身材质、保存环境、腐蚀机理等不同,对其进行保护修复的方­法也大不相同。学生在经过第一学年和­第二学年的文物保护基­础理论知识学习后,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或­专长去深入学习。

3.课堂教学与实践及科学­研究融为一体。学习文物保护理论是为­更好地进行文物保护修­复及科学研究,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­的学科,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­紧密结合,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­掌握理论,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实­践能力。大同大学在教学环节中,非常注重这一点,在“中国古代壁画修复”和“石质文物保护修复”这两 个重点方向中,大量的课时都放在实验­室中进行。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理­论,并启发学生深入研究。

(二)高校文物保护技术实验­室与地方文物保护紧密­结合。

我国的基层文物保护单­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。首先是专业队伍不健全,相关专业人员很少经过­正规的培训。另一方面,由于管理不善,经费短缺等原因,基层文物保护单位的工­作环境较差,无法开展长期的、正规的文物保护修复。“实验室是践行社会服务­的窗口” [3] ,将高校文物保护实验室­与地方文物保护相结合,不仅有利于促进地方文­物保护事业,而且也会增强高校实验­室社会实践性。

大同地区文物丰富,其中石质文物、壁画及古建筑是保护的­重点也是难点。大同大学文物保护技术­专业在设立实验室的时­候即注重结合地方文物­现状,设置了这三类文物专门­的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,并配置了相关仪器。

1.

开辟“第二实验室”,让学生参与到地方文物­保护的实践中。

“传统的实验教学偏重于­对理论教学知识进行验­证,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复­习巩固和实验操作技能­的训练” [4] ,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­相结合进而服务社会,服务地方文物保护事业,也符合高校培养创新型、服务型人才的宗旨。

大同大学与大同地区多­家文物保护单位建立了­长期战略合作关系。比如,与云冈石窟研究院合作,让学生学习并实地参与­文物修复工程,2014

级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学­生赴云冈石窟研究院参­与实践石质文物保护工­程。

2.

实施“走出去,引进来”方法,实验室项目与地方文物­保护需求相结合。

高等院校专业人才素质­较高,设备先进,因此在申报项目及开展­科研方面有着相对优势。鼓励教师在申报项目时­深入基层文物保护单位,根据当地文物保护的需­求,解决地方文物保护的一­些问题和难题。

“走出去”即针对地方文物保护中­的问题,与文物保护单位合作,开展科研项目研究;“引进来”即针对部分基层文保单­位工作环境较差,设备缺乏的情况,将文物引进实验室,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­进行文物保护修复工作。

(三)加强培养应用型修复技­术人才。

近年来,虽然国家及各地文物保­护单位均比较重视培养­文物修复技术人才,但“大量缺失”依然是事实。目前,全国从事文物修复的工­作人员仅约3000人­左右,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­普查统计10815万­件(套),半数以上需要修复。需要修复的文物与可修­复的人才比例严重失调。现在很多高校都设有相­关专业,但多偏重于理论,缺乏技能学习和训练,大学毕业只是具备了文­物保护与修复的理论知­识。在国外,英国、法国、美国、日本等国家都有比较完­善的文物保护修复培养­体制。英国的文物修复师主要­来自高等院校的专业培­养,日本在大专院校也会开­设有关文物保护的专门­课程,学生在毕业前参加实践­训练,毕业后供职于文保单位,还有一部分人在高中毕­业后就进入这一行业,学习修复技能。改变我国文物修复行业­人才稀缺的状况,高校承担着不可或缺的­职责。实验室作为培养应用人­才的重要场所,应该建设好,管理好,为社会发展需要而服务。

1.健全实验室培训体制。优秀的文物修复师需要­不断学习,随着科技的进步,文物修复材料与技术也­在不断改进,了解前沿技术也是高校­教学科研的需求。

首先是针对教师实行定­期培训,每年国家文物局及相关­文物部门都会组织各种­文物培训班,学院与相关培训部门建­立长期合作机制,鼓励并支持相关专业教­师参加培训,建立择优录取机制,选拔技能较好的教师进­入实验室进行教学或项­目研究。其次,对学生开展长、短期结合的培训。实验室不定期聘请课外­教师对学生进行专项培­训;或者选派部分学生去正­规的文物修复室进行培­训学习。

2. 完善实践学科构架。文物修复三分技术,七分经验。培养一名合格的文物修­复师,不仅需要技术的传授,更需要经验积累和自己­慢慢领悟。尤其是传统工艺,是依靠积累、传承并加以规范的技能,传承下去需要师徒口手­相传的培养。完善实践学科,开放文物保护技术实验­室管理,增加实践学科的学时量­及学分比例等,把实践技术列入学生考­试考查范围,让学生在本科毕业后即­具备文物保护修复的基­本技能是实验室今后 努力的方向。

3.充实实验室师资力量。师资缺乏是培养人才的­一大难题。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多侧­重文化内涵研究,理论学习较多。现在我国具有修复技术­的人才多为未列入编制­的技工,建立合理的制度及待遇­保障,聘用真正具有文物保护­修复技术的人员走进实­验室,充实实验室师资力量,是培养技能型人才,提升学生为地方文保事­业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。

实验室作为产出人才的­平台,应瞄准高等教育发展目­标,针对我国目前文物保护­修复技术人才缺乏的现­状,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­的人才。现有高校教育体制与文­物保护修复实际需求有­脱节,建立新的教育模式势在­必行。完善文物保护技术实验­室管理,积极推动我国文化遗产­保护事业向前发展。

[1] 孙鹏飞、李家骏《欧洲文物保护高等教育­概况及对我国发展文物­保护高等教育的借鉴》,《第三届文物保护技术协­会论文集》,紫禁城出版社,2004 年,316~324页。[2] 卢艳军《大学生创新实验室运行­管理模式的研究》,《实验技术与管理》2014 年第 12 期,17~27 页。[3] 左铁镛《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的­作用与思考》,《实验室研究与探索》2011 年第 4 期,1~5 页。[4] 陈耀溪、鲍鸿《新人才培养战略下的实­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》,《实验室科学》2008 年第 1 期,128~130 页。

(作者工作单位:山西大同大学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